徐永陽 徐志紅 趙光偉 馬躍 孔維虎 賀玉花 張健 郭西智



摘 要: ‘中甜6號是以‘B336為母本、‘B317為父本培育的雜交一代厚皮甜瓜新品種。該品種中早熟,果實發育期37~40 d,橢圓形果,平均單果質量1.7~2.5 kg,果皮白色光滑,果肉白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0%~16.5%,果肉厚度4.0 cm以上。適合我國西部地區露地及東部地區保護地栽培。2014年10月通過全國農業技術服務中心甜瓜新品種鑒定。
關鍵詞: 厚皮甜瓜; 新品種; ‘中甜6號
Abstract:‘Zhongtian No. 6 is a variety of Cucumis melo developed by crossing ‘B336 as female parent and ‘B317 as male parent. It is suitable to cultivated in open fields in western China or in greenhouse in eastern China. The fruit growth period is about 37-40 days,the fruit is elliptical shape with white skin and white flesh. The central total soluble solid is about 14.0% to 16.5% and the flesh thick ness is over 4.0 cm. The average fruit weight is about 1.7-2.5 kg.
Key words: Cucumis melo; New variety; ‘Zhongtian No. 6
1 育種目標
我國東部地區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在日光溫室、塑料大棚等保護設施內大面積生產厚皮甜瓜,種植品種以‘伊麗莎白、‘西薄洛托、‘狀元等日本、韓國、我國臺灣等地的外來品種為主,幾年后我國本土育種家也相繼推出了許多優秀品種[1-3],即使這樣,市場上的品種類型仍顯得單調,為此我們提出了選育主要適合適于我國東部保護地栽培,也可在干燥地區和干燥季節露地栽培的產量高、品質優良、抗病性好的白皮大果型厚皮甜瓜品種的育種目標。
2 選育過程
2.1 親本來源及特性
母本‘B336是從‘西薄洛托和‘HF208的雜交1代中經4 a(年)12代系統選育固定而成的高代自交系,主要性狀是中早熟,全生育期為100 d左右,果實發育期35~40 d,植株生長勢強,坐果性好,果實高圓形,果皮純白色,果肉白色泛淺紅暈,肉質松脆,單果質量大,單果質量1.6~2.0 kg,果肉厚度4.0 cm,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0%~16.0%,對霜霉病有較強抗性。
父本‘B317是從厚皮甜瓜‘白皮脆和薄皮甜瓜‘白啄瓜的雜交一代中經5 a 14代系統選出的高代自交系,主要性狀是早熟,全生育期95~100 d,果實發育期30~35 d,植株生長勢中等,易坐果,果實橢圓形,果皮白色,光滑美觀,果肉白色,果肉厚度3.5 cm左右,肉質松脆,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0%~16.0%,單果質量1.2~1.5 kg。
2.2 選育經過
2007年春,在鄭州大棚中共選配甜瓜雜交1代組合425個,其中‘B336×B317組合代號為‘F219,2007年秋季在鄭州大棚、冬季在海南露地對部分組合進行了初步篩選觀察,發現‘F219表現植株生長勢較強,易坐果,單瓜質量大,果實橢圓形,果皮白色,果肉白色,口感松脆爽口。2008—2009年2年春季在鄭州進行了大棚吊蔓栽培篩選觀察,對照為‘西薄洛托。2010年、2011年在河南中牟、新鄉,山東昌樂、莘縣,湖北荊州,安徽和縣等地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小面積栽培試驗。 2012年‘F219定名為‘中甜6號,2012年、2013年參加了國家級甜瓜品種(厚皮甜瓜光皮組)區域試驗,2014年參加了國家級甜瓜品種(厚皮甜瓜光皮組)生產試驗。2014年10月通過全國農業技術服務中心甜瓜品種鑒定。
3 試驗結果
3.1 品種比較試驗
2008—2009年2年春季在鄭州進行了大棚吊蔓栽培篩選觀察,對照為‘西薄洛托。各比較試驗均3次重復、順序排列,每小區種植34株,折合667 m2栽培1 800株。在試驗中表現:‘F219全生育期比對照短3~5 d,隨機調查15個單瓜,在果肉厚度、單果質量、折合667 m2產量上均超過對照,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口感風味與對照相當(表1)。
2010年、2011年在河南中牟、新鄉,山東昌樂、莘縣,湖北荊州,安徽和縣等地有針對性地進行了小面積栽培試驗,‘F219在品質、產量、抗逆性、耐貯運性等方面均優于當地主栽品種。
3.2 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
‘F219(‘中甜6號)參加了2012年、2013年參加了全國農業技術服務中心組織的甜瓜品種(厚皮甜瓜光皮組)區域試驗,2014年參加了全國農業技術服務中心組織的甜瓜品種(厚皮甜瓜光皮組)生產試驗,均采用吊蔓栽培。
2012年的區試中,共有6個品種參試,對照品種為‘銀露1號,有完整結果的試點13個,分別為北京延慶、河北廊坊、甘肅民勤、河南鄭州、陜西楊凌、寧夏銀川、新疆鄯善、黑龍江哈爾濱、湖南邵陽、安徽合肥、湖北武漢、江蘇海門、浙江寧波。‘中甜6號表現為易坐果,中早熟,果實發育期38 d(對照為37 d),667 m2產量最高為3 117 kg(對照為2 655 kg),其中超過對照的試點12個;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適中,為14.3%(對照為15.4%);中、邊差較小,為5.9(對照為6.7);單果質量最大為1.7 kg(對照為1.5 kg),其中超過對照的試點12個;果實商品率高為96.5%(對照為92.5%);果肉厚度最厚為4.0 cm,其中超過對照的試點12個。2013年的區試中,共8個品種參試,對照品種為‘銀露1號,試點14個,分別為天津、河北廊坊、甘肅民勤、河南新鄉、陜西楊凌、寧夏銀川、新疆鄯善、黑龍江哈爾濱、湖南邵陽、安徽合肥、湖北武漢、江蘇海門、浙江寧波、海南三亞。‘中甜6號表現為易坐果,中早熟,果實發育期37 d(對照為37 d),667 m2產量最高為2 969 kg(對照為2 407 kg),其中超過對照的試點13個;中心可溶性固形含量較高為14.4%(對照14.5%);中、邊差較小,為6.0(對照為6.6);單果質量最大為1.8 kg(對照為1.4 kg),在所有試點均超過對照;果實商品率高為94.0%(對照為92.0%);果肉厚度最厚為4.3 cm,其中超過對照的試點10個,2個試點與對照持平(表2)。
2014的生產試驗共4個品種參試,均采用吊蔓栽培,對照品種為‘銀露1號,試點共13個,分別為天津、河北廊坊、河南鄭州、陜西楊凌、甘肅民勤、寧夏銀川、新疆鄯善、黑龍江哈爾濱、湖北武漢、湖南邵陽、安徽合肥、江蘇海門、浙江寧波。‘中甜6號表現為中早熟,易坐果,果實發育期39 d(與對照相同),667 m2產量最高為3 085 kg(對照為2 507 kg),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較高,為14.7%(對照為16.4%),中、邊差較小,為6.1(對照為7.1),單果質量最大為1.8 kg(對照為1.6 kg),果實商品率最高97.5%(對照為94.2%),果肉厚度最大4.1 cm(對照為3.9 cm)。結果詳見表3。
3.3 品質檢測
2014年6月農業部果品及苗木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對‘F219(‘中甜6號)甜瓜進行了品質分析,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4%,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3%,平均單果質量2.044 kg,果肉厚度4.6 cm(表4)。
4 品種特征特性
‘中甜6號為光皮類厚皮甜瓜,植株生長勢較強,莖蔓粗壯,葉片中等大小,近圓形,葉色深綠。雄花完全花同株。雌花在主蔓上發生較晚,而在子蔓上發生較早,易坐果,子蔓、孫蔓均可坐果,坐果整齊一致。屬中早熟品種,全生育期95~110 d,果實發育期37~40 d。果實橢圓形,果皮白色光滑,果肉白色,果肉厚度4.0~4.3 cm,果實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0%~16.5%,中、邊差為6.0%左右,松脆爽口,平均單果質量1.7~2.5 kg,平均667 m2產量2 969~3 117 kg,果實商品率95%左右。雜交1代種子黃白色,千粒質量25~30 g。
5 適應地區和栽培技術要點
適于我國保護地以及干燥地區和干燥季節小拱棚和露地栽培。栽培季節:以華北地區塑料大棚為例,春季一般是1月下旬至2月上旬在溫室或大棚內育苗,2月下旬至3月上旬定植于大棚中。秋季6月下旬至7月上旬育苗,苗齡10~15 d定植于大棚。
春季大棚栽培技術要點:(1)采用溫床營養缽育苗方法。苗期注意夜間溫度(15~20 ℃)不可過高,盡量延長光照時間,以培育壯苗,苗齡30~40 d。(2)重施基肥、高畦栽培、合理密植。立架栽培平均行距為75~100 cm,株距為40 cm,每667 m2保苗1 600~2 200株。(3)濕度控制及澆水施肥。采用長壽無滴膜覆蓋,加強通風,陰雨天也要短時多次通風,氣溫低時采用頂部放風法。澆水時不可大水漫灌過畦頂,一般整個生育期內澆3次水即可。(4)整枝、授粉、留瓜。單蔓整枝,選主蔓12節左右的子蔓坐瓜。(5)病蟲害防治。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蔓枯病、霜霉病、白粉病、細菌性果腐病、根結線蟲病等,應采用綜合防治措施,要經常保持棚內通風良好、空氣干燥,及時剪除多余子蔓及基部無效老葉。坐果前10~15 d、坐果后7~10 d有針對性地噴1次廣譜殺菌劑。蟲害以溫室白粉虱、蚜蟲、斑潛蠅等為主,可采用防蟲網等隔離措施。(6)適時采收。開花后37~40 d,結果枝葉片的顏色變為褐色而焦枯時,果實成熟。
秋季栽培基本與春季相似,不同的是:催芽注意種子露白即可,苗齡1葉1心,定植時苗齡不可過大,夏秋溫度高、蟲害較多,提倡采用防蟲網全程覆蓋避蟲栽培。
參考文獻
[1] 林德佩. 中國栽培甜瓜植物的起源、分類及進化[J]. 中國瓜菜,2010,23(4): 34-36.
[2] 徐永陽,徐志紅,劉君璞. 甜瓜新品種——‘中甜1號的選育[J]. 果樹學報,2005,22(3): 300-301.
[3] 徐永陽,徐志紅,趙光偉,等. 厚皮甜瓜新品種‘中甜4號的選育[J]. 中國瓜菜,2013,26(6): 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