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鳳毅,陳雨
(上海市公安局 徐匯公安分局,上海201108)
鑒定實踐
Forensic Practice
391例高墜死亡案件鑒定分析
——以上海市徐匯區為視角
陶鳳毅,陳雨
(上海市公安局 徐匯公安分局,上海201108)
目的 對上海市徐匯區近十年高墜死亡案件的檢驗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對比其他區域統計數據,并結合國內外進展,以期對同行處理高墜死亡案件有所幫助。方法 對上海市徐匯區2005-2013年度發生的391例高墜死亡案件的資料進行分項統計分析。結果 391例高墜中自殺案例占了多數(82.6%),意外案例占了少數(17.4%),在意外高墜中男性占了多數(86.3%),并且隨著年齡的上升,自殺的比例逐漸上升,意外的比例逐漸下降。意外案件的墜落高度可高可低,但總體高度較低,自殺案件的墜落高度一般較高。意外案件中頭部著地的比例較高(56.3%)。結論 本區目前高墜案件勘驗工作仍有不足,運用CT進行虛擬解剖,數字人體模型進行現場模擬等方法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法醫病理學;高墜;統計分析
因高墜導致的死亡案件是基層法醫經常面對的案件,部分高墜死亡案件的性質確定具有一定的難度,由此引發的爭論是近年來基層法醫工作的難點和熱點。本文對上海市長寧區高墜死亡案件進行分析,并結合國內外報導的進展,希望能為基層法醫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
1.1 樣本來源
391例高墜死亡案例資料均為上海市徐匯區2005—2013年受理的案件,每例案例均進行了體表檢驗,現場勘查和現場走訪,部分案例進行了系統尸體解剖及病理、毒化檢驗。
1.2 統計方法
對于391例案件資料中的死者性別、年齡、死亡性質、墜落高度及身體著地部位進行統計分析,并對各項因素間有無相關性進行討論,使用的軟件工具為Epidate3.1及Spss19.0。
2.1 一般資料及案件性質
性別:391例中男性246例,占62.9%,女性145例占37.1%。
年齡:391例中2~18歲12例,占3.1%,19~40歲146例,占37.3%,41~60歲122例,占31.2%,61歲以上111例,占28.4%。
性質:391例中性質明確的有380例,其中意外66例,占17.4%,自殺314例,占82.6%。
2.2 墜落的高度
391例中能明確墜落高度的有377例,其中2~10m 40例,占10.2%,11~20m 116例,占30.8%,21~40m 113例,占30%,41~60m 63例,占16.7%,61m以上45例,占11.9%。
2.3 身體著地部位
391例中能明確著地部位的有368例,其中頭部著地的有155例,占42.1%,軀干著地的有172例,占46.7%,下肢著地的有41例,占11.2%。
2.4 雙因素交叉分析
(1)性別與性質的關系。66例意外高墜中男性占57例(86.3%),女性占9例(13.7%),314例自殺高墜中男性占184例(58.6%),女性占130例(41.4%)。因意外導致的高墜死亡中男性占了絕對多數,而自殺引發的高墜中男女差異較小。
(2)年齡分布與性質的關系。隨著年齡的增長,意外導致的高墜死亡比例逐漸下降,而自殺引發的高墜死亡比例逐漸上升(見表1)。
(3)高度與性質的關系。對明確死亡性質和高墜高度的367例案件進行分析,10m以下高墜案件中,意外導致的比例較高,而40m以上的高墜案件中,自殺的比例較高(見表2)。自殺組高度一般較高,意外組高度可高可低,總體高度低于自殺組(見表3)。
(4)著地部位與性質的關系。意外導致的高墜死亡中頭部著地的較多(56.3%),自殺導致的高墜死亡中軀干著地較多(50%)(見表4)。這與意外高墜的墜落高度較低,而自殺高墜的墜落高度較高有關。當墜落高度較低時,若軀干著地則顱腦損傷較輕,常不足以導致死亡。當墜落高度較高時,即便軀干著地,也能導致致命的胸腹腔損傷,如主動脈撕裂,心臟破裂等[1]。

表1 年齡分布與性質的關系[例(%)]

表2 高度與性質的關系[例(%)]

表3 高度與性質的關系

表4 著地部位與性質的關系系[例(%)]
根據本文391例高墜案件的統計分析可以看出,自殺案例占了多數(82.6%),意外案例占了少數(17.4%),在意外高墜中男性占了多數(86.3%),并且隨著年齡的上升,自殺的比例逐漸上升,意外的比例逐漸下降。這應與男性從事危險活動較多,且隨年齡增長,從事危險活動的機率下降有關。
意外案件的墜落高度可高可低,但總體高度較低,均值為17.14m,自殺案件的墜落高度一般較高,均值為35.39m。這與當事人的心理狀態有關,意外案件中,高度較低時心理防范較松懈,自殺案件中,則會選擇盡可能高的地點。
意外案件中頭部著地的比例較高(56.3%),自殺案件中高墜軀干著地的比例較高(50%),這應是自然選擇的結果,軀干的體積要比頭面大的多,著地的幾率理應更大,但在意外案件中,較低的高度決定了軀干著地可能并不致死,自殺案件中,較高的墜落高度使得軀干著地也能引發致命傷。
意外高墜中,在建筑工地上工作的工人占了多數,有34例,占51.5%。這與建設工地安全監管不到位,建筑工人安全意識不強有關,這一情況早有國內同行發現[2-3],但至今并無明顯改善。
在自殺案件中,醫院內發生的高墜數量較多,有70例,占22.3%。這與本區內高等級醫院數量較多有關,但不可忽視的是近年來居民壽命增加,腫瘤及各種慢性疾病發病率上升,部分老人不堪疾病痛苦[4]。這一情況應引起有關部門注意,加強醫院對該類事件的安全防護及對病患的心理疏導。
高墜是法醫工作中最常見的案例,全球范圍內,高墜是除交通事故外最大的意外死亡原因,并有增加的趨勢[5]。在本區2005—2013年發生1 835起非正常死亡案件中,高墜391例,占21.3%,為第二位。對于基層法醫而言,高墜案件的死亡原因并不難確認,難的是對死亡性質的確認。僅憑尸表檢驗確定死亡性質是不夠的,現場勘查及現場走訪對于明確案件性質有十分重要的意義[6-7],基層法醫應盡可能參與其中或與相關人員及時溝通。
本文391例高墜案件中有11例未能明確死亡性質,尸體解剖僅3例,提示本區法醫工作仍有較大的拓展空間。本文僅分析了高墜的垂直高度,并未分析高墜的水平位移,而在Yanagida Y等[8]研究中顯示水平位移有較大價值,這是本區高墜案件勘驗工作的缺憾,應在將來改進。在國際上,丹麥使用CT影像技術對尸體進行虛擬解剖[9],德國使用數字人體模型進行現場模擬[10],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是本區法醫工作未來發展的方向。
[1]Atanasijevic TC1,Popovic VM,Nikolic SD.Characteristics of chest injury in falls from heights[J].Leg Med(Tokyo),2009,11(Suppl 1):S315-S317.
[2]薛愛民,程亦斌,涂彬,等.上海地區成人高墜死亡45例尸體解剖分析[J].法醫學雜志,1998,(4):218-219.
[3]喻永敏,常紅發,夏鵬,等.134例高墜死亡案件鑒定分析[J].中國法醫學雜志,2012,(6):487-488.
[4]上海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2013年上海市衛生數據[EB/OL].(2014-04-28)[2014-09-18].http://www.wsjsw.gov.cn/ wsj/n429/n432/n1488/n1490/u1ai132913.htm l.
[5]Lozano R1,NaghaviM,Foreman K,etal.Global and regional mortality from 235 causes of death for 20 age groups in 1990 and 2010: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0[J].Lancet,2012,380(9859):2095-2223.
[6]毛士偉,劉錫杰,蘇昌沛,等.574例高墜死亡案件分析[J].法醫學雜志,2009,(8):276-278.
[7]廖明慶,周健,歐桂生.高墜殺人現場分析1例[J].中國法醫學雜志,2013,(1):74.
[8]Yanagida Y,Maeda M,Nushida H,et al.Determining falling patterns by estimation of horizontal distance and height[J].Int JLegalMed,2011,125(1):1-10.
[9]Leth,Peter Mygind.Computerized Tomography Used as a Routine Procedure at Postmortem Investigations[J].American Journal of Forensic Medicine&Pathology,2009,30(3):219-222.
[10]Adamec J,Jelen K,Kubovy P,etal.Forensic biomechanical analysis of falls from height using numerical human body models[J].JForensic Sci,2010,55(6):1615-1623.
(本文編輯:張建華)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391 Cases of High Falling Death in XuhuiDistrict
TAO Feng-yi,CHEN Yu
(Xuhui Branch of Shanghai Public Security Bureau,Shanghai201108,China)
Objectiv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orensic investigation of high falling by a retrospective research of such cases from forensic practice in recent years.M ethod 391 cases of high falling death from 2005 to 2013 in Xuhui district of Shanghai were comparatively reviewed.Results Suicides and accidents accounted for 82.6%and 17.4%,respectively.In 66 cases of accidents,more than 80%of the decedents weremale.The proportion of accidental death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age. The general falling height of suicide case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accidental cases.In accidents,56.3%of the decedents hit the ground with their head.Conclusion The investigation experience at the scene of high falling needs improving.Virtue autopsy by CT and simulation with digitalmodel of human body at the scenewill be promising in future forensic investigation.
forensic pathology;high falling;statistical analysis
DF795.4
A
10.3969/j.issn.1671-2072.2015.02.013
1671-2072-(2015)02-0072-03
2014-12-23
陶鳳毅(1980—),男,工程師,主要從事法醫病理學研究。E-mail:1474982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