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文
圖/小袁
激烈角逐的跨境電商
文/陳文
圖/小袁
商務部發布的全球貿易格局報告預測,2016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將增長至6.5萬億元人民幣,年增速將超過30%。面對藍海市場,各大商超、電商大佬紛紛開始布局。跨境電商之間的競爭激烈異常。

2015年年初,最早在國內電商行業確立跨境電商策略的亞馬遜中國總裁葛道遠信心滿滿地表示:“跨境電商是新藍海。”或許當時的他從未想過,僅僅過去了半年多時間,這個藍海就已經泛紅。
今年6月,中韓、中澳自貿協定先后簽訂,加上之前落地的化妝品進口稅下調等政策,跨境已經成為電商行業最熱的主題之一。于是,大大小小的電商、傳統零售商甚至服裝企業都紛紛開始炒作“跨境電商”概念。大的平臺如天貓國際、京東全球購、亞馬遜中國和蘇寧等自不用說,在細分領域則涌現出了以走秀網、網易考拉和蜜芽寶貝為代表的一大批電商平臺。
除了各個電商平臺,傳統零售企業也紛紛把跨境電商看作是一個新的增長機會,重慶的重慶百貨,廣州的廣百、摩登百貨等無不在跨境電商領域有所布局。這些本來或在流量或在供應鏈上具備優勢的零售企業進軍跨境電商行業并不讓人意外,但還有一大批上市公司也紛紛給自己貼上跨境電商的標簽。其中包括以奧康國際、森馬等為代表的鞋服企業,以及生意寶和瑞茂通等主打大宗商品交易的平臺。
如今,仍然不斷有電商和資本進入這個領域。原本是生鮮電商的本來生活也宣布進軍跨境母嬰商品領域,另有眾多處在初創階段如“小紅書”、“海蜜”等小型電商獲得資本的青睞。很多進口商品少得可憐,一些甚至純粹是代購平臺,也將自己稱作“跨境電商”。有業內人士表示,跨境電商毫無疑問存在過熱的現象。
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入局,跨境電商行業競爭日趨激烈,讓電商行業慣用的“價格戰”也漸漸失靈。為此,各跨境電商平臺紛紛布局深耕供應鏈,加大力度搶奪海外優質商品,加快海外“圈地”行動速度,旨在通過豐富產品品類、完善物流鏈,來增加平臺對用戶的粘度。相對于前期僅僅是吸引品牌商到平臺上入駐,越來越多的跨境電商開始側重于直接和海外品牌達成采購合作。
6月29日,繼法國館、韓國館和日本館陸續上線后,京東“澳洲館”又緊鑼密鼓地上線。無論是在法國還是澳洲,京東都選擇了如奔富等知名紅酒品牌進行直接采購合作,以繞過國內的紅酒貿易公司。同一天,亞馬遜中國也宣布與美國亞馬遜全面打通,美國亞馬遜上25個品類齊聚亞馬遜中國“海外購”,商品數量已經由10萬激增到300萬件。7月26日,天貓國際與西班牙皇家馬德里足球俱樂部聯合宣布,雙方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皇家馬德里海外旗艦店正式入駐天貓國際。
跨境電商細分領域的領先者也在加速到海外圈攏國際資源。6月初,主要銷售國際品牌服裝箱包的走秀網CEO紀文泓前往意大利召開了供應商大會,他表示“原因是越來越多的意大利當地商家對上線走秀網產生了興趣。”而考拉海購則把目光放到了韓國,網易CEO丁磊也在6月初帶著考拉海購的團隊前往韓國與近10個美妝品牌達成深度合作。7月17日,考拉海購又與韓國最大的連鎖商超EMART達成合作。目前,考拉海購的品類已拓展到母嬰用品、數碼產品等,商品產地涉及20多個國家和地區。
與上述跨境電商直接建立海外商品供應鏈不同,許多小型跨境電商均采取和傳統進口貿易公司合作的方式進行商品的拓展,這使得不少跨境電商并沒有展現出應有的價格優勢。
激烈競爭之下,跨境電商都在賠本賺吆喝,有業內人士指出,現在國內的跨境電商大部分沒有實現盈利,依靠“燒錢圈地”來維持相關市場份額。事實上,跨境電商要面對的遠不止是無盈利這么簡單。在國內跨境電商搶奪國外優質資源的同時,國外大牌同樣也在對中國市場虎視眈眈。日前,國外奢侈品牌Prada宣布對包含中國在內的多個地區進行調價。其實,香奈兒等不少奢侈品牌早在年初就已經開始調低零售價格,之后雅詩蘭黛等眾多化妝品品牌也開始跟進。另外,在進口奶粉、紙尿布等領域,零售價格也在逐漸走低。跨境電商在海外開拓資源的同時,也面臨著“后院起火”的窘況。對此,紀文泓表示“走秀網也會進行調價,保持價格優勢。其次,在價格統一趨勢的情況下,作為高端電商渠道,走秀網的優勢將更多體現在商品的豐富性以及海外渠道的穩定上。”
毋庸置疑,跨境電商的火爆一定程度上與國家政策扶持、保稅區制度密不可分。6月1日起,中國降低部分服裝、鞋靴、護膚品和紙尿褲等日用消費品的進口關稅稅率,平均降幅超過50%。此外,有消息稱國家有關部門正在醞釀調高跨境電商行郵稅率,以促進跨境電商規范化發展。倘若此事成真,尚未盈利的電商平臺的利潤空間將變得更小。與此同時,政策的出臺會促使平臺向品牌化邁進,而在這方面,中小平臺將很難與天貓和京東這些巨頭競爭。
跨境電商的壓力,既有國際的,也有國內的。中國互聯網政策的滯后,后發措施總是跟著市場變化跑,只能順應規則、對市場進行補救。除此之外,跨境電商還面臨缺少人才、現有人才流失、物流成本高等問題,傳統的物流會制約跨境電商的發展。這樣看來,跨境電商需要解決的問題并不是一星半點。O2O創業者甚至認為,過多的限制條件將影響O2O行業迅速擴張。
小編觀點
目前看來,跨境電商的飛速發展仍在沖擊傳統的進口貿易和海外代購,而不同的跨境電商平臺之間也在不斷掀起價格戰,角逐激烈。在飛速發展過程中,行業正迎來洗牌。總體來說,跨境電商行業前景看好,但進入門檻也在提高,創業者和小型電商都必須思考如何在混戰中存活。未來跨境電商之間的競爭不能是惡性的價格戰,而應該是建設產品品質優質、價格親民的可持續發展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