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向津
【摘 ? ?要】語文新課程標準強調,語文教育要注重對學生書面語言能力的培養,因此,初中語文的作文有效性教學就會在整個語文的教學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但是,當前的語文作文教學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還存在著無序、效率低下等諸多問題。本文就是筆者力圖結合自身的作文教學經驗,找出這些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初中語文 ?作文 ?有效性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1.026
初中語文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中對學生的作文寫作制定出了明確的總體目標,要求學生在寫作時,能夠明確具體地、并且文從字順地表達出應有的想法、體驗和見聞等,并且能夠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進行寫作,提高書面語言的運用能力。從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我們可以看出,恰當并合理的寫作能力的培養,將對學生未來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發揮著奠基性的作用。因此,初中語文的作文教學應該成為初中語文教師工作的重要環節,初中語文教師必須要尋找出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學策略,以解決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具體的初中語文教學中,現實的教學由于種種因素,其作文教學的教學效果常常是收效甚微的,造成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問題的原因,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進行分析。
第一,初中語文的作文教學具有無序性的缺點,造成學生的學習興趣的降低。一般而言,教師受到傳統的教學思維和教學模式的影響,會將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慣用教學方式也一同沿用到作文的教學中。這樣,教師就擺脫不了枯燥乏味的教學方式,教師在作文的課堂教學中一般會采用教師先講解,學生聽讀范文后再進行仿寫的步驟。這樣的教學方式下,教師缺乏對作文技巧和寫作方法的層次性引導,就很難提起學生的寫作興趣。
第二,在初中語文的作文教學實際中,還存在著寫作態度出現偏差的缺陷。積極的寫作態度是指教師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心態,傳授給學生正確的寫作價值觀。中國的文章寫作理論中,自古倡導“文以載道”的寫作主張,實際上,這種寫作主張傳遞出一種嚴肅的寫作態度。學生在很多作文訓練中受到源于這種寫作思維模式的訓練,長期下去會形成一種固化的思維模式,難以實現對自我思維的靈活性調整。同時,在日常的寫作訓練中,教師和家長都會將寫作內容的選取向著主題宏大的一面出發進行探討。在具體的寫作訓練中,教師以及家長更愿意鼓勵學生書寫熱愛祖國、愛父母、愛社會、等主題相關的文章,這種文章的寫作對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和情操的陶冶方面固然會產生很大的積極性作用和影響,但是,學生長期的言他性的文章的書寫將會間接的扼殺學生本身所具有的自然本性的抒發。
第三,在初中語文的作文教學中,還存在著教師的教學、學生的習作與閱讀、生活脫節的問題。在實際的作文教學和學習中,教師的教課一直是為了寫作文寫作,在教師在教指導學生寫作時,簡單的教給學生一些寫作技巧,并沒有將語文寫作融入到生活體驗中,也沒有將寫作融入到日常的語文閱讀等教學中。實際上語文的作文寫作是對學生的綜合知識的考查,它不僅對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有所考查,也對學生的文章結構的層次,以及情感表達的流暢度進行考查。同時,語文作文的寫作教育應該不能脫離生活實際的教育,學生的寫作應該是對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小感悟的表達和書寫,是對自己真情實感的抒發和闡釋。
第四,在初中語文的作文教學實踐中,還存在著教師的作文評改效率低下的問題。當前流行的作文講評的特點是形式單一,初中語文作文評改課主要有兩種形式,第一種方式是教師“獨角戲”式的教學方式,教師往往采取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在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下,從評到改,基本上都是由教師自己進行,學生只是負責聽講。第二種方式則是教師與學生進行“交流課”的方式,在這種方式下,教師一般選擇幾位寫作優秀的學生談談自己的心得,并且交流自己的體會,與全班同學分享和學習進步的成功經驗。前一種情況是教師完全發揮自己的主導性地位,掌控者整個作文評價的課堂,后一種情況則是教師讓學生充分發揮自主性,但是,這種教學方式缺乏一定的教師引導,這種情況下,學生的隨意自主的評課方式就會容易陷入混亂的局面狀態中。
二、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問題解決的有效策略
首先,針對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學的無序性問題,教師要采取有序性的教學方式,把握和明確教學目標,最終實現初中語文教學的有序進行。具體來講,作文教學的序列性首先要求教師要有明確的作文教學階段性目標。同時,教師要想實現初中作文的有效性教學,就應該在縱觀全局的基礎上,做好本學期、本學年、甚至每一個學習階段的作文教學計劃。比如從縱向的線條發展脈絡中來看,教師可以將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的作文訓練的重點合理地進行規劃。具體來講,七年級的作文寫作,教師可以將他們和定位以自由寫作為主,八年級的作文寫作,教師可以設定他們為以規范寫作為主,九年級的作文寫作,教師則可以將其設定為以自主寫作為主。目標的設定具有層次性,也將有效地符合學生的作文寫作的接受要求,同時,這種作文寫作的最終目的就是,要保障學生的個性發展,為學生的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幫助。
其次,為改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寫作心態偏差的問題,教師可以采取放松的手法,讓學生放飛心靈,進行自由寫作。為此,教師在具體的作文課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在明確是作文指導課還是作文講評課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開闊寫作思路,并且啟發學生進行自由表達。
再次,為改善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作文教學與生活實際脫軌的現狀,教師可以從具體的生活實例中獲得啟發,然后根據具體的生活實踐,讓學生在此基礎上闡發感慨。比如,在學校舉辦運動會后,教師可以根據運動會這一發生在學生身邊的事件,讓學生寫相關的話題作文。
最后,針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教師評改作文課效率低的問題,教師可以優化評改的流程,并且適當地增加學生的參與度,讓學生互評,逐漸提高學生的作文評改水平,提高作文評改的效率。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的作文教學中,怎樣的教學才會是我們稱之為有效的教學方式呢?其實,有效的作文教學,其核心就在于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益。也就是說,教師應該是在有效行為基礎上的教學,相反,不能提高教學效益的教學則是無效的。初中語文作文的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不如意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針對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最終實現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有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