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
【摘 ? ?要】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語言學科,個人活動、小組活動、集體活動構成了英語課的主旋律,組織教學和課堂管理更得尤為重要,如何做到活而不亂,活而有序,經過近十年的教學實踐與摸索,對此本文做了一些探討。
【關鍵詞】英語 ?教學 ?管理 ?尊重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1.073
曾聽過這樣一堂英語公開課:上課前教師花不少時間精心好這堂課的所有材料,包括色彩艷麗的圖片、圖聲并茂的多媒體,頗有吸引力。教師的教學構思也非常完美,環環相扣,一氣呵成,為了保證課的成功開展,教師還在其他班級進行了兩次預演,可實際的教學效果卻不盡如人意,課堂活而亂,亂而無序,無序談何教學效果。課后大家究其失敗的原因,源于未組織好教學,管理好課堂,放得開,卻收不攏。
課堂管理貫穿于一堂課的始終,它是保證教學順利開展,提高教學質量的先決條件。作為教師,誰不想能游刃有余、從容自如、得心應手的駕馭課堂、掌控好學生。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語言學科,個人活動、小組活動、集體活動構成了英語課的主旋律,組織教學和課堂管理更得尤為重要,如何做到活而不亂,活而有序,經過近十年的教學實踐與摸索,對此略有體會。
一、尊重學生,以表揚為主
良好的課堂紀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師生關系師生關系。高爾基曾說,誰愛孩子,孩子就會愛誰,只要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面對課堂上的違紀行為,教師往往由于怒而生怨,從而采取諷刺、挖苦,甚或體罰的過激行為來進行管理,從而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得不償失。此時,我們不妨換一個角度、換一種思維,多一些尊重,多一些鼓勵性的語言。一次學生在進行英語小組活動練習時,我發現個別小組在練習時說話、打鬧。此時我立馬表揚那些表揚那些表現好的學生:“well ?done,xx and xx!”聲東擊西、旁敲側擊,說話打鬧的小組立刻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及時調整過來,由于我沒有批評他們,既提醒了他們,又保護了他們的自尊,同時又鼓勵了表現好的同學,他們練習得更起勁了,真是一箭雙雕。
二、關注學生,注重細節
教學細節彰顯教育,教育要從細節開始,細節是教育的藝術所在。有的教師對于學生的違紀行為熟視無睹,不聞不問,不管不教,從而導致此類學生隊伍日益壯大,最后教師“寡不敵眾”。敏感的教師善于“察顏觀色”,他可以在任何時刻注意到任何角落的學生行為,能明辨哪些是靜坐在座位上但不聽課的?,哪些是動筆做其他作業的,哪些是埋頭苦干卻在睡覺的,哪些是專心看書卻看的是連環畫的,同時他能及時準確地掌握學生的心理活動,能區分哪些違紀是無意的,哪些是有意,哪些是一貫的,哪些是偶然的,哪些是情景因素造成的,哪些是個性缺點使然。并能及時、迅速、果斷的作出決定,同時兼顧到各類活動,即冷靜又機敏,并深知在未弄清真正原因之前輕率和武斷可能會造成更多的麻煩。對于哪些“隱蔽的,輕微的,無意的,偶然的,既關注又善于通過“淡化”,暗示、冷處理等方式來化解,且不可庸人自擾。我在一次英語閱讀課上,要求學生通讀短文后回答老師的問題,我發現有一個同學在英語書的下面還放了一本書,正在掛羊頭買狗肉,于是我微笑的看著那位同學,笑瞇瞇的說:“待會,我先請沒有認真看短文的同學起來回答老師的問題”,這個同學一下子心領神會,把書收了起來。
三、注重語言、精雕細琢
語言是教師隨身攜帶的最好的武器,它可以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有的教師在課堂上啰嗦、聲高語雜,進行空洞的說教,引起學生精神懈怠、心理煩躁,產生對抗心理,勞而無功,而有的教師話語不多,卻常常能在三言兩語中將事件平息于無形中,把課堂組織管理地井然有序,“有理不在聲高,有理不在言多”。作為一名英語教師,除了要練就有一口標準語音語調外,有時更要做作到“惜字如金”,教師的語言應該是輕重緩急、抑揚頓挫的,富于變化的,因為變化可以使分散的注意重新集中起來,適當的停頓也會喚起學生的注意。教師的語言應該是和風細語的沁人心脾、潤物無聲的,教師的語言應該是機智、幽默、靈活的,令人折服的,教師的語言應該是準確、清晰、簡潔、生動、旁征博引、聲情并茂的。
四、注重活動,精心設計
有的教師教法單一,照本宣科,使學生如同嚼蠟,興趣全無,從而按奈不住,頻頻出現違紀行為。對小學低段的學生來說,由于他們年齡小,活潑好動,注意力集中時間短、范圍窄,單一的的,枯燥的課堂活動容易引起學生的疲勞,是英語課堂管理的大敵,教師一定要精心設計、充分準備,課堂活動要多種形式交互使用,如唱一唱,演一演、猜一猜、比一比、畫一畫、學一學、記一記、聽一聽、靜一靜,做一個善變的教師,不是給學生以新鮮的刺激,動靜相宜,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去獲取信息,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去了,教師也就沒有了管理的煩惱。
五、制定規則,有“法”可依
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一種理想化、虛無的教育,無規矩不可成方圓,完善的教育必須與適當的懲罰相結合,傳統的課堂管理強調的是學生違紀后采取的具體行為,而實際上高效的管理著是那些能預防問題產生的教師,管理應當從應對性的懲罰轉向預防性,教師應預測可能出現的問題并幫助學生制定相應的清晰的規則,便于執行的措施,并形成一套完整的執行體系,周周公布,獎懲分明。使管理做到有“法”可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從而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教師也就可以從此“一勞永逸”。當然,在制定規則時,教師要讓大家感覺到有希望、有信心。畢竟“法不責眾”。
六、善用體態,傳遞信息
豐富的表情、恰當的體態語言,不僅有利于拉近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融洽師生關系,它還能發揮語言無法替代的作用。教師的表情手勢可以對表達對學生的提示、警告、期待、鼓勵、贊揚等。教師的點頭、微笑,不但是對學生的肯定還表達對學生的鼓勵,教師的沉默、搖頭,可以使學生避免因受到批評而挫傷學習的積極性。在課堂上,有的學生自控能力差,交頭接耳,教師目光注視,擺手示意,學生自然了會于心。此時“無聲勝有聲”。
教學是葉,管理是枝,枝繁才能葉茂。無論教學還是課堂管理都是一門藝術,藝術就需要我們用心、用神去體會、去感悟,從而讓自己的教學生命之花越開越艷,越開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