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本
荷竹梅酸茶消暑解疲
材料:鮮荷葉10克,淡竹葉5克,烏梅5克。
用法:將鮮荷葉、淡竹葉、烏梅放入杯中,開水泡開當茶飲。
功效:該茶有化濕醒脾、清心生津,適用于暑熱重,容易疲勞、心煩口渴的人。荷葉有清熱解暑祛濕之效,還可以升發元氣,降血脂。淡竹葉具有清熱除煩,利尿通淋的功效。烏梅則能斂肺生津,對于容易大汗淋漓的人來說更適合。
花椒泡白酒治疼痛
材料:花椒50粒,側柏葉15克,白酒500毫升。
用法:首先將花椒、柏葉一起搗碎,然后放入酒瓶中,倒入500毫升酒精濃度約45度的白酒,密封浸泡,經常搖動,半個月后即可使用。如需使用時,可以用經過消毒的醫用棉簽或者紗布沾上花椒酒,再反復擦涂疼痛部位,以溫熱刺激感能接受為止。
功效:中醫認為,花椒性溫,味辛,有溫中散寒、止痛除濕的功效;白酒性溫,味辛,能通經絡之閉塞、活血止痛;而側柏葉性寒,味苦,可祛風除濕而通絡止痛。
茯苓薏米祛濕安神
材料:茯苓15~20克,薏米20克,生姜3片。
用法:茯苓、薏米用清水略洗一洗,放一碗半水,浸泡30分鐘。加入生姜(如果是舌苔黃膩的或者易上火的體質就不要放生姜),煮開后,轉小火煎煮30分鐘,差不多只有一碗水,倒出水趁熱喝即可(第二次喝的時候,繼續加一碗水,煮開后煎20分鐘,一般可以喝三次)。
功效:此茶有清熱、健脾祛濕的功效。適用于咳嗽痰多、濕氣重的肥胖人群。茯苓還能用于治療調理痰飲眩悸、心神不安、驚悸失眠,有一定的安神作用。若體質偏寒的,可以多下幾片姜。糖尿病人不適合喝。
祛寒方減輕肩周炎
材料:生姜1000克、蔥白500克、甜酒250毫升。
用法:生姜、蔥白搗爛,和甜酒一起炒熱,取出,用紗布包裹后熱敷患處。
功效:該方主要原理在于生姜能使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這樣不但能把多余的熱氣帶走,同時,還能把體內的寒氣一同帶出。蔥白具有通陽宣竅的功效。兩者與甜酒同用,有助于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熱敷的具體時間和頻率可因病情輕重和個人體質而定。
玉米須茶減肥降壓
材料:鮮玉米須30克左右(曬干樣約10克)、綠茶10克左右。
用法:將玉米須放入盛有綠茶的杯中,沖入沸水250毫升,稍悶一下,即可。
功效:該茶有清熱消暑、利尿的功效。玉米須不僅能涼血、瀉熱,還可祛除體內濕熱之氣,能夠利尿、消腫,制成茶后,就是很好的減肥瘦身飲料。玉米須茶還對防治動脈粥樣硬化、高血脂、高血糖有輔助治療作用,最適合在夏季的午后飲用。
三七花茶解胸悶乏力
材料:三七花每次3~5 克,開水沖泡代茶飲。
功效:三七花又稱田七花,性味甘涼,具有清熱、平肝、降壓之功效,味道也不錯,屬于泡茶佳品,在安眠方面也有一定的功效。此茶適合高血壓伴隨心悸、胸悶、心前區不適、乏力等癥的患者。不建議三七花和其他花茶一起使用,因為三七花單味使用效果比較好,可以加入冰糖,味道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