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敬
據相關報道,“獵狐行動2014”專項組在這次行動中取得了豐碩成果,一方面,這是在告誡貪腐官員“海外并非法外之地”,另一方面我們應該看到,我們在海外密布網絡的同時,加強國內封鎖貪官外逃的防線也不容忽視。
封堵資金流出是下下策,應堵住官員腐敗渠道
2014年8月,央行反洗錢局通報了該年以來洗錢威脅、風險和類型趨勢,表示在跨境洗錢方面,目前的主要手段還是將非法所得通過地下錢莊轉移到境外,或者通過親屬洗錢。
此外,通過成熟的中介公司也很難被及時發覺。目前參與跨國貪腐行動的中介機構組織構成已十分復雜。銀行、空殼公司、基金會甚至醫療與教育等公益機構,都可以進行洗錢。
防個人資金外逃主要涉及中國人民銀行下屬專門的反洗錢中心和公安部。對此,國家外匯管理局人士王子舒透露:“雖然現在技術手段發達,宏觀監控比過去要容易,但是在資金流動的海洋中挑出違法的流動比過去更難了。”因為中國未來在資金出入境方面的趨勢是自由寬松化,這是全球化的趨勢,門檻會越來越低。
此外,很多非法資金的流動未必通過國內正規的金融機構,雖然外管局限制個人每年最多換匯5萬美元,但是貪官總是有辦法轉移大額資金。資金轉移的方式,根據央行反洗錢局的統計,至少存在8種途徑。
對于資金外逃方面,中國紀檢監察學院副院長李永忠表示:“不能指望我們堵住貪官轉移非法所得,官員一旦貪腐到錢,就已經被動了。封堵官員資金流出已經是下下策,根本上還是應該堵住官員腐敗的渠道,而且封堵官員本人出境也會比封堵資金更為有效。”
防止初核階段的“漏風”很重要
在國內防止官員外逃的封鎖線中,最主要涉事部門是紀委、組織部以及公安部門,三個部門都有各自的重要使命以及重大責任。
“紀委的工作最能觸動官員外逃的神經,很多情況下貪官都是聞到紀委追查的氣息而下定決心外逃。”某縣紀檢副書記兼監察局局長王斌表示。在紀委的工作中,初核階段是導致官員外逃的最致命環節。初核階段基本上只有紀委一個部門在行動,組織部門和公安機關的防逃機制都還沒有啟動。究其原因,紀委在初核階段要接觸很多人,根據舉報的案情悄悄詢問涉案人員機構,再簡單的案情也得問過5人,整個過程需要較長時間,然而這個過程中難以防止“漏風”。
嚴防“裸官”外逃:官員財產公示可從“裸官”開始
在防止貪腐官員外逃方面,目前地方紀委最有可能做到的還是盯緊“裸官”。當前,《個人重大事項報告制度》每年對領導官員上報的要求越來越多,官員需要申報包括海外資產在內的所有財產以及家人的狀況。
對此,李永忠表示,現在全國“裸官”的狀況基本上被摸底了。在《個人重大事項報告制度》中,如果官員的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國外,包括取得外國國籍、永久居留權甚至長期居留許可,還需要提交另一份境外配偶、子女情況的報告表。
中央2014年新修訂的《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規定:“凡是配偶已移居國(境)外;或者沒有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國(境)外的,不得列入考察對象。”“裸官”的晉升因之受到硬性制約。但“裸官不得提拔”充其量只是警醒“裸官”的一種方式,具體到防范“裸官”外逃,并沒有實質性的約束力。李永忠建言,監督“裸官”應該是更加全面的監督,比如將“裸官”的信息對全社會公開,提前將“裸官”名單在公安部備案,官員財產公示也可以從“裸官”做起。
組織部應真正落實護照收繳
“這次中央加大防范官員外逃的力度,新的要求主要針對各個單位的組織部門。”A縣的組織部部長葉紅透露。
組織部門其實最直接關系到官員出入境,因為掌控了所有官員的護照。組織部門和公安機關以“備案制”監控官員的護照情況。備案制根據官員的層級和職務進行分級管理,級別越高,辦理護照時需要的審批和手續就越復雜。
但實際上,組織部收繳官員所有的護照(包括因私護照)的規定早已有之,但是一直沒有嚴格執行。官員因私護照隨時可以辦理旅游簽證出國。這使得圍堵貪官外逃缺失了重要一環。
組織部管理好護照是防止官員外逃最基礎也是最有效的一步。管理好后,官員需要辦理出境簽證時需要經過組織部的審批,在這個環節組織部會詢問紀委的意見,判斷申請人是否有出逃海外的意圖,以及查看有沒有不良記錄,包括是否有家人在國外,以前是否有涉貪污腐敗的被舉報記錄,但是并不會調查申請人的財產狀況。
“不過現在才要求組織部門嚴管有點晚,過去的工作疏漏已經造成了嚴重的后果。最麻煩的是很多官員已經擁有了第二國籍、外國護照。這樣的官員在一些小國家花點錢就能買到國籍,外國才不管你是不是官員,只要符合政策就能入籍。”華南某省某縣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的科長劉志成這樣抱怨。
如果官員取得第二國籍,即便組織部管住官員所有護照也沒有用了。劉志成表示,第二國籍在中國使用很麻煩,涉及用什么身份入境。如果仍用中國護照入境,那么出境時想用外國護照就很難,因為中國不允許沒有入境記錄的人出境。所以很多官員會想辦法去香港,因為去香港的難度要小于直接出境,到了香港后再出國時,出境的管理就和大陸不一樣了。“雖然麻煩,但是有些官員就喜歡這么干。”劉志成說,“不過現在技術進步后,這個漏洞能夠堵上了。”
必須加強對多重身份的技術性封堵
“在封堵貪官外逃時,雖然公安部門處于被動地位,但是這些年來對于貪官外逃的遏制,進步最大的還是公安。”劉志成說。
公安領域也有貪官外逃的直接漏洞,最典型的就是官員利用多重身份辦理護照出境。辦理護照需要提交戶籍和身份證等材料,辦理身份證又得基于真實的戶籍資料。有些人花錢新增一個戶口,或者采取一些補漏的形式登記入戶籍。
由于此前戶籍等基礎數據沒有聯網,不用說省與省之間,同一個省的縣市之間的戶籍都沒有聯網,資料更新也慢。因此,一旦拿到有效的戶籍,那么拿到身份證以及護照就水到渠成了。
貪腐官員擁有了“合法”的第二身份后,出入境管理局就沒有辦法了。即便紀委立案并通知口岸,官員也能悠然地用第二身份的護照通關。不過劉志成表示,現在基礎數據全部聯網,都上傳到了公安部的數據庫,對多重身份的問題起到了有效遏制。
據其解釋,現在辦理戶籍、身份證和護照時,都會將提交的材料和目前的人口數據庫進行比對,面部相似度識別等技術能夠查到此人是否有其他戶籍或者身份證。新一代的身份證已經需要錄入指紋,等指紋數據庫充實后,指紋比對會更有效地遏制多重身份的情況。
至于官員用自身的影響力串通公安局辦證的問題,劉志成表示基本不可能。首先辦證得通過戶政和出入境管理局等多個部門,各部門對提交的資料多次核查,因此只串通一兩個人做不到,“漏風”的可能性極大。劉志成表示,在新的《出入境管理法》實施后,一旦查到此人持有外國護照,將不給其任何護照簽發簽證。
“其實貪官逃跑不難堵,只要組織部把護照管好,公安部門把第二第三身份的問題給解決,那么貪官的外逃之路基本能堵上。如果紀檢部門能夠給予更好的配合,效率將會更高。”劉志成對封堵貪官的前景表示樂觀。 (應受訪者要求,劉志成、王斌、葉紅、王子舒均為化名。) 摘編自鳳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