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眉

“鐵帽子王”,是清朝世襲罔替的王爵的一種俗稱,發端于清初,定制于乾隆。“鐵帽子王”享有的特權有三:一是“世襲罔替”,隔代不降爵;二是俸祿優厚;三是賜予世襲罔替王府,又叫鐵帽子王府。“世襲罔替”民間俗稱為“鐵帽子王”,意思是他們的王冠永遠不會被換掉。
“鐵帽子王”首度成為熱詞是在今年1月,《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時,借用了“鐵帽子王”一詞。2月3日,中紀委網站刊文《不得罪腐敗分子就要得罪13億人民》,再次提到“鐵帽子王”。 2月25日,中紀委網站再次刊發文章《大清“裸官”慶親王的作風問題》,引發廣泛關注。網民們紛紛猜測,中紀委借古諷今,究竟劍指誰人?隨著反腐的不斷深入和“大老虎”的相繼落馬,“鐵帽子王”成了眼下出現頻率極高的熱詞。
“鐵帽子王”的傳播走勢
根據中國經濟網網絡輿情監測系統顯示,近幾天來涉“鐵帽子王”的信息量約為5689篇,輿論關注度在政協開幕當天達到峰值,該話題引發中外媒體高度關注,網民參與熱度高漲。
在呂新華回答有關反腐風暴問題時的表態之后,眾多的代表委員們也談了自己的看法。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籍知名作家凌解放(二月河)表示:“沒有不受查處的‘鐵帽子王,這是一種姿態、表態,向人民做出這種保證,腐敗問題零容忍,就是不管你有多大的功勞,不管你過去曾經作過怎樣的貢獻,那都不能成為你腐敗或者回避懲罰腐敗的理由,我想現在反腐,沒有‘鐵帽子王了。”
全國人大代表、秦希燕聯合律師事務所主任秦希燕說,“沒有不被查處的‘鐵帽子王”徹底破除了一些人對反腐的觀望心態——反腐敗只是刮一陣風、擺擺姿態;反腐敗反得人人自危、為官不為、影響經濟發展;反腐敗自曝家丑、影響黨和政府形象等這些“模糊認識”的顧慮徹底打破了。
許多網民表示,“沒有不受查處的‘鐵帽子王”彰顯了中央反腐的決心,查處“鐵帽子王”只是時間問題,不容置疑。在反腐問題上,只有“尚方寶劍”,沒有“免死金牌”,誰違反黨紀國法,不論是什么人,不論擔任過什么職務,都會受到應有的處罰。60多名副國家級、省部級以上“大老虎”、16名高級軍官“軍老虎”被查處,證明了反腐沒有禁區。
“鐵帽子王”走紅是給反腐大業“點贊”
“鐵帽子王”的走紅,從另一方面來講,也是人們對于中紀委反腐宣傳工作的肯定。事實上,在過去兩年里,中紀委的反腐宣傳工作由傳統的報紙平臺轉入新媒體平臺,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盡管“慶親王”一文的走紅有其偶然性,但其作者習驊依然對此持肯定態度:“這意味著網民和讀者在對中紀委反腐宣傳工作進行肯定和‘點贊。”
2014年初,中紀委進行了機構改革,在宣傳教育基礎上組建了自己的宣傳部。中紀委宣傳系統把多個部門整合起來,一起在反腐宣傳工作上發力,并多數面向社會招聘新媒體編輯。
大約從那時起,“一邊抓反腐,一邊抓宣傳”成為中紀委反腐工作的新思路,尤其注重的是互聯網新媒體這部分。2013年末,中紀委網站開設時,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到網站調研,強調要突出紀檢監察特色,架起與群眾溝通橋梁。
從那以后,中紀委經常在網站上刊發類似“慶親王”這種可讀性很強的反腐文章。“這一方面反映了黨中央對反腐工作非常重視,另一方面,網站點擊量確實上升了,這也擴大了對反腐工作的宣傳和教育,效果非常好。”
事實上,中紀委網站在民間享有“反腐通訊社”的盛名——十八大以后,中紀委查辦的絕大多數副省、副部級以上官員案件,都由中紀委網站第一時間獨家公布。根據中紀委網站發布的數據,2014年全年網站點擊量超過9.7億次,最高一天超過600萬次。
中紀委網站的高熱度背后,除了獨家猛料之外,還有時尚的運營方式:中紀委監察部官網設立“本月推薦”欄目,除《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外,也推薦過美國歷史書籍《歷史的教訓》。2015年初,中紀委推出的專題片《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中稱:“網站是公共輿論傳播平臺,就要按照輿論傳播規律辦事。”
如此接地氣的運營方式下,《慶親王》的走紅便成了偶然中的必然。
2015年初,中紀委APP新聞客戶端上線試運行。這意味著中紀委的反腐宣傳工作朝著新媒體的方向邁出了一大步。“網民和讀者對中紀委網站和新聞客戶端的關注,說明中央反腐工作深入民心。”
官方多次提“鐵帽子王”有深意
熟悉中共政治和中國政治語言的人清楚,在涉及腐敗等敏感問題上,官方如此頻繁使用同一個非常態性的“政治術語”,很大可能是高層領導人甚至是最高領導人的意志或講話。我們看下時間節點,發現1月13日習近平在中央紀委五中全會發表了重要講話。官方首次提到“鐵帽子王”,正是出現在最高黨報“一論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講話”之中。
中國政治的一大特點,是自上而下的傳遞效應。當前被污染的政治生態,與高級干部的惡政、貪腐密切相關。古語有言:“法之不行,自于貴戚”。當前中國法治不彰的主要原因,除了中國歷史上缺少法治傳統外,最重要原因是領導干部尤其是高級領導干部不夠尊法,內心對法律沒有敬畏感,全面依法治國沒有落到實處。
在中國這樣一個大國里承擔領導責任,領導十幾億人進行現代化,需要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政治家。黨作為中國社會最大的縱向控制系統、穩定系統和協調系統,在當前存在信任危機的情況下,需要有政治家(而不是政客)站出來,負起責任。
在中共中央反腐浪潮下,在種種巧合下,“慶親王”在互聯網上突然走紅,引發了網民的各種猜想。在微博和微信上,“鐵帽子王”被網民認為是下一個“大老虎”的暗示,甚至有網民對“大老虎”的身份進行推測。不過相關專業人士認為,官方多次提及“鐵帽子王”的背后深意,不是傳遞哪一個大老虎將會落網的訊息,而是釋放習近平等中央領導層誓與尋租護租等利益集團做斗爭,堅定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信號。為了維持中國穩定,贏得人民信任,最大限度減少暴力沖突可能,必須法治之下沒有“鐵帽子王”,全面從嚴治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