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海山
情??? 人
噓——,說這話可得小聲點。盡管現代文明早已把女朋友進步為情人的代名詞了,但她們之間畢竟還是有著本質的區別。妻不如妾,妾不如婢,婢不如妓,妓不如偷,偷不如偷不著——倒是中國古代的娶小納妾制度比較令時時抱有超常想法的男士們笑逐顏開:孤家寡人的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固然可以留芳百世,演繹著如泣如訴的纏綿故事,讓歷朝百姓嘖舌艷羨;達官顯貴的三房四妾也足以讓吃不上葡萄的光棍漢心馳神往、春夢連綿。對于情人現象,辜鴻銘教授曾自豪地引用王荊公的《字說》解釋“妾”是“立女”,顧名思義,是供男子疲倦時靠一靠的。就有外國女士反駁他說,生而為人都是平等的,為什么不可以反過來,女的累了在男的身上靠一靠?教授舉了個有趣的例子:一個茶壺可以配四個茶杯,沒見過一個茶杯配四個茶壺的。不知當時外國女士再繼續追問沒有,但有一點終是留作了歷史懸案:很顯然,辜鴻銘教授分別用茶壺、茶杯代表了男、女兩類性別,然而,若反過來——盡管有些強詞奪理——用茶壺來代表女性、用茶杯來代表男性,結果又是如何?相對于辜鴻銘教授的妙論來說,倒是美國小說家派克女士的觀點更無遮無掩石破天驚:“對于一個男人,我只要你具備三個條件:英俊,無情,愚蠢。”??? “世事紛紛盡倒顛,西門不罪罪金蓮。三姑六嬸多長舌,笑罵他人不自憐。”——其實,七情六欲乃人之本性,無論男女,誰也沒有力量超脫:春心蕩漾的阿Q不顧自身條件厚著臉皮三番五次地試圖冒犯吳媽;“圖便宜、沒行止”的賈天祥記吃不記打,最終喪命于風月寶鑒;就連怕風嫌雨整天躲在套子里的別里科夫心中不是還裝過瓦蓮卡嗎?有情者之間的關系歷來是相對應的,可一提起“情人”,約定俗成人們總是把它當作了女性的專利,實則女性之大不幸。還是古希臘人的做法比較公允:男人和女人實際上是一個圓,某天,火神宙斯把圓劈成了兩半,所以,世界上就有了男人和女人。簡單的神話說明了一個復雜的異性相吸的道理,也替情人們隱私暴光后找下了最堂而皇之且又恰如其分的借口和理由。??? 情人們的生活態度是樂觀的,他們都一如既往地相信:戀愛始于意外的發現。全面撒網,重點培養,錢鐘書的《圍城》每天放在枕頭邊,葡萄的吃法領悟得最透徹。當然,他(她)們也懂得,金錢并不是萬能的,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的,要想不斷地吃上“葡萄”,就得備有足夠的鈔票;并且,有時候,一個人的情感是其理智所不能控制的。于是,“跟著大款走,拉著買單的手”成了一種時髦而又不令人費解的現象。當然,大款們的款額與其感情的豐富也是成正比的。感情太豐富了顧不過來,顧不過來沒關系,科學是為人服務的,手機隨身帶,可以接、打電話,可以照相、錄影,還可以設定跟蹤信號,隨時、隨地掌握對方的一舉一動,各種矯情與溫柔在空中相互交織、碰撞,組成一張無形的、奇特的網,讓身居網中的人們樂在其中流連忘返,讓尚在網外的人們展開自己想象的翅膀,去廣闊天地盡情地馳騁。??? 凡事不可一概而論。當然,也有為情而犧牲的情人。恨不相逢未嫁(娶)時,茫茫人海,驀然回首,好不容易看到了“那個人”,管他三七二十一,一定要不顧一切地合身撲上。賈平凹的《廢都》為我們盡情展示了一幅生活中的情人畫卷,種種作為雖然令人瞠目,卻也足以誘惑普通大眾想入非非了;而勞倫斯更有一部小說《查太萊夫人的情人》,作為查太萊夫人——康妮——的情人,狩獵人熱烈地追求一切:本能的人性,健康的體魄,豐富的情感,奔放的生命——如此來說,查太萊先生獨守“閨房”頻戴“綠帽子”自是理所應當甚至是活該的了。誰讓他成了殘廢失去作為男人的許多東西呢?——愛情總是讓人感到不夠:愛得不夠和被愛得不夠!??? 某單位一對男女同事在工作接觸中相互產生了感情。時隔不久,正好老天作合,使他們有機會一同出差去開會。會議快結束時,某天黃昏,正當這對準情人在沙灘上一邊漫步、一邊努力地醞釀氣氛尋找恰當的話題打開感情的閘門時,女的突然不合時宜地想到了對方的妻子,將心比心,若換個位置,自己將會怎樣?于是,古老的道德、良心的譴責使女方懸崖勒馬,終止了一段浪漫。或說其不懂愛情?或說其更懂得愛情?其實,感情方面的事情自古就不可以用“道理”的尺子去卡、去套、去量身定做,還是一句歌詞寫得好:情到深處人孤獨。??? 人都是多情動物,歡樂的時候需要盡情地享受人生,煩悶的時候希望有個精神依托。因此,溫飽思淫欲,在有條件、有機會的情況下,也就難免不生出些紅杏出墻的想法。有一句流傳了好多年的話,叫做“愿天下有情人……”如今,天下是有了情人,卻因此而惹出了多少的家庭內戰與公堂官司!不過我想,所有抱著寧在花下死、做鬼也風流的情人們一定都很自私很小氣,因為,他們總是把一切事情做得密而又密,生怕別人知道了會搶去一丁點什么。
媒??? 人
做媒可算是件積德行善的事。也許媒人本身并不是個誘人的職業,可它總是和許多誘人的話題連在一起的。??? 中國地大人多,愛神也是國外所不能比擬的:最古老的是女媧。生命起源于渾沌,人類聽信蛇的引誘偷吃了智慧樹上的禁果擢升為萬物之靈長后,女媧便請求天神讓她當媒人,使人類男女婚配繁衍;知名度最高的是月下老人。月下老人執掌著人間的婚姻簿冊,對于未來有夫婦緣分的男女,暗中給他們用紅絲線系在腳上。因此,人們——特別是未婚男女,輕易是不敢得罪月下老人的。愿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至于倆人在一起沒過幾年又自奔東西,或者同床異夢心中各有小算盤的婚姻,不知是月下老人年老眼花拴錯了紅線,還是因為小倆口沒去送禮故而月下老人小開玩笑以儆他人?最浪漫的是月神。花前月下,花是信物,月即媒人。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浪漫的環境最能喚起人浪漫的情緒。不然,舞廳、電影院里為什么要借助現代化手段制造出五顏六色的朦朧月光?當然,信者信其有、疑者疑其無,各路神仙多了,總不能一一敬到。于是,自己也就有了對脾氣的選擇:漁家子女敬海神媽祖;江浙一帶的男女拜潮神伍子胥;卓文君和司馬相如成了私奔者的擋箭牌;東風惡家庭里的年輕人看《西廂記》時,劇中小姐崔鶯鶯的丫環紅娘一出場,他們立刻便兩眼潮濕、一派虔誠;什么也攀不上的忙中生急,一個頭磕下去,土地爺就成了大媒人:“煙護煙,煙上天;紅羅裙,系半邊,誰家女兒立門前。繡鞋兒,尖對尖,土地公公不愛金錢,禱告你陰中保佑,與我做姻緣。”也有錯點鴛鴦譜媒做不好了挨罵的:林語堂把紅娘稱作狡黠的使女,難說有沒有受過介紹人的捉弄;林黛玉肩荷花鋤和淚吟唱“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不知是因愛情的失敗而遷怒于花媒,還是因花媒的無能而傷感惆悵?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談對象這事別人又不能一包到底,只要“橋梁”搭就,便全憑自己伶牙俐齒、兩片嘴唇花言巧語勾住對方的心。可碰到心事重、眼頭高的鉆牛角尖的主兒,一旦對象談不成,媒人就成了十惡不赦的撒氣筒:“一封破書上復媒婆老花娘,長竹槍,槍槍起,槍凸媒婆腳板底;短竹槍,槍槍出,槍折媒婆背脊骨。”更有畬族的《罵媒歌》:“媒人是個油嘴貓,東家舔油西家叨。甜言蜜語兩頭騙,溝里放牛兩頭撈。管你牡丹配青樹,管你蜂蜜配花椒,管你婚姻好與歹,管你牙齒咬舌條。只要錢財撈到手,三寸舌頭任鼓搖。”做媒做到此,意志薄弱點兒的便要掛刀封山,不再過問風月情事了。??? 在鄉間,做媒的多是中年婦女或者老太婆,她們嘴唇的某個部位必定有一顆黑痣,據說那是因為媒人不僅能說而且貪吃。此形像從地方戲劇和文學作品中不難看到。媒人們一般都是熱心腸,無論臉圓的、頭長的、性格開朗的、脾氣古怪的,他(她)們也許并沒有振臂一呼應者云集的宏圖大志,卻有讓所有男女都能找到自己另一半的良好愿望。能干的媒人借三兩對婚事的撮合就可以聲名鵲起,成為遠近聞名的紅媒人。紅媒人做媒自有其意想不到的威懾力:一方的長輩一看對方托的是某紅媒來說親,只要對方的條件不至于太差,便會爽口應下親事。這些紅媒的心里永遠裝有幾十個甚至上百個附近待婚男女的名單與簡歷,隨時的一閃念都會促成一樁美滿的婚姻。她們外出說媒時,捻襟褂子的扣門上必然要別一條大手絹,走路時手絹搖來擺去隨風翻舞能夠增加風度,吃飯時有備無患順手托絹可以抹嘴擦手。媒人們一般都抽煙,而且抽旱煙,來到托媒者的家里,二話不說,盤腿往炕上一坐,雙手優雅地舉起那煙袋桿長得自己夠不著點火的煙袋鍋,讓一旁的人們擦了火獻上殷勤,自己則悠悠地吐一口煙、抬一下耷拉的上眼皮,以顯示說媒人的辛苦和重要,同時拿一點架子,充分增加說話的權威性。三言兩語歸入正題,說成了逢年過節可以多收一份厚禮,說不成則又添了一個再一次另行分配的內心盤算。??? 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計算機的普及給人們的工作、生活帶來了欣喜,也為說媒提供了方便。跑腿走路、唾液飛濺等一切原始的形式一概省略,只要舍得足夠的鈔票,就可以分門別類把你的情況及要求編成程序輸入電腦,經過計算機自動選擇,分甲乙丙丁出來供你參考。不過,計算機有時也喜歡開玩笑:一個小伙子想通過計算機找位伴侶,便告訴管理人員說,他要求對方的條件是“溫柔,漂亮,忠誠,端莊;個子不需要太高,以免做出頭的椽子容易招惹不必要的麻煩;不與人吵架、頂嘴,最好具有逆來順受的優秀品格;不吃醋,能夠給自己以充分發展的自由;愛好滑冰,憨態可掬,討人喜歡。”或許這位老兄的福氣太大,經過嚴格的篩選,計算機給出他一個最符合條件的對象:企鵝。??? 也許,作為高級動物的人還是比冰冷的機器靈活機動了許多。細想一想,也是,僅憑三寸不爛之舌硬要讓人家把養了幾十年的大閨女(或大小伙子)拱手讓給一個素不相識的人,沒有巧舌如簧、翻云覆雨的功夫行嗎?為全世界人民利益著想,若是每個國家都派一個精明的媒人去做外交部長,那么,人類定然能和睦相處,不再有戰爭發生了。
美??? 人
一般來說,美人是專指女人而言的。“所謂美人,以花為貌,以鳥為聲,以月為神,以柳為態,以玉為骨,以冰雪為肌,以秋水為姿,以詩詞為心。”——當然并不是顛撲不破的亙古真理,不同的時期、不同的人對于美的標準和觀點自有不同的闡釋,“每個男人的心中都攜帶著永恒的女性形象,這不是某個特定的女性形象,而是一個并不確切的女性形象。”榮格的描述為男人們的見異思遷找了一個堂而皇之的注解和借口。楚王好細腰,唐人以胖為美,“燕瘦環肥”這一成語更說明中國人的美女觀相當有彈性:苗條的趙飛燕、豐滿的楊玉環,不分軒輊,一律視作佳麗。六十個春秋一甲子,一百年再輪回,風水流著轉,時尚來回變,誰知道明年的美人會是怎樣的一個讓人預想不到的形象呢!??? 按照赫西俄德的神話故事,宙斯把女人潘多拉賜給男人乃是為了懲罪和降災。盡管當亞當第一眼看到夏娃時就開始埋怨女人,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美人給人的感覺總是愉悅的。當然,如果只用色情的眼光看女人,那就近于無恥了;可是,若用自然的甚或憎惡的眼光去看待女人,又是什么樣子呢?——“你去女人那里嗎?別忘了帶上你的鞭子!”——《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的這句惡毒的話使尼采成了有史以來最臭名昭著的女性蔑視者,世世代代的女人都不能原諒他。或許,兩性之間的一些準則正是道德史上推不翻的悖論?“食色,性也。”孟老夫子尚敢大言不慚,何況我們山野庶民乎?誰說不可以以貌取人?在超凡脫俗的美人面前,即使最不茍言笑的人,往往也要喪失既定的原則和立場,樂于充當弱智的角色:古希臘名妓弗里妮被指控犯有不敬神之罪,審判時,律師解開她的內衣,法官們看見她的美麗的胸脯,便宣告她無罪;斷臂的維納斯給了人們多少的癡迷和遺憾,蒙娜麗莎的微笑至今仍征服著無數的匆匆過客;薛寶釵給人的感覺是冰冷中帶著一種陰森,人們卻贈她一個動聽的綽號:冷美人;王熙鳳人稱 “鳳辣子”,是有名的潑皮破落戶,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然而,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迷住了賈天祥,硬是讓這個圖便宜沒行止的人喪命于鳳月寶鑒。自古說英雄難過美人關,斯巴達王后海倫跟了忒路亞王子逃走,演成古代的世界大戰,多少英雄與婦孺犧牲在這里;能唱出“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羽卻在“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慷慨中拜倒于虞姬的石榴裙下;吳三桂甘背萬世罵名領清兵入關還不是沖冠一怒為了陳圓圓?狐貍精妲己為武王所斬,西施被越王沉到江底,貂蟬也讓關老爺閉住眼睛劈了一刀……真不知是美人們迷惑了歷史,還是歷史無意中愚弄了美人???? 不過,當今社會,普通的家庭是養不起美人的。有道是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互補為偶的心象乃天地之作。人是衣服馬是鞍,三分長相,七分打扮,再靚的人也需要夏奈爾、蒙妮莎、佐丹奴的點綴;況且,女人的青春是如此的短暫!少女的英文fairsex直譯為“美麗的性別”,可做了女人(woman)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嚴酷的現實使她們根本不去理會托翁的關于美麗與可愛的辯證,她們寧可接受“今年二十,明年十八”的赤裸裸的蠱惑,年老的希望年輕,年輕的則祈求長“輕”不老,回到家里用軟尺量自己的腰身,走到街上用眼睛測別人的三圍,女人與女人之間的差異就是如此的微妙和細小,除了自己以外的女人,都是競爭的對手。你不見商店里再劣質的化妝品也不會滯銷?精明的商人正好利用女人的這種心理大賺其錢,海飛絲、綠丹蘭、飄柔、伊貝思……每一個品種都讓女人們如獲至寶,一古腦地涂在她們的頭上、臉上,然后穿著或長可及地、或短可露臀的裙子——美不單單是標準,重要的在于生動和別具一格——招搖過市,人工割過的雙眼皮再往起一抬,滿臉的茫然中便有了幾分驕矜和清高,讓不認識的人目瞪口呆臨淵羨魚,讓熟識的人絞盡腦汁如何歸而結網。不是說只有敢于出擊的癩蛤蟆才有可能吃到天鵝肉嗎?男人們都相信一個真理:女人的美麗與她們的驚人的愚蠢成正比。因為上帝知道,只有把女人造得美麗,男人才會愛她們;而只有把女人造得愚蠢了,她們才會愛男人!??? 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婚姻對女人來說,的確是至關重要的,嫁得好夫享清福,嫁得歹夫就受苦。美人的婚姻更比一般的女人多了一份神秘和謹慎,于是,一切能夠充分表現自己、展示優長的活動,美人們都趨之若鶩、踴躍參加,都希望抓住幸福的尾巴嫁得一個金龜婿,釣來一世好福氣。??? 其實,女人的美貌與男人的好名聲一樣,都是虛而又虛不可依靠的東西。看來,在如此激烈競爭的社會,要想把曇花的美麗與冬青的長綠結合起來,非得下一番大功夫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