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玉
這些天“方外”頗不寧靜。
先是王林被刑拘,后有釋永信被徒弟實名舉報,可謂賺足了眼球。本來嘛,他們作為“方外之人”,是不需要或值得普羅大眾這么關注的,也只怪他們自墮凡塵,與世俗生活搭上了太多的干系。
釋永信的事,國家宗教局已指派河南方面進行調查,是不是侵占了寺廟財產,有沒有養情婦和私生子,這些總會有個說法的。如果是真,那確實是只“老虎”,應該照打不誤;倘若不實,也可當作一次警醒,畢竟,現今宗教界“入世”太深了。這方面原因很多,宗教人士應反省,國家也需要做一些政策方面的檢討和調整。
至于王林,其實跟方外之人沒半毛錢關系,但因為他打著神玄的幌子行事,姑且也把他歸于此類。王大師的事已鬧騰多時,這次終于以非法拘禁的罪名把他辦了,真個讓人拍手稱快。
對于王林,大眾最感興趣的恐怕還是他從前如何呼風喚雨,令政界要人、演藝聞人等趨之若鶩,奉為保護神。新聞報道中說到一個有趣的事:王林紅火時,經常有官員和明星給他捧場送錢;但自前兩年“王林事件”發生后,則常有自稱高級官員、將領的人,毛遂自薦為其出面擺平,從他身上卷走巨額錢財,結果什么“災“也沒消得了,大師只能束手就擒。大仙也被人這般玩弄,真夠黑色幽默的。這一前一后、一紅一黑,境遇殊異,但有一個共同點是,官員和權力都在其間上下其手、翻云覆雨。可以說,王林的沉浮史,也就是一部權力通吃的浮世繪。
那么多官員和明星匍匐于王林腳下,有一個容易想象和理解的理由,那就是他們在尋求一種安全感。我們不諱言,在一個法治尚不夠健全的社會,安全感是誰都希望得到的;但是,希冀通過與權力媾合來達到這個目標,確實是拜錯了菩薩,往往會被壞人耍了猴。王林當年就是預設了一個神秘的“上面的領導”,給一干信眾制造“權力迷幻”,來達到斂財逞威的目的,把一些人玩得團團轉。
在一個正常的社會,公民的安全感,只能靠社會能見度的提升、對法治的敬畏和權力的規范運行來保障。連王健林這種在外界看來左右逢源的人不也說了嗎,““親近政府,遠離政治”。我琢磨首富話里面的意思是,企業家固然要在陽光下依靠政府支持,合理合范地運用政府資源為己所用,但不要指望通過巴交官員、獻媚權力來尋求安全感。很多時候,權力是最不靠譜的保護傘。
王林栽倒,這是遲早的事。公眾在消費其故事的時候,可別忘了檢點一下自己,是不是意念中或潛意識里也有那種“權力安全妄想癥”呢?有的話,趁早死了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