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大臉撐在小胸
王林這種人,表面上是神棍,本質上是政治掮客,神棍屬性只是他對某些“大客戶”的投其所好而已。其他名流顯貴去拜他,也未必真信他這套,保不齊只把他當“社交平臺”——畢竟直接勾搭大佬搞關系難度系數太大、姿態也太俗,但大家以信仰為名先拜師,師兄弟一起修行交流心得,再搞起來就顯得“隨緣”多了。
02
@王朔
王林事件戳穿了一些所謂精英的遮羞布,脫掉了他們最后一條內褲。 1、他們智商很低; 2、他們缺乏安全感; 3、他們缺乏最基本的科學常識,他們不是現代人,是前現代人; 4、他們對社會毫無責任感。渣滓儼然精英,這是悲哀。
03
@銀幕穿越者
正在上映的《大圣歸來》已取得了5億的票房,而這部國產動畫在劇情邏輯、主題設置上,都和美漫英雄非常近似。今天一種無論是題旨還是技法都混合了中美式的“好萊塢式國產片”貌似正變成主流。這不僅是電影人的自覺,也是美國大片入境20年后,對中國觀眾口味的調整所致。
04
@所長別開槍是我
很多電影電視劇包括大圣歸來也一樣,豬八戒都太窩囊。其實豬八戒是很牛的,畢竟原先是元帥,其三十六變是天罡,比猴子的地煞七十二變牛逼得多。超級神器九齒釘耙,乃太上老君用神冰鐵親自錘煉,借五方五帝六丁六甲之力鍛造而成。小說里高老莊那豬八戒根本沒輸,只是因為觀音出現才自愿跟著唐僧。
05
@作家陳嵐
上海一新生兒被毒針注腦殺死,僅僅因為患有兔唇,一醫生疑協助其爺爺下手。五年前,我就問某電視臺:如果你們支持無肛兒被家長處死,那么腦癱兒呢?智障兒呢?兔唇是不是也要成被殺的理由?因為兔唇和無肛發病率同為1/5000。當時,邊哭邊問。
06
@王志安
教育程度較低或者學習能力太差的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很難被事實和邏輯改變。當你舉出一個與對方認知完全對立或者不同的事實之后,他就會說,那是特例,你偷換概念等等。其實他們不明白,在邏輯上,只要一個反例就說明問題了。建議把中學的政治經濟學課停掉,改為邏輯學和經濟學常識。
07
@李佳佳Audrey
影視產業現在讓人看不懂。電視劇因為只能一劇兩星,賺不到錢,很少人愿意吃苦認真拍了。一窩蜂做綜藝,只求一火。電影行業效率高得嚇死人,二月開機四月殺青七月上映,還狂卷幾個億。豆瓣四分三分一抓一片。今兒看了條影評笑壞我:建議七月檔把醫院和影院打通,醫保購票同步掛號,看完后可得到及時救治。
08
@教頭說事
新華社消息,全國政協委員,民盟中央常委,民盟江蘇省副主委,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有限公司(東方歌舞團)董事長、總經理,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導,終身政府特殊津貼享有者,原江蘇藝術學院院長,江蘇省演藝集團總經理顧欣,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正在接受組織調查。——誰能一口氣把他的所有頭銜讀完?
09
@王以超
太多的企業,試圖以營銷或者傳播創意,來掩蓋產品的低劣和戰略的蒼白。但實際上,這是舍本逐末,長期來看是不可能得逞的。哪怕短期,也越來越難,很多最后變成了營銷或者公關部門自嗨,或者拿皇帝的新裝騙騙人。
10
@紅拂夜奔不復還
中國男人,到了40歲,大部分都給人感覺腐和濁,從內到外,從氣味到精神,就像他們玩的珠子,裹著形跡可疑的油膩包漿。有些活得不錯或者自以為活明白的,可能稍好點,成為一個陳年茶垢洗不凈的陶瓷杯,好的壞的都入骨了。潔凈才是老男人最可貴的品質,自帶太陽光消毒。嶄新,像從來沒人用過一樣。
11
@潑皮他爸
奧巴馬被人起哄,讓保安不要動,繼續理論,直到贏得掌聲;布什被人扔鞋,躲開后,第一句話說,這是十碼鞋;里根被人打了一槍,做手術前問醫生,你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啊。這就是風度。
12
@春蔚
胖只是一時的事情,而矮才是一輩子的事情。一個虛構的花木蘭,被捍衛成了不可動搖的牌坊;賈玲的道歉,節目的停播,讓一個搞笑的小段子升級為搞笑的大段子;當搞笑開啟倒車模式,揪住那個吃雞腿的胖子,卻忘記那個胖木蘭核心觀點是“吃虧是福”——果然,搞笑我們是認真的。圍觀的,就不要那么認真了。
13
@嚴鋒
我們將成為第一代正式走入虛擬現實的人。這一過程早已開啟,每個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進入:戴上頭盔,拿起搖桿,打個副本,掛上qq,打開微博……人類是遷徙的動物,但我們將迎來有史以來最大的遷徙:從現實空間向虛擬空間的轉移。物質準備好了嗎?理論準備好了嗎?心態準備好了嗎?有太多的工作要做。
14
@小野妹子學吐槽
感覺朋友圈的文化往往是“拼命展示自己生活光鮮的一面,誰裝得越像越牛掰”,而微博則往往是“大膽秀出自己生活悲催的一面,誰自黑越徹底越萌”,風格完全不一樣,留下來的文字也完全不一樣。感覺未來的考古學家,肯定會得出結論:“在21世紀初葉,用朋友圈的都是貴族,用微博的則是無產階級勞動者。”
15
@武志紅
任何一個小的沖突,都得“死”個人。萬科車隊與唐林的沖突,有這個味兒;賈玲道歉的事,也是這個味兒;逼陳凱歌道歉,也一樣。其中關鍵有兩點:一,充滿戾氣;二,沒有界限。最終導致一個結果——我感覺受傷了就必須得有人向我的感覺負責,否則我恨不得你去死。簡直無法協調,都是深仇大恨一般。
16
@人大工作者朱恒順
當前,許多立法比如養犬管理、禁煙類的法規,都屬于典型的立法漂亮、執法不靈的法規。讓人感到有法甚至不如無法,因為多數人公然違法,反而損害法治權威。只有在法規中明晰執法責任(特別是執法不力的責任),并且在實踐中加大對執法行為的監督問責力度,才能實現從立法漂亮到執法有力的華麗轉身。
17
@千里蘭
之前看過一個影評,說好萊塢頂級巨星,如RDJ、強尼德普,演爛片也會賠本。這不是諷刺,它反映好萊塢的良性發展:再大牌的明星,爛片也撲街,不能狡辯。然而國內是,很多粉絲明知是爛片,也必刷,好像不刷=不支持偶像,不給五星=偽粉。于是爛片靠“綁架”偶像圈錢,而粉絲就是阻撓偶像成長的幫兇。
18
@老徐時評
銀行用老百姓的錢借給政府修路,政府修好路向老百姓收費。銀行賺了利息包工頭賺了修路費經營的賺了過路費政府賺了稅收,從頭到尾他們既收費又收稅自己沒出一分錢,結果據說還是一本糊涂賬巨虧了!這叫什么事?
19
@來去之間
用情色內容吸引流量,是web1.0/2.0時代的路子,社交時代的核心是互動、互動、互動(說三遍),情色內容只會降低網絡的流速(因為用戶只看評論,不會傳播),在一個以傳播互動為核心指標的網絡里面,出現情色內容,整體指標是下降的……這個問題,Buzzfeed是最早想清楚的,Yahoo到今天都沒明白。
20
@中國新聞周刊
得意時,朋友認識了你;落難時,你認識了朋友。只在落魄時才懂,愿拉你一把的人何其少。只在最窮時才懂,再好感情也難敵現實,人不貪錢卻怕吃苦。只在漫長生活里才懂,人人能愛你卻少人愿忍你。這世上最要珍惜三種人:雪中送炭的朋友、愿陪你走過貧苦的女人、樣樣都忍你的男人。
21
@王利芬
做媒體是一個容易讓人自我膨脹的職業,天天與各行業牛人打交道,久了就覺得自己是某種程度上的牛人,其實在媒體的職場上她/他的業務能力也就是個中等,世界范圍甚至不入流。而創業這個事情可以把自己還原,在掙扎中顯出自己的各種愚蠢的同時有效地遏制了自我的膨脹——企業家一膨脹公司就下行,屢試不爽。
22
@樸抱一
馬克思大女兒燕妮曾問歷史學家維特克:“您能用最簡明的語言,把人類歷史濃縮在一本小冊子里嗎?” 維特克說:“只要四句德國諺語就夠了:1、上帝讓誰滅亡,總是先讓他膨脹;2、時間是篩子,最終會淘去一切沉渣;3、蜜蜂盜花,結果卻使花開茂盛;4、暗透了,更能看得見星光。”
23
@法大焦洪昌
蘇聯時期,斯大林元帥接見格魯吉亞工農代表團,過后發現煙斗不見了,馬上電話給克格勃主席貝利亞,讓查一下誰拿了煙斗。過了半天元帥發現煙斗在報紙下面,就電告貝不用找了。沒想到貝驕傲地說,經突擊審問,已有20多個代表承認偷了煙斗。貝利亞的名言是:我們想做成一件事,對其他會置之不顧。
24
@地下天鵝絨
鹿晗周五的時候只發了個“今天星期五”就轉發15萬,評論13萬,點贊48萬。這我不眼紅,問題是今天已經是星期日了啊,大家還在轉。
25
@王曉漁
“底線”再次被談論。關于底線,有兩段話印象最深:一段出自作家徐曉:“底線也是分高低的,不同的人會設置不同的底線。……如果沒有界定,就等于沒有底線。”一段出自詩人代薇:“退無可退還在退/死去的還在死/每一次都發現/原來我們可以承受/更大的傷害/所謂底線就是這樣/他們沒有/我們也沒有。”
26
@獄霸他爹
“從被拐女到深受山民愛戴的女教師,她用愛心和奉獻將不幸的人生演繹為傳奇。郜艷敏,被拐來的天使”——習慣于把悲劇做成“感動中國”,這是一些媒體很平常的報道思路。郜艷敏事件,本來應該上《今日說法》,卻做成了《感動中國》!在罪犯拐賣囚禁了郜艷敏之后,那些媒體又用道德綁架了她,對犯罪事實的無視及粉飾,令人震驚!
27
@融有道貸到錢
“任何團隊的核心骨干,都必須學會在沒有鼓勵,沒有認可,沒有幫助,沒有理解,沒有寬容,沒有退路,只有壓力的情況下,一起和團隊獲得勝利。成功只有一個定義,就是對結果負責。如果你靠別人的鼓勵才能發光,你最多算個燈泡。我們必須成為發動機,去影響其他人發光,你自然就是核心。”
28
@肖芳華律師
某些媒體的寫作技巧,可以與前蘇聯的《真理報》相媲美。前蘇聯曾舉辦過一次國際車賽,因西方國家抵制,當時只有蘇聯與美國兩名選手參賽,《真理報》當時的報道是,蘇聯選手榮獲亞軍,美國選手只獲得倒數第二。
29
@聶日明
上海北京的交通領域管理也是醉了。路上太堵,于是不讓上牌,要車牌拍賣或者搖號、還要限于交稅、繳社保兩年的。于是大家去打專車,結果專車被判違法。那大家只能去坐地鐵,可是有些站點因為人太多,經常甩站、排隊、上不去啊……
30
@嘴巴笑抽筋了
一對夫妻開車去蜜月旅行,結果半路上車子引擎突然熄火,老公修了半天,車子還是不動。 看老公滿頭大汗,老婆安慰說:“前面不遠的地方有家旅館,我們先去那邊住一晚,明天早上起來,車子就會自己好的,不用擔心。” 老公說:“那是結婚之前的事,這一次車子是真壞了!”
31
@春陽說笑話
古代的女人多質樸!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發展到當代,嫁老師隨校長,嫁公務員隨上級,嫁白領隨老板,嫁個一般點的吧,還可能隨了老王!
32
@笑多了會懷孕
每年高考成績公布后,就會涌現出一大批新物種,他們叫做復讀雞,壽命從1年到數年不等,之后有可能進化成另一種生物:大學狗。再經過4年的血洗,將進化成不同的分支,例如程序猿、攻城獅、公務猿、教獅、個體狐、經貍、司雞……再過幾年,有些會逐變成一個物種:單身狗!
33
@閱讀手冊
當代婚姻的三大勁敵:已婚者不安心,未婚者不甘心,旁觀者太熱心。
34
@徐小平
初創公司合伙人之間的沖突,是極普遍、也是極嚴重的問題。沖突各方的人品與觀念,導向各自的和解或崩盤。解決合伙人之間沖突的規則是什么?公司治理章程。沖突的底線是什么?公司整體利益。為了維護公司利益,即使是一方出局,也是一個高貴的選擇。最爛的結果是有你無我,魚死網破,空悲切。
35
@御史在途
近日跟中國社科院專家座談時,談到學術腐敗問題,對方說現在他們都提“學術不端”,不提學術腐敗。我納悶的是,不提學術腐敗,是認為現在學術界的腐敗問題不夠嚴重,還是提腐敗有辱斯文呢?
36
@蘇大妹子
人最好的狀態是,臉上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三五歲,心理比實際年齡成熟三五歲。而越是看起來極簡單的人,其實越是內心極豐盛的人。內心空白,才要裝出一臉世故。簡單到極致,也是一種競爭力。
37
@倪一寧
學生黨的夏天才叫夏天,漫長得讓人失去耐性的暑假,蟬聲里追偶像劇,空調房里吃西瓜,跟喜歡的男孩子約去圖書館里自修,然后趴在桌子上睡著。從泳池里爬起,一身漂白粉味道回家去,猜今晚大概是吃鹽水毛豆。時光拖得跟樹蔭一樣深遠。而大人的七八月,只能叫“天很熱的那些日子”。
38
@網易另一面
7月,飽受爭議的《汽車人總動員》如期上院線,還獲得管理部門規定的國產動畫扶持補貼。播出獎勵政策成為許多動畫公司只注重數量不注重質量的罪魁禍首,而政府補貼恰恰是養活劣質國產動畫的幕后推手。
39
@南方周末
1970年代,香港本地的“利記書店”開始在中環舉辦一年一度的小書展。當時不過是在乒乓球桌上覆一層布,將書堆在上面賣,更像一個大賣場。而如今的香港書展每年都是人氣洶涌,大概每7個香港市民中就有1人去書展。這究竟如何做到的?
40
@電眼魅男Cerks
如何保障人身安全?窮是防盜門,丑是安全套,土是護身符,肥是御寒藥。
41
@半仙嬸
男人應該找自己覺得好看的太太,但不能找又聊不來又處不來僅僅只有美貌的太太,等美貌逝去,就很容易想再換。女人要讓自己保持美貌、有趣、好相處,因為這三點娶了我們的男人,才不容易輕易想換老婆。男人也一樣,要讓女人是因為你能撫養家庭、外表體面、好相處、有趣而嫁給你,你被背叛的幾率就小。
42
@西子丹67
河南三門峽市委書記楊樹平涉嫌嚴重違紀被查。微評:楊樹平前一天還在臺上大談反腐,第二天就因自己腐敗被抓了。這是對誰的最好諷刺呢?如今干部隊伍里還藏匿著多少“楊書記”呢?一個“楊書記”又培養出了多少個未來的“楊書記”呢?反腐,還真的永遠在路上!
43
@詩人記者袁毅
廣州館長臨摹掉包名畫。可見書畫文物界那叫一個亂,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貨真價實太少。假書畫假古董橫行,拍賣市場贗品當道,原來養活了這么多臨摹掉包造假者。最神奇的是監守自盜,這活計挺有技術含量,堂堂廣州美術學院圖書館館長,真夠辛苦和提心吊膽的,文化人真正叫一個錢字和名利害了。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44
@誰允許你直視本蜀黍
如果你跟一個妹子約好了,到了日子妹子又突然爽約,并表示起碼要一周后再約,不用想太多,她可能只是剛剛剪了劉海。
45
@生命時報
想知道怎么干活效率最高?美國一項新研究對員工的工作行為進行監測,結果發現,最有效率的員工一般習慣工作52分鐘,然后休息17分鐘。研究人員認為,工作就像短跑,沖刺后需要休息,人的注意力不能長時間保持高度集中,而休息能讓精力可以得到恢復,提高工作效率。
46
@馮小剛
我問我的孩子文化大革命的事情,他說不知道。其實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不知道,如果不讓年輕人了解文化大革命,了解紅衛兵的暴動帶來的災難,再發生暴亂的時候,大家還是會呼的一下起來,大家會覺得拿磚頭砸玻璃是件過癮的事。
47
@虎掰掰
越來越不愛看新書了,就像不喜歡去完全陌生的地方旅行一樣。所以我也沒什么好推薦的,都是在少年時代看過的書里再翻騰一遍。說起來俗氣得要死,無非是《百年孤獨》或《麥田守望者》之類的名著。拿起來順手看到哪算哪,不期待驚艷的結局,也不指望未知的轉折,就像回去看望熟識的老朋友一樣,不用書簽。
48
@游飛翥
缺少程序正義,取得的任何認罪與懺悔都是毒樹之果,不但不可信,甚至比所認之罪具有更大的惡。
49
@佛教微博經典
不爭就是慈悲,不辯就是智慧,不聞就是清凈,不看就是自在,不貪就是布施,斷惡就是行善,改過就是懺悔,謙卑就是禮佛,守禮就是持戒,原諒就是解脫,知足就是放下,利人就是利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