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婧姝 趙萌
大使赴伊拉克外交部,外交部大樓百米外突然發生劇烈爆炸,地動山搖中,他們迅速用身體護住大使。
駐阿富汗大使乘車外出途中遭遇爆炸,汽車玻璃被震碎。爆炸發生時他把大使推到一旁,用自己的身體擋住大使,同時指揮其他隊員掩護大使迅速撤離現場。
這些大使身邊的“貼身保鏢”就是中國駐外國使館的武警。“槍聲和爆炸聲對我們來說, 已經是家常便飯?!痹鴵沃袊讉€駐伊拉克使館警衛小組組長的席栓柱說。
對于當地時間7月26日中國駐索馬里大使館所在酒店爆炸中罹難的這名武警(另有3名武警受傷)來說,他的生命因槍聲和爆炸而升華。
從2004年中國武警首次擔負使館警衛任務到今天,已經過去整整十年。這些年來,這些武裝力量在海外都做了些什么呢?
武警通常被派往在戰亂國家的使館
根據《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的相關條款,駐外使領館館舍和人員安全是由駐在國進行保護的,許多國家都會派駐警衛力量24小時巡邏或由軍警站崗。但是,在一些戰亂國家或政治經濟發展不穩定的國家,大使館和外交人員的安全很難得到保障。
前中國駐烏克蘭大使高玉生說,根據國際慣例,如果派駐國有安保上的需要,需要本國武警隨行,那么通過和駐在國協商,經駐在國同意,就可以派駐武警。
據公開資料顯示,除了7月26日發生爆炸的索馬里外,中國還向伊拉克、阿富汗、敘利亞的使館派出過武警。
高玉生說,之前中國都沒有向駐外使館派駐過武警,這幾年因為地區局勢動蕩,安全問題突出,然后才出現了中國向駐外使館派駐武警的情況。比如伊拉克、阿富汗,這幾年又陸續多了幾個國家。他在烏克蘭做大使時,當時中國駐烏克蘭大使館是沒有配備武警的。
中國第一次派武裝保護駐外大使館外交人員的安全,是在2004年。中國準備恢復在伊拉克戰爭前夕關閉的駐伊拉克使館,當時的伊拉克領導人連自身的安全都難以保障, 不可能為外國使節提供安全保障,伊拉克政府與多國簽署了特別協議,允許所在國的武裝人員,進入伊拉克保護自己的使館及人員安全,因此,外交部決定從國內派武警保護駐伊拉克大使館和使館外交人員。
當時,中國恢復后的外交使館位于所租飯店的二層,第一道門是由伊拉克保鏢保護,第二道門是我武警人員守護。此外,只要大使出門必然會有4名武警前后左右保護。
武警和武官一字之差,其區別在于:武官是中國派往另一國開展軍事外交的,不可以配槍;而武警主要是保衛使館安全的,他們一有緊急情況,可以隨時扣動扳機。
在向駐伊拉克使館派出武警時,為了能攜帶武器進入巴格達,我國外交部和途經的幾個國家都進行了交涉,是經過特批的。
為保體力咽下難吃食物,從睡眠到戰斗僅用35秒
之前刊載在《中國作家》雜志上的《中國武警兵派伊拉克警衛紀實》一文,詳細記載了中國第一批駐外武警是如何選拔出來的。
第一批駐外武警來自北京總隊五支隊特勤中隊特勤排。支隊共有 2000 多人,特勤排只有 37 名官兵,從中選出6名赴伊拉克,可以說是“千里挑一”。
經過幾天的一輪輪比武選拔,考核表上最后留下這樣6個人:指揮處置各種突發事件冷靜如山的席栓柱、有10年特戰隊員經歷的李亞光、特等射手官蘇軍、爬16米的高樓僅用10秒的丁秀國、擒敵能手和武器行家王志剛,以及精通防化專業的武好。
駐伊拉克使館警衛小組組成后,他們在北京郊區進行著封閉訓練。他們假設各種突發事件的發生, 研究戰法、戰術……
到達伊拉克后,他們在一個只有幾平方米的狹小房間里堅持體能訓練,以保持充沛體能和旺盛斗志。
在巴格達,除了西紅柿和黃瓜外,可供武警們吃的蔬菜幾乎沒有。他們居住的曼蘇爾飯店經常停水、停電,衛生條件極差,飯店的廚師常常是從冰箱里拿出牛羊肉,簡單地在木板上剁成塊,直接扔進鐵桶里,煮熟了上面還浮著一層稠稠的黃沫,發出一種難聞的氣味。但為了保持體力,警衛小組組長席栓柱規定,每天吃飯是硬性任務。
作為首次異國執勤的中國武警,他們勤務無章可循,也無經驗可考,警衛組邊實踐邊總結出一部《駐外使館警衛勤務實施細則》,使特殊條件下固定勤務的哨位設置、執勤預案,機動護衛的車輛編隊、觀察預警、遭襲警衛等都有了章法。
2006年,中國又向伊拉克大使館派出武警。剛到阿富汗,組員們的實戰意識還不夠強,第一次全副武裝集合整整用了4分鐘。
應對恐怖襲擊,早爭取1秒鐘就意味著多一分勝算,少一些傷亡。為此,負責人組織隊員們對每一個細節進行了上千次的訓練。最后,每名隊員在睡眠狀態下,僅用35秒就能全副武裝投入戰斗。
為更好地完成任務,確保使館的安全,警衛小組針對可能發生的爆炸、襲擊、劫持、沖撞等20余種情況,重點圍繞小組隊形如何展開,戰術動作如何運用,小組成員如何協同,人、車、槍如何有機結合等各個環節、各個細節進行反復演練,逐漸形成了《使館警衛方案》和《外出隨身警衛方案》。
爆炸來襲,用身體保護大使
用首批駐伊拉克使館警衛小組組長席栓柱的話說:“槍聲和爆炸聲早是家常便飯, 就連在電話里也經常聽到槍聲。”
2004年6月,孫必干大使應邀赴伊拉克外交部,出席伊臨時政府宣布組成人員名單儀式。伊外交部大樓外百米處突然發生劇烈爆炸,當場死亡15人。在地動山搖中,兩位武警迅速用身體緊緊護住孫大使,另一位把另一名外交官掩護在身后,迅速安全撤離。
在阿富汗,有一次大使臨時有事外出,路上突然發生爆炸。巨大的氣浪把被炸的汽車掀起了三四米高,到處是血和人的殘肢,警衛小組和大使乘坐的汽車玻璃全部被震碎。爆炸發生時,一位武警把大使推到一旁,用自己的身體擋住大使,同時指揮其他隊員掩護大使迅速撤離現場。
2014年9月,一枚從大馬士革郊區發射的迫擊炮彈落在中國駐敘使館院內,造成一名敘利亞籍雇員受輕傷,使館辦公樓外墻及部分門窗受損。使館武警也加強了巡邏,并且有專人24小時負責查看監控錄像,一旦發現險情,立即鳴響使館內安裝的警報。
最后說個小插曲,當結束在伊拉克執勤之后,離開了巴格達前往駐約旦使館的路上,武警周曉飛的神經仍然難以放松:“在來使館的路上,我隔著車窗觀看安曼的街景,突然看見停在路邊的一輛轎車冒出黑煙,我心里就咯噔一下,手不自覺地摸武器。大概過了半分鐘,我才意識到自己已經不在巴格達,那輛車大概是拋錨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