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繼敏
【摘??? 要】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必須結合每個學生實際發展的可能,按照全面發展的目標和教學大綱規定的標準,讓全體學生都能達到完成成績指標。本文就結合教學案例,對《財產留給誰》的教學方案進行評析。
【關鍵詞】導入? 活動? 總結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1.050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案例的分析與討論及活動的體驗與研究,幫助學生認識什么是繼承權,遺產繼承的條件、方式、方法和繼承人的資格。2.能力目標:在繼承權發生爭議時,我們應有的態度和方法;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樹立正確的遺產繼承觀,在遺產繼承中既要有法律意識,又要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二、教學重點
遺產繼承的條件、方式、途徑和繼承人。
三、教學難點
遺囑繼承的法定條件。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春夏秋冬,周而復始,生老病死是自然界的規律,當死著離開人世后或多或少都會留下一些財產,如何讓死去的人在其生前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處理自己的財產,讓后來的人能有序的繼承,我們就應掌握一些遺產繼承方面的知識,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這一內容,財產留給誰。
活動一:問題探討
結合教材76頁關于曉軍的材料
教師:看了曉軍家的情況,請你談談一家人誰說的有道理?真的所有的人都能繼承曉軍父親的財產嗎?
(二)財產留給誰
1.我們享有財產繼承權。
首先我們明確幾個概念:什么是遺產?繼承人?什么是被繼承人?
學生閱讀教材相關材料。
學生王夢:遺產就是被繼承人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
學生李斌:被繼承人是遺留財產的死者,依法繼承死者遺產的人是繼承人。
教師:明白了這幾個關于繼承問題的概念后,讓我們再來探討曉軍家的事。
曉軍父親尚未辭世,財產能繼承嗎?是否所有的財產都可以繼承?
學生韓磊:曉軍的父親尚未辭世,其財產不能繼承。
學生趙健:即使曉軍父親死亡,也不是所有的財產和家產都能繼承。
學生車曉:假如曉軍父親的財產中有來源不明的,曉軍的家人就不能繼承。
學生楊敏:父親死亡后,他的所有個人財產如稿酬存款、圖書字畫、寶石古玩等可以作為遺產繼承。
學生劉芳:還有家產五間私房、彩電、冰箱等屬于父親的那部分可以作為財產繼承。
教師:同學們分析的非常好。誰來歸納作為遺產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學生歸納得出: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合法的個人財產。遺產必須具備的三個條件:一、必須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財產;二、必須是公民個人所有的財產;三、必須是合法的財產。
活動二:不久曉軍的父親去世了,可曉軍的爺爺、奶奶、姑姑、媽媽卻為遺產爭的不可開交。回答下列問題。
(1)在本案中,你認為那些人有繼承權?
(2)他們是分別依據什么關系確立的?
(3)未成年人曉軍能繼承嗎?
學生小組討論發表意見,教師總結:
我國繼承法在第二章“法律繼承”中規定,被繼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為法定繼承人,享有繼承權。是根據血緣關系,婚姻關系和撫養關系確立的。未成年人曉軍的繼承權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為行使,或征得法定代理人同意后行使。
活動三:法定繼承人是否都能實現繼承權?如果曉軍與姑姑在同一順序繼承,合乎情理嗎?
學生討論,引導學生閱讀課本P77繼承順序。
板書 第一順序繼承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繼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2.繼承權的實現方式。
我國繼承權有哪兩種實現方式?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
(1)什么是法定繼承?
(2)什么是遺囑繼承?
(3)法定繼承的遺產分配原則。
(4)遺囑繼承的最大優點是什么?
引導學生閱讀課本78頁。
活動四:當一回法官
結合課本78頁,79頁材料,讓學生熟悉繼承權及遺產分配原則。
3.當繼承權發生爭議時。
(1)學生閱讀課本79頁材料,從金家兄弟姐妹解決財產繼承爭議事例中,你得到什么啟示?
(2)學生閱讀課本80頁材料,張倩應該怎么辦?學生討論。
課堂小結:這一節課我們學習了有關繼承的法律知識,知道了在繼承權發生糾紛時該怎么做。學法就是為了守法、護法。所以在現實生活中當我們的財產繼承權發生爭議時,我們應盡量本著互諒互讓的精神,積極協商解決。當自己的財產繼承權受到侵犯時,要學會依靠社會力量,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