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爾文先生:
你好。我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工作已經十五年。我自認是一個比較有理財意識的人,十年前就開始購買理財產品,并做了詳細的長線理財規劃。但十年過去,發現既定的目標幾乎都沒實現。最大的原因就是每年都會不知不覺多出很多不必要的花費。是我的理財規劃有問題嗎?
——公司職員 藍天
藍天:
你好。能夠提前十年開始規劃,說明你的理財意識真不錯。但問題是,你只關注了大方向的理財目標,卻忽視了眼前的短期執行力問題。以十年為例,如果不能把這條直線分割成一條一條的線段,隨時追蹤進度、反省和調整,隨時都可能出現偏差,謬以千里。
2015年馬上開始,在做新的年度計劃前,你應該先對2014年理財績效進行一番梳理。
從兩點檢視去年的財務狀況
1.是否有某一類別的常態支出超出預期?如伙食費、交通費、購物開銷、人情禮金等。原因是什么?是否有必要?
2.檢視年中大金額的支出項目是否合理,若不合理,當初為何會支出?將原因記錄下來。
理清原因和額外開支的必要性非常重要,因為再好的理財計劃也擋不住一顆容易沖動消費的心。
定期檢查你的保單,隨時做出調整
保險是現在很多家庭的固定大額開銷項目,但多數家庭只會在買保險時仔細研究,買完之后就將保單束之高閣,更不會根據自身情況和當下的家庭經濟狀況及時調整保險項目和保額。這就導致了兩種浪費:1.買了當下不需要的保險;2.不清楚自己的權益,保險到期后少領了保費。
我的一個客戶,年末在家中大掃除時“意外”發現了自己買的 20年定期壽險,結果保單在兩年前就失效了。她本是想把錢存在那里用于養老,保險公司每年直接從存折中扣費就行,穩妥又不費心,結果時間一久,她把這事忘了,以至于存折上的錢不夠支付保費,自動停保。雖然最后成功申請了保單復效,她卻不得不自己承擔失效期間的滯納金、利息等多余的損失。
對上一年的財務和消費狀況有了清楚的認識,制訂新年計劃才有依據,避免重蹈覆轍。
1.做好大額支出計劃,控制大部分資金的流轉,避免出現“需要時才發現錢不夠用”的情況。
這些消費支出,包括年度稅賦、年繳或季繳的保險費、小孩的教育學費、年度旅游經費等。先整理成清單,預先檢視新的一年哪些月份會有大筆資金流出,如果不能一次性拿出這筆資金,那就要做好每月存錢計劃。
2.建立家庭夢想“核心目標”,一起執行,互相監督,以抵御非理智消費沖動。
首先,將所有跟財務相關的家庭夢想記下來,選出最想要完成的那個為核心目標,然后與某種“理財行動”相結合,按階段追蹤進度。比如家庭夢想是在2015年末時購買一套家庭影院,那就每個月存2000元,或是投資2000元到基金或股票里,每個月都要檢查和確保這個存錢行為的落實。
設立核心目標的好處,是讓你全年都能持續聚焦在金錢管理上。就好像用力抓住一條繩子往上爬,只要持續去做,你的財務水平就會愈來愈高,甚至連其他的理財習慣也會一起改善。
最后,祝你能制訂出一個更實用的周年理財計劃。
——艾爾文
艾爾文:臺灣理財專家,長期研究記賬、高效率存錢法及穩健投資策略,追求能夠安心睡覺的自動化投資理財方式。擔任臺灣多家電視與廣播節目嘉賓。2012年創立“富朋友理財筆記”網站,著有《下班后賺更多》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