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媌

2013年,“土豪”一詞老瓶裝新酒再度出山,引起“哇”聲一片。顧名思義,這個群體又土又豪,品位據說低俗,言談一般粗鄙,出手卻是闊綽嚇人,動不動便搬出一袋袋鈔票甚至金條消費購物,買山買海買車買房,能買到手的東西,不管多貴,絕不手軟,充分展現“大國崛起”的凌厲霸氣,所到之處,惹人側目,成為話題。
后來,“土豪”二字據傳將被收入牛津字典,搖身一變,由本土變為國際,跟國際接了軌。但這或會讓許多人感到不太舒服,只因在“土豪”后面常牽引著另外兩個字:劣紳。沒寫出來的恐怕比寫了出來的更具感染力,所以同時被收入字典里的其實不止一個,潛臺詞,不寫大家都明白。
一年之后,當土豪們經歷過了致富初期的躁動不安,以及來自各路屌絲的口誅筆伐之后,一些顯著的變化開始出現在這個財富團體內部:吃穿用度從“生怕別人不知道這是名牌”的擔憂,變成了無logo的低調;從購買華而不實的禮品,到輕奢侈成了流行;比起一擲千金買買買,他們有時或許更熱衷慈善。
當土豪的形象開始轉變,仇富的陣營也悄然松動,“土豪”是友非敵了:王思聰成了“國民老公”、馬云成了“國民干爹”,一大群因互聯網而崛起的新土豪們,成了屌絲們的膜拜對象和奮斗目標。
好吧,土豪在走好了“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第一步之后,邁出了“讓一部分人先貴起來”的第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