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海,蔡忠芳,馬海鋒
(東陽市人民醫院 腫瘤科,浙江 東陽 322100)
?
華蟾素對晚期肺癌患者血清P53、PTEN及HIF-1α影響研究
張大海,蔡忠芳,馬海鋒
(東陽市人民醫院 腫瘤科,浙江 東陽 322100)
目的 探討華蟾素對晚期肺癌患者血清P53抗體(serum P53 antibody,P53)、第十號染色體同源丟失性磷酸酶-張力蛋白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from chromosome ten,PTEN)蛋白及缺氧誘導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α)的影響及其意義。方法 選取2012年6月~2014年12月于腫瘤科已確診為晚期肺癌的患者100例,根據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50例,行臨床常規療法治療;實驗組50例,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華蟾素0.3 g,3次/天,口服,治療結束后比較2組患者的血清P53、PTEN、HIF-1α表達水平、腫瘤標志物水平以及生存率和死亡率。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血清P53、HIF-1α表達水平較低(P<0.05),PTEN表達水平較高(P<0.05);實驗組腫瘤標志物:癌胚抗原(carcionembryonic antigen,CEA)、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細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19-fragment,CYFRA21-1)、糖類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水平較低(P<0.05)。實驗組生存率較高,死亡率較低(均P<0.05)。結論 華蟾素對晚期肺癌患者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能調節患者血清P53、PTEN及HIF-1α水平,降低腫瘤標志物指標水平,提高生存率,對臨床治療晚期肺癌具有重要意義。
晚期肺癌;華蟾素;P53;PTEN;HIF-1α
肺癌是高發病率、高死亡率的惡性腫瘤之一,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安全,其發病率和死亡率仍呈逐年升高的趨勢,引起人們高度關注。研究發現[1],所有惡性腫瘤中肺癌發病率占居首位,男性發病率和死亡率明顯高于女性,與男性為主要吸煙人群有密切關系,調查指出長期大量吸煙會導致肺癌發生率為不吸煙者的10~20倍,且年齡越小的吸煙者,其患肺癌的幾率越高。華蟾素是提取自蟾蜍科動物中華大蟾蜍干燥皮的提取物制劑,具有調節免疫、抑制腫瘤細胞DNA合成以及促進腫瘤細胞凋亡的藥理作用[2-3],臨床已有將之應用于治療惡性腫瘤、乙型肝炎等[4]。但將華蟾素應用于晚期肺癌的治療以及對其血清P53抗體(serum P53 antibody,P53)、第十號染色體同源丟失性磷酸酶-張力蛋白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from chromosome ten,PTEN)蛋白及缺氧誘導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α)的影響卻鮮見報道。因此,本研究通過對晚期肺癌患者應用華蟾素治療后,檢測其血清P53、PTEN和HIF-1α表達水平的變化,為晚期肺癌患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病例來源選擇2012年6月~2014年12月于東陽市人民醫院腫瘤科以肺癌晚期為診斷而收入院的患者100例,年齡在20~75歲,采用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實驗組50例,男性3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齡(47.3±8.6)歲;對照組50例,男性2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齡(46.1±8.9)歲。病理分型:實驗組小細胞肺癌患者11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39例,其中腺癌23例、鱗癌16例;對照組小細胞肺癌患者13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37例,其中腺癌22例、鱗癌15例。臨床分期:實驗組ⅢA期16例,ⅢB期24例,Ⅳ期10例;對照組ⅢA期14例,ⅢB期25例,Ⅳ期11例(按TNM分期標準)。所有晚期肺癌患者其臨床及影像學診斷均符合診斷標準,且均已喪失手術治療機會。2組研究對象性別、年齡、病理分型、臨床分期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診斷及排除標準:參照《中西醫結合外科學》[5]教材中關于晚期肺癌的診斷標準而擬定以下納入標準:①初次入院并診斷為肺癌者;②年齡在20~75歲之間者;③均為肺癌晚期失去手術機會并自愿同意接受本實驗者;④實驗前2周內未用過任何相關藥物治療者;⑤患者或其家屬同意并自愿參與本實驗。排除標準:①不愿參與本研究或不符合納入標準者;②同時患有其他系統腫瘤者;③患有艾滋病、乙肝等具有較重傳染性疾病患者;④合并有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疾病患者;⑤對華蟾素過敏者;⑥患有精神類疾病不能配合研究者。
1.2 方法 所有晚期肺癌患者嚴格按照2010年《中國肺癌臨床指南》[6]中關于晚期肝癌的治療標準予以治療。
對照組行NP方案化療,順鉑注射液(錦州九泰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33936)70 mg/m2,分3d使用;長春瑞濱注射液(江蘇豪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31377)25 mg/(m2· d),與第1、8天使用。在治療過程中,如并發其他臨床癥狀,均予相應的對癥處理。以4周為1個周期進行治療,共化療2個周期。
實驗組在與對照組相同的臨床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華蟾素片(安徽金蟾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34020272),一次1.2g(3片),3次/天。共治療2個周期。
1.3 觀察指標及檢測方法 對比觀察對照組和實驗組服用華蟾素片8周前后血清P53、PTEN蛋白和HIF-1α表達水平變化。
血清采集:所有患者治療前后均采集空腹肘靜脈血5 mL,3.8 %枸櫞酸鈉抗凝,于室溫下用水平離心機以3000 r/min離心20 min,待離心結束后將上層血清裝入EP管中,放入-80 ℃冰箱中保存備用。
血清指標檢測:本研究采用雙抗體夾心酶聯免疫吸附(ELISA)法檢測P53蛋白、PTEN蛋白和HIF-1α表達水平(試劑盒均由鄭州安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其操作方法按照說明書嚴格操作)。
腫瘤標志物指標檢測:本研究采用ELISA法檢測所有研究對象血清中CEA、NSE、CYFRA21-1、CA125等肺癌腫瘤標志物指標的濃度水平(試劑盒由鄭州安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其操作方法按照說明書嚴格操作)。以上所有操作均由本院檢驗科專業人員負責操作。
生存時間統計:治療結束后隨訪1年,記錄2組患者生存時間。

2.1 化療前后實驗組及對照組凝血系統指標水平比較 治療前2組患者血清P53、PTEN和HIF-1α表達水平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經8周治療后,2組患者血清P53、HIF-1α表達水平均降低,但實驗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2組患者血清PTEN表達水平均有升高,但實驗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 1。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P53,PTEN和HIF-1α 表達水平比較, μmol/L)Tab.1 Comparison of P53,PTEN and HIF-1α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μmol/L)
*P<0.05,與同組治療前比較,compared with the same group before treatment;#P<0.05,與對照組比較,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2.2 2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肺癌腫瘤標志物表達比較 2組患者治療前血清CEA、NSE、CYFRA21-1、CA125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經8周治療后,.2組患者血清CEA、NSE、CYFRA21-1、CA125水平較治療前均有所降低,但實驗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肺癌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s, μg/L)Tab.2 Comparison of serum tumor markers of lung cancer between two ±s, μg/L)
*P<0.05,與同組治療前比較,compared with the same group before treatment;#P<0.05,與對照組比較,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2.3 2組患者1年內生存率和死亡率比較 經隨訪1年,實驗組患者生存率(82.00%)高于對照組(64.00%),死亡率(18.00%)低于對照組(36.00%)(χ2=4.11,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生存率、死亡率比較[n(%)]Tab.3 Comparison of survival rate and mortality[n(%)]
#P<0.05,與對照組比較,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臨床對于早、中期發現的肺癌患者可以通過外科手術切除予以治療,但大多數肺癌患者在發現時就已處于晚期,喪失手術機會。對于晚期肺癌患者,90%以上需要接受化療治療,并能有效延長患者生存時間和改善生活質量。但化療除能殺死腫瘤細胞外,對人體白細胞和血小板等正常細胞也有損害,并會導致患者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以及靜脈血栓形成等副作用的發生。華蟾素是我國自行研制的二類新藥,具有調節免疫功能、抑制腫瘤細胞DNA合成、誘導腫瘤細胞凋亡、抑制腫瘤血管生成和逆轉多藥耐藥的作用[7]。現代臨床已經將華蟾素應用于治療肺癌、肝癌、食道癌等惡性腫瘤的治療,并取得了較為滿意的臨床療效[8]。但是,華蟾素對晚期肺癌患者血清P53、PTEN和HIF-1α表達水平影響的研究卻鮮見報道。
本研究發現,華蟾素能有效降低晚期肺癌患者血清P53和HIF-1α表達水平,升高血清PTEN表達水平。研究發現[9],P53基因是最常見的抑癌基因之一,分為野生型和突變型2種,野生型P53蛋白能通過其阻滯癌細胞周期和誘發癌細胞凋亡達到抑制癌細胞的作用;突變型P53蛋白并無阻滯癌細胞周期和誘發癌細胞凋亡的作用,反而具有促進癌細胞轉化和過度增殖的作用,從而導致腫瘤患者病情加重。有學者研究發現[10],野生型P53蛋白因其較短的半衰期則很難在血清中檢測到,而突變型P53基因則較易于檢測,因此本研究患者血清中大量表達的P53基因主要為突變型。研究證實[11],缺氧是惡性腫瘤普遍存在的現象,也是腫瘤發展過程中的主要環境,HIF-1α是一種在細胞低氧環境下所產生的轉錄因子,在常氧環境下細胞核內并不能穩定存在,與腫瘤的惡性侵襲、轉移和腫瘤患者對化療抵抗性具有重要意義。PTEN是最早發現具有磷酸酶活性的腫瘤抑制基因,具有夠維持機內環境穩態和正常物質代謝的作用。研究發現[12],PTEN的低水平表達與惡性腫瘤的進展及預后不良有密切聯系,它能夠直接使磷脂酰肌醇3激酶(PIP3)D3位去磷酸化,是PTEN促進腫瘤細胞凋亡以及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的重要機制之一。表1表明,經2個周期治療后,實驗組患者P53、HIF-1α表達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其原因可能是實驗組患者應用華蟾素后其體內腫瘤細胞的增殖分化以及腫瘤血管得到抑制,并誘導其腫瘤細胞的凋亡,從而病情得到緩解,其血清P53、HIF-1α表達水平亦隨之下降,而PTEN水平得到提高可能與華蟾素提高免疫功能有關,且PTEN能抑制HIF-1α表達,PTEN水平的升高可能也是HIF-1α表達水平降低的原因之一。
本研究發現,華蟾素對晚期肺癌患者血清肺癌腫瘤標記物具有明顯降低作用,可見應用華蟾素對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療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研究發現[13],CEA是一種細胞表面酸性糖蛋白,對肺癌的輔助診斷具有一定意義;NSE起源于神經內分泌細胞的腫瘤組織異常表達,是具有神經分泌性質的小細胞肺癌最敏感最特異的腫瘤標記物;CYFRA21-1是近年來才被推廣的新型肺癌標記物,存在于單層和復層上皮腫瘤細胞的胞漿內,當細胞死亡時溶解的片段釋放到血清中,使血清中CYFRA21-1含量升高。研究發現[14],CA125僅在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顯著升高,因此可作為非小細胞肺癌的獨立預后指標,對預測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表2表明,經華蟾素治療后,實驗組患者腫瘤標志物水平明顯較對照組低(P<0.05),其原因可能與華蟾素的抗癌作用相關,且從以上的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生存率高于對照組(P<0.05),也是實驗組患者腫瘤標志物水平降低、癥狀得到控制的側面反映。
本研究通過對100例晚期肺癌患者的血清P53、PTEN和HIF-1α表達水平、腫瘤標志物指標以及生存率和死亡率比較分析,證實了華蟾素能夠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生存率、降低死亡率。因此,對于晚期肺癌患者及時正確的應用華蟾素予以治療具有重要意義。在未來的研究中,將對華蟾素對晚期肺癌患者的血清P53、PTEN和HIF-1α表達水平以及腫瘤標志物作用實質進行更深入的研究,為本實驗所得出的結果做出進一步的論證和分析。
[1] 錢桂生, 余時滄.肺癌流行病學最新資料與啟示[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2,35(2): 86-89.
[2] 吳旭, 高波, 楊健, 等.華蟾素注射液多肽成分體外抗腫瘤活性研究[J].藥學學報,2012,47(6): 822-826.
[3] 姜玉鳳.華蟾素注射液的藥理作用及臨床不良反應[J].中醫學報, 2011, 26(9): 1082-1083.
[4] 羅川, 趙海譽, 邊寶林, 等.華蟾素注射液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系統評價[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4, 20(17): 212-218.
[5] 陳志強, 蔡炳勤, 招偉賢.中西醫結合外科學[M].科學出版社, 2008.
[6] 吳一龍, 蔣國梁, 陸舜.中國肺癌臨床指南[J].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7:147-149.
[7] 王婷婷, 徐國興.華蟾素的藥理作用研究及臨床應用進展[J].國際眼科雜志,2009,9(7): 1330-1333.
[8] 左小東, 崔永安, 秦叔逵.華蟾素抗腫瘤作用的臨床研究進展[J].臨床腫瘤學雜志, 2003,8(3): 232-235.
[9] 賈春平.抑癌基因 p53 與腫瘤研究的最新進展[J].生命科學,2008,20(3):450-453.
[10] 陳余清, 蔡映云, 劉黎明, 等.肺癌患者肺組織和痰標本 p53 基因突變檢測及其臨床意義[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2,25(11): 667-669.
[11] 張秀琴, 呂喜英, 陳偉紅.HIF-1α 與惡性腫瘤關系研究進展[J].臨床肺科雜志, 2010, 15(2):219-220.
[12] 董曉群, 周鋼橋.PTEN 基因與惡性腫瘤[J].國際腫瘤學雜志,2008,34(1):287-287.
[13] 張翊, 吳堅敏, 盧建平.血清 CEA, CA125, NSE 和 CYFRA21-1 聯檢在肺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放射免疫學雜志,2012, 24(6): 652-653.
[14] 魏晟瀟, 廖長征, 賴秀花.血清糖類抗原 125 和癌胚抗原在非小細胞肺癌中的診斷價值[J].醫學綜述, 2015, 21(6): 52.
(編校:王冬梅)
Effect of cinobufacin on P53,PTEN and HIF-1α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lung cancer
ZHANG Da-hai, CAI Zhong-fang, MA Hai-feng
(Department of Oncology, Dongyang People’s Hospital, Dongyang 322100,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inobufacin on P53,PTEN and HIF-1α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lung cancer.Methods100 cases with advanced lung cancer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control group(n=50)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treatment, experiment group(n=50) on the base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0.3 g cinobufacin,3 times per day oral.P53, PTEN, HIF-1α,tumor marker,survival rate and mortality were compared after the treatment.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serum levels of P53, HIF-1α expression level was lower(P<0.05),PTEN expression level was higher (P<0.05),CEA,NSE,CYFRA21-1,CA125 were lower(P<0.05);the survival rate was higher, the mortality was lower(P<0.05).ConclusionCinobufacin can regulate the advanced lung cancer patients serum P53, PTEN and HIF-1α levels and reduce the tumor markers levels,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of advanced lung cancer.
advanced lung cancer; cinobufacin; P53; PTEN; HIF-1α
張大海,男,本科,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腫瘤放療,E-mail:dyzdh67@126.com。
R734.2
A
1005-1678(2015)06-006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