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昌,穆臣會,郭氧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骨科,福建 廈門 361003)
?
利伐沙班預防髖關節置換術后深靜脈血栓的效果觀察
李建昌,穆臣會,郭氧Δ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骨科,福建 廈門 361003)
目的 觀察研究利伐沙班在髖關節置換術后深靜脈血栓預防中的效果。方法 選取福建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科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確診為股骨頭壞死并行髖關節置換術的患者共80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給予低分子肝素治療,觀察組給予利伐沙班治療,隨訪并記錄2組患者各項指標變化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1周后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值分別為(35.79±2.16)s、(15.84±2.11)s,均優于對照組(45.64±2.12)s、(18.72±2.02)s(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1周凝血酶時間(thrombin time,TT)、D-二聚體分別為(13.48±2.10)s、(2.34±0.33)g/L優于對照組(16.38±1.79)s、(1.42±0.21)g/L(P<0.05)。 結論 利伐沙班在髖關節置換術后深靜脈血栓預防中的治療效果確切,無明顯不良反應,值得臨床進一步研究和應用。
利伐沙班;髖關節置換術;深靜脈血栓
骨科手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是常見的并發癥,造成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原因有很多,目前公認的因素主要有血液高凝狀態、血管壁損傷、血流緩慢等[1]。由于可繼發致命的肺栓塞、腦栓塞及遠期的深靜脈功能不全生活質量,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有效預防和處理下肢深靜脈血栓對骨科大手術患者有著重要的意義[2]。目前針對該疾病以預防為主,常用藥物有低分子肝素等,雖然此類藥物抗凝血效果良好,但其本身存在誘發凝血機制紊亂的可能[3]。利伐沙班為一線抗下肢深靜脈栓塞藥物,文獻報道[4]該藥物能夠有效對下肢深靜脈栓塞進行預防。本研究對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確診為股骨頭壞死并行髖關節置換術的患者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以明確各種藥物的安全性,為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安全防治提供依據。
1.1 一般資料 選取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療的確診為股骨頭壞死并行髖關節置換術的患者共80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齡 56~78歲,平均年齡(66.5±5.5) 歲。對照組: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齡 55~77歲,平均年齡(67.1±5.1)歲,所有病例均為股骨頭壞死。2組患者性別、年齡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診斷標準:參考2011版《實用骨折治療指南》[5]有關股骨頭壞死診斷特點診斷為股骨頭壞死。納入標準:①西醫診斷為股骨頭壞死;②年齡大于18周歲;③簽署治療知情同意書且配合治療。排除標準:④不符合診斷者;⑤依從性差者。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低分子肝素納治療(山東健康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1374,1 mL:抗5000fxaiu)靜脈滴注,每次1 mL, 1次/天,療程1周。對照組給予利伐沙班治療(Bayer Schering Pharma AG,H20140132,10 mg*5 s)10 mg/次,1次/天,療程1周。
1.2.2 指標檢測:TT、PT及APTT檢測采用Sysmex CA-7000全自動血凝分析儀。D-二聚體檢測采用北京三品科創產SPX-40 自動纖維測定儀進行檢測。

2.1 2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1周后PT、APTT值比較 治療前2組患者PT、APT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患者PT、APTT水平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P<0.05,與同組治療前比較,compared with the same group pre-treatment;*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post-treatment
2.2 2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后1周TT、D-二聚體值比較 治療前2組患者TT、FIB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患者TT、FIB水平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后TT、D-二聚體值比較Tab.2 Comparison of value of TT and D-dimer between two groups pre-and post-treatment
#P<0.05,與同組治療前比較,compared with the same group pre-treatment;*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post-treatment
深靜脈血栓是因血流緩慢、血管壁的損傷、血液高凝狀態等,使血液在深靜脈系統不正常地凝結,堵塞管腔,導致靜脈回流障礙的一種疾病,是髖關節置換術后最常見的并發癥,也是患者術后疼痛和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嚴重影響患者休息,延長傷口愈合時間[6]。近年來,臨床上一般使用藥物預防、或其他機械輔助等綜合性措施來降低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而低分子肝素在臨床上應用比較多,它可以起到消除紅細胞凝聚,預防血栓滋長的作用,低分子肝素使用方便,并且無須監測出血狀況[7]。低分子肝素是常用抗凝藥物,該藥物對血液抗凝血因子具有較高的選擇性,但僅微弱影響凝血酶及其他凝血因子[8]。研究報道[9-10],低分子肝素能確切降低下肢關節置換后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至少且不明顯增加出血風險。利伐沙班是一種新合成的直接Xa因子抑制劑,作用于處在內源性和外源性共同通路的核心位置,較之同時抑制凝血因子Xa和凝血酶(IIa的低分子肝素鈣,具有作用靶點更專一,不影響凝血酶(IIa),出血等不良風險更低,藥動學性能優良[11]。利伐沙班還可以抑制凝血酶原復合物活化,該機制的實現與血液Xa因子被利伐沙班競爭抑制有關[12]。
本研究結果發現用藥1周后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TT、PT、APTT均得到部分改善,但觀察組改善程度優于對照組,這說明利伐沙班較與低分子肝素降改善TT、PT、APTT的效果更強烈。這可能與利伐沙班抗凝血機制受機體狀況干擾較小等因素有關。D-二聚體是纖維蛋白單體經活化因子XIII交聯后,再經纖溶酶水解所產生的一種特異性降解產物,是一個特異性的纖溶過程標記物。該物質在血漿中的含量可一定成上反應集體的凝血狀態,該物質含量越低,機體抗凝血能力越強。本研究結果發現2組患者術后血漿D-二聚體含量均明顯降低,但觀察組降低程度明顯大于對照組,這說明髖關節置換術后應用利伐沙班后抗凝血功能顯著加強,且效果優于術后應用低分子肝素。在實際觀察中發現觀察組30例患者僅2例患者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狀況,明顯低于對照組,這說明觀察組整體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效果優于對照組。在實際用藥過程中,2組患者并未見明顯并發癥發生,這說明利伐沙班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具有較高安全性。
綜上所述,利伐沙班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效果確切,整體治療效果優于低分子肝素,治療過程無明顯副作用,值得臨床進一步研究和推廣。
[1] 王積明. 骨科手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防治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2,7(13):57-58.
[2] 崔艷玲.84例下肢骨折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預防護理[J].內蒙古中醫藥,2013,32(19):180-181.
[3] 王波. 低分子肝素對髖關節置換術血液流變學的影響[D].瀘州:瀘州醫學院,2012.
[4] 林娜. 全髖關節置換術后利伐沙班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研究[D].武漢:湖北中醫藥大學,2013.
[5] 麥克雷. 《實用骨折治療指南》[M].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2011.
[6] 郭寶珍,張銀鳳.髖關節置換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 [J].當代護士,2013(3):47-48.
[7] 劉建喜.研究低分子肝素預防關節置換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J].醫學信息,2011,24(4):1320-1321.
[8] 劉振宇. 低分子肝素在骨科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5(23):116-117.
[9] 沈洲,徐福祥,樊盛軍,等. 低分子肝素對于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07,9(2):74-76.
[10] 李丹智,張愛芳,張文杰,等. 應用低分子量肝素減少全髖關節置換術后的深靜脈血栓發生[J].中國臨床康復,2002,6(10):1438-1438.
[11] 王力,邱南海.利伐沙班在全髖關節置換術前后深靜脈血栓預防中的應用[J].贛南醫學院學報,2013,33(4):528-530.
[12] 常春峰. 利伐沙班用于人工全膝?髖關節置換術后抗凝及出血風險的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3.
(編校:王冬梅)
Effect of rivaroxaban on prevention from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fter hip replacement surgery
LI Jian-chang, MU Chen-hui, GUO YangΔ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3,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ivaroxaban on prevention from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fter hip replacement surgery.Methods80 patients with lower limb parallel arthroplast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5. 40 cases in each group.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aspirin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rivaroxaban treatment, indicators changes were followed up and recorded.ResultsPT, APTT values of observation group one week after treatment were (35.79±2.16),(15.84 ± 2.11) s, which were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45.64±2.12),(18.72±2.02) s (P<0.05).TT, D-dimer of observation group(13.48 ± 2.10)s,(2.34 ± 0.33)g/L after a week were better,than control group (16.38 ± 1.79)s, (1.42±0.21)g/L (P<0.05) respectively.ConclusionEffect of rivaroxaban in prevent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fter hip replacement surgery is exact without obvious adverses reaction, it is worthy of furthe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rivaroxaban; hip replacement surgery; deep vein thrombosis
李建昌,男,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創傷/足踝,E-mail:lijianchan745120@sina.com;郭氧,通信作者,男,碩士,主任醫師,研究方向:關節外科,E-mail:ljc745120@sina.com。
R472.9
A
1005-1678(2015)12-01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