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志仁
摘 要:書法是中華民族的藝術奇葩,承載著豐富文化氣息,作為教育者的我們,更應該讓其更好地傳承下去。特別在我們廣大農村中小學,書法教育仿佛已經被淡忘了,書法教育的發展,受到了諸多因素的制約。為了不使書法教育在我們這代“斷檔”,必須“立足課堂”,多管齊下,給我們的孩子提供適合現階段發展的教育平臺,讓我的孩子沐浴在書法的藝術里,讓書法藝術之花香飄滿園。
關鍵詞:書法教育 ? 服務 ? 以書育人 ? 立足課堂
人們常說:“字如其人,立品為先”,“無聲之音,無形之相”,無不透露出對書法的敬重和喜愛,書法藝術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凝聚著我們的文明、文化情感,蘊含著豐富的育人情愫,是現代中國公民應具備的基本素養。因此,對中小學生開展書法教育,提高學生的品行修養,發展學生的書寫、想象、審美判斷、綜合分析等能力,增強學生對書法與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現代書法大家歐陽中石先生曾說過:“我們的漢字最能體現中華文化的本質,千萬不能讓漢字文化在咱們這代人手里斷了檔。”在2011年8月,教育部正式下發《教育部關于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的意見》教基二〔2011〕4號文件,明確指出,在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程中,要按照課程標準要求開展書法教育,其中三至六年級的語文課程中,每周安排一課時的書法課。在義務教育階段美術、藝術等課程中,要結合學科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書法教育。2012年4月,教育部又印發了《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征求意見稿)》,進一步對學段目標、課程內容、教學實施和評價等作出了具體規定。
這些相關的規定出臺,對于我們農村的中小學學校開展書法教育,該是何去何從呢?我們農村中小學學校該如何去走出一條適合自己學校教學的書法教育?我想主要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和探索:
一、農村中小學書法教育的現狀分析
在我們農村中小學,書法現在可以說是一門被遺忘的傳統學科,教育就更無從談起。書法教育已經給擱置在一旁了,特別是農村中小學,大多數學校不再開設書法課,有諸多的因素影響著農村中小學書法課程的開設:
1.師資隊伍。在我們農村學校,書法老師可謂麟角鳳毛,正真會教書法課的很少。大多數老師叫他提筆寫幾個字,還是可以的,但他們大多不知道怎樣去教學生。而現行畢業不久的年輕教師,字寫的更是一塌糊涂。
2.觀念限制。現今社會環境變化巨大,學生的學習氛圍可以說大大的延伸,涉及到各個學習的領域,學生負擔很重。于是我們的孩子,我們的老師,都用鼠標代替用筆。他們都認為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再也不用筆去書寫,用打字代替寫字就可以了。于是書法教育的課缺失了,我們的學生的漢字書寫能力和水平下降,漢字書寫出現了危機。
3.場地設置。在我們農村,校舍的使用上還是比較緊缺的,像毛筆書法教學,必須要用一個專門的教室,專門的一個布置。學校往往是騰不出來一個書法室,都給感覺重要的設備設置。很少有設有專門的書法室,有些學校怕孩子給整個教室弄臟了,干脆就不設了。
4.經費來源。其實開設書法課,還有一個很主要的問題,就是“文房四寶”——筆、墨、紙、硯的來源,還有些輔助工具,如氈墊、筆簾、水盂、鎮紙等,都需要大筆的資金。像筆、硯還好,可以用一段時間,但墨和紙就每節課都消耗,會增大學校、學生的負擔。
5.資料尋取。我們農村學校,輔助于書法教學的資料很缺乏,雖然有現行配套的字帖,但如果想深入了解書法知識,去找本書法字帖也不容易,更何況是別的輔助資料,資料的缺乏,大大的制約了書法的教學和學習。
由于這些因素的不足,農村中小學書法教育真可謂困難重重。那難道我們就沒辦法開展書法教育了嗎?俗話說:“只要精神不滑坡,方法總比困難多”,首先我們學校要采取多種措施,多管齊下,給書法教育創造條件。所以我們農村學校要關注:
二、農村中小學書法教育的服務策略
1.會引導書法意義。據《湖北日報》報道,黃石市某裝飾公司日前招聘設計師。負責招聘的張經理說,現在許多大學生個人簡歷制作非常精美,但都是打印的。他們讓小王現場寫簡歷,一是想看看他字寫得怎樣,再就是看看他寫的是否與遞交的簡歷相符。小王的手寫簡歷把“五官端正,身體健壯”寫成“五管端正,身體健狀”;將善于和客戶“溝通”寫成“勾通”;將性格“開朗”寫成“開郎”。他共寫錯字12個,還不含“的、地、得”之錯。張經理說,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小王寫了一半后,提出要在電腦上寫,因為平時寫東西都是用電腦,長時間不寫字,現在不習慣用筆寫字。
這樣告訴我們,在電子產品風靡的時代,提筆忘字,書寫錯誤,已不是司空見慣的事了。作為教育工作者,會漢字書寫,把字寫正確,也成了教育者一項重要的教育任務。書法教學不是立足于培養書法家,它的根本點是培養學生書寫的規范性。書法藝術是個慢熟的過程,但遇上了個快吃的時代。我們應該讓孩子真正知道寫好字的重要性。
2.會推薦優秀碑帖。在我們泱泱的書法長河中,有許多優秀、經典的書法碑帖。作為教師要有所了解,并會推薦給我們的孩子,我們主要推薦中國古代的四大楷書大家的碑貼:唐朝歐陽詢(歐體):其楷書法度嚴謹,筆力險峻,世稱“唐人楷書第一”,代表作《九成宮醴泉銘》;唐朝顏真卿(顏體):其楷書端莊雄偉,氣勢開張,世稱“顏體”,代表作《勤禮碑》和《多寶塔碑》。唐朝柳公權(柳體):其楷書清健遒勁,結體嚴謹,筆法精妙,筆力挺拔,世稱“柳體”,代表作《玄秘塔碑》和《神策軍碑》;元朝趙孟頫(趙體):其楷書圓潤清秀,端正嚴謹,又不失行書之飄逸娟秀,世稱“趙體”,代表作《玄妙觀重修三門記》。學生能根據自己的喜愛,通過多種渠道,獲取適合自己的字帖,比如通過學生去購帯、網上訂購郵寄等。
3.會開展書法活動。書法教育,開展豐富的書法系列活動很主要,戲劇大師梅蘭芳先生曾說過:“不看別人的戲,就演不好自己的戲”,書法更注重這一特點,有交流才有所提高。像我們學校,孩子開展書法節活動,利用溫州市書法家協會的老師來學校送教活動,組織孩子書寫春聯送上農戶家,去藝術節比賽等等活動。endprint
4.會籌措書法經費。書法教學,需要一定的經費陪襯,紙墨的消耗、活動經費等等,需要一定的費用,本就學校經費緊張的農村學校,再支出這么一筆經費,是件不容易的事。學校應該多利用社會力量、教育部門來解決經費問題。例如我們的學校,就溫州書法家協會給予的幫助。
其實我們還要尋求更多的“會”,多種渠道、千方百計地利用各類資源,創造一個我們農村學校自己的書法教育模式,我們主要通過課堂的展示來傳授書法知識,立足課堂,開展書法多維技能的教育。
三、立足課堂,以書育人,培養學生書法的多維技能
“課堂大天地”,書法課堂亦是如此。書法教育是從認知漢字和書寫漢字開始的,書法教育家王元軍指出:“通過硬筆書寫,讓學生掌握漢字的基本用筆、基本構型特點,將漢字書寫整潔、規范、易識,進而達到美觀、順暢”。而如下三個層面的課堂落實,是書法教育不可缺失的:
1.觀察,注重學生分析記憶
唐代書法大家孫過庭在《書譜》中說:“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精細的觀察在書法教學中非常重要,我們在書法教學中,給予孩子的學習載體是漢字,通過讓孩子去觀察,對漢字進行分析,記憶形成在頭腦的概念建立。例如以顏體《勤禮碑》中的字為教學素材,在教學“千”和“里”的時候,要學生去觀察其書寫要領:作為獨體字的“千”和“里”,要知道有主筆,分別是懸針豎和橫折變化,要寫得明顯,要隨字立形、重心平穩。如“千”字:第一筆是短撇,橫是長橫,稍微胖些,豎是懸針豎,跟“下”字的豎進行比較,下面是尖尖的,也是寫在中心線上,比較橫要寫得胖些。這些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提高學生的分析、記憶能力。
2.寧靜,靜下心來書寫漢字
郭沫若先生曾對中小學寫字有這樣的一段說法:“培養中小學生寫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為書家,總要把字寫得合乎規格,比較端正、干凈、容易認。這樣養成習慣有好處,能夠使人細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體貼人?!?/p>
書法教學就是要讓學生了解漢字的基本結構規律,從筆畫的長短到結構部件的大小,從結體的疏密松緊到形態的斜,從體勢的收放緊湊到筆畫的呼應,都蘊含著豐富的藝術底蘊。書法教育,對學生最主要的訓練是:臨碑貼。分對臨、背臨、意臨這么三個階段,“對臨”是指對照字帖,要求孩子邊寫邊觀察?!氨撑R”是指孩子脫離字帖,依靠記憶寫字?!耙馀R”是指孩子根據字帖的特點,自己創作新的作品。讓學生把心靜下來,認認真真的去寫好字。
3.欣賞,陶冶學生審美情操
魯迅先生在《漢文學史綱要》中說過:“我國文學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他認為:我國的書法藝術是民族的瑰寶,它不是詩卻有詩的韻味,不是畫卻有畫的美感,不是舞卻有舞的節奏,不是歌卻有歌的旋律。
我們漢字具有形態、結構、變化之美,經過布白、章法,然后通過訓練,實現漢字書寫的美觀化、藝術化。使漢字很好地展示其體勢、儀態和飛動的豐姿。所以,許多歷史遺留下來的許多書法瑰寶,都展示了書法書寫之美。如“天下十大行書”之首的《蘭亭序》:“飄若浮云,矯如驚龍”,王羲之精致的書法、美侖美奐,是極富有美的觀賞的。通過書寫體驗和對古今書法名作的欣賞,能從筆畫、結構、章法以及神采、意境等方面初步感受書法之美,培養審美能力、提高文化品位。
四、利用現代化網絡數字平臺,豐富書法育人素材
教育部印發的《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征求意見稿)》指出: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和現代信息技術進行生動活潑的書法教學。通過互聯網獲取豐富的書法教育資源,加強交流,構建開放的網絡書法教學平臺?,F在的許多學校都已經有校園網,好幾兆的光纖牽入。通過構建網絡平臺,利用網絡技術,便可以在異地實現書法資源共享。
書法有豐富的與育人有關的材料:視頻練字、古代書法家的故事、書法與做人的關系等等,我們都可以通過網絡來學習,達到育人的效果。例如:《歐陽詢觀碑不忍離去》,歐陽詢出行時偶然看到索靖所寫的碑刻,看了一會,離去幾里路后又轉回來再看,等到疲倦了,便安置宿處,并在碑的旁邊過夜,三天后才離去,他的精誠到了如此地步。像這樣的小故事,都可以激勵每一個人的。
結束語:我們知道我們的書法教育是缺師資、缺經費的,但我們還要一樣去努力尋求,去探索,我們一樣的可以把農村中小學的書法教育做好,讓我們的書法藝術源遠流長!
參考文獻:
[1]浙江省中小學書法教程[M].浙江:2009.5
[2]《人民教育》[J].北京.2012.10
[3]《溫州教育》[J].溫州.2011.10
[4]http://news.0577hr.com/new_3510.html
(浙江省永嘉縣巽宅鎮中心小學 浙江溫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