軼政
李娜的自傳影片或將在明年上映。大膽猜測一下,這部影片會告訴我們什么?不同的期待者可能會有不同的答案,但有一點或許是有所共識的,這部影片不只是標榜一段傳奇。
成功對于競技體育選手意味著什么?或許比一座座獎杯更具有價值內涵的是如何用一生最美好的時光來書寫劇本。他們有一個獨特的稱號──職業競技者,人生價值在短暫的時光中體現得更為集中,更顯淋漓盡致,他們生命的命題就是如何超越。在中國,李娜更具有感染力,迎合了很多人心中既夢幻又實實在在的人生理想,那就是將拓荒者和堅守者的角色融為一體,并奉獻出獨特的價值。
放在時代背景中,李娜是體育變革的成功范例。在李娜之前,網球這項世界主流競技項目在中國仍擺脫不了慘淡經營的局面。職業化進程給李娜敞開了一扇大門,但也意味著李娜要做一個名副其實的獨行者,潛入荒野獨自拓荒。她在家庭、學業、事業三者之間徘徊過,孤獨中做出的最終選擇足夠忠貞和理智,將網球運動作為畢生的歸屬,促成了她對價值的專一追求。
做出選擇之后,是什么逐漸成就了李娜?很多人心目中有一個共鳴,就是李娜對網球最初的愛和對夢想最初的堅守。李娜自傳影片的導演陳可辛是一個很會梳理夢想的藝術家。在陳可辛的另一部影片《中國合伙人》中,夢想被詮釋為在堅持中可以獲得幸福與情義的東西。其實,夢想之所以寶貴,因為它足夠單純與貞潔,足夠真性情,讓人們不再習以為常,而是重新學會用新鮮的目光打量這個世界。如同孩子用不停的哭泣來追討母親寬容的微笑,或是學步時用踉蹌的步子來沖擊這個未知世界的刺激與渴望。李娜對夢想的堅守就像孩子般蠢蠢欲動的心,找到最初的快樂與滿足,這或許就是網球賦予李娜最簡單也最深邃的價值方程式。
李娜依靠拓荒與堅守中的堅韌不拔,在挫折、非議和懷疑中保持住了真誠的自己,實現了自我超越,在抗爭中保持沉默,在沉默中爆發能量。回過頭來,重新審視成熟的李娜,已經不是那個橫空出世的金花,而是在踉踉蹌蹌的腳步中學會掌握平衡,逐漸穩步前驅的娜姐。這個李娜更加令人尊敬。
人們需要夢想。然而,在很多人眼中,夢想依舊虛無縹緲,缺少實實在在的載體與實現方式。有多少人在守望荒野,有多少人在孤獨中沉淪?是每一個李娜都會出現在現在的中國,還是現在的中國需要更多的李娜?這是一個時代的命題與難題,不是一個人或一部影片能夠闡明的。好在我們還活生生地處在這個時代中,仍有機會說服自己“價值面前人人平等”,就像我們的偶像親自證明過的那樣。既然每一個人都面對著各種不可能,那為什么不能書寫自己的劇本?
回到最初的那個問題,李娜的自傳影片會告訴我們什么?或許會摘掉冠軍的光環,告訴人們如何返樸歸真,打破傳統,綻放個性,追求價值,也可能把人們帶入一個獨特的場景中,里面不再有荒野與守望者,而是一片漂浮的麥田鋪滿了金色年華,傳來孩子天真與憨厚的笑,他們與麥田共同嬉戲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