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晶
摘 要 本文主要以電視新聞節目作為切入點,研究目前在媒體融合的形勢下我國電視新聞的發展現狀以及未來的創新道路,希望對廣大新聞工作者有所幫助和啟發。
關鍵詞 媒介融合;電視新聞;創新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5)138-0009-01
隨著網絡的發展和數字時代的來臨,新媒體應運而生,并在近幾十年來獲得迅速的發展。新媒體的產生和發展改變了傳統意義上的信息傳播方式,也為傳統媒體,例如電視等帶來了沖擊和挑戰。為應對新形勢下媒體行業的新發展,各種形態下的媒體之間開始尋求融合合作,相互學習和借鑒,媒體之間的界限逐漸模糊。雖然目前學界對媒介融合還沒有一個確切的定義,但總的來說,媒介融合是指各種媒介呈現出多功能一體化的發展態勢。隨著網絡的普及和發展,人們對網絡媒體等新媒體也越來越熟悉,使用得越來越頻繁,網絡等新媒體以其便捷性和高效性受到了廣大百姓的歡迎,特別是在年輕人當中,使用新媒體的比率正在逐年上升。新媒體的出現,對傳統廣播電視業務產生了極大的沖擊。因此,研究媒介融合下我國電視新聞的創新研究是十分有必要和有意義的探索。
媒介融合首先是技術方面的融合。數字技術的發展和成熟是媒介融合最直接、最根本的誘因。新時期媒介融合的主要推動因素是信息技術、數字技術和廣播技術的迅猛發展,因此,媒介融合呈現出明顯的技術特征。基于此,國家提出了“三網融合”的提出戰略。三網融合是指隨著光通信、數字、軟件技術等發展與TCP/IP協議的廣泛的應用,有線電視、計算機、電信網三個網絡領域逐漸呈現出大融合趨勢。
在媒介融合形勢下,信息內容的產生和傳播模式也發生了改變。不同類型的媒介改變了以往各自獨立經營的模式,轉向了采用多媒介進行聯合經營,使信息的生產成本降到最低程度,從而產生了“融合新聞”這種新的新聞形式。融合新聞不同于傳統的媒介新聞傳播方式,將不同媒介的新聞傳播活動進行整合,用多媒體、多渠道的形式進行新聞傳播。媒介融合的信息內容的集約化生產,不僅表現為媒介組織之間的合作,信息內容生產方面,也體現出全民寫作的特點。
1 媒介融合下我國電視新聞發展現狀
網絡電視是通過網絡將電腦等設備作為顯示終端,從而實現移動電視、互動電視、高清數字電視等服務于一體的新興業務,是網絡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當前,隨著我國網絡科技的不斷發展和普及,我國網絡電視用戶數量呈明顯的上升趨勢,特別是在青少年當中,相對于傳統的廣播電視而言,他們更愿意接受網絡電視。因為相比于傳統的廣播電視,網絡電視更方便、更快捷,可以隨時隨地地觀看自己喜歡的節目,而且網絡電視的內容更加全面,也更加開放和自由,所以,當前網絡電視的受眾主體正在從青年人當中不斷地拓展,我國網絡電視用戶數已經過億。
在這種環境下,電視新聞類節目也不斷推陳出新,涌現出一批具有網絡特色和個性化的電視新聞節目。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1)轉變傳統的新聞播報方式,由“播”新聞變“說”新聞。網絡媒體最大的特征就是每一個人都擁有可以成為新聞的傳播者和制造者,這也是自媒體時代的一個顯著的標志。因此在媒介融合下我國電視新聞在播報方式上不在拘泥于傳統的播報形式,而是更加側重對新聞的評論,有的甚至將新聞以脫口秀的形式播報出來。這種帶有明顯主觀性質的電視新聞節目實質上就是在媒介融合下的一種創新。遼寧衛視的《說天下》等欄目最為明顯。主持人以聊天的方式將新聞信息傳遞給電視觀眾,生動活潑,不枯燥。主持人不會拘泥于條框的限制,或幽默,或興奮,語言隨著新聞內容的變化而變化,更容易被老百姓接受。
2)采用新的電視欄目推廣方式。在媒介融合時代,電視新聞節目要想緊隨時代的步伐,贏得觀眾和市場,不僅要創新節目的內容和形式,采用新的推廣方式也尤為重要。現在許多電視新聞節目都有自己的微博、微信官方客戶端,加強與觀眾之間的交流與互動。
3)在新聞播報中引入網絡信息。網絡現在已經成為現代人,特別是年輕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來源。網絡也作為新興媒體的代表發展迅猛。因此,在媒介融合的形勢下,傳統的電視新聞節目也開始主動融進網絡媒體之中,將網絡中的一些信息、圖片、視頻等插入到新聞播報當中,有的加以評論,有的進行進一步的挖掘和跟蹤報道,不但豐富了電視新聞的形式,還使得傳統媒體與新型媒體,電視新聞與網絡共同構成一個開放的空間,改變了以往電視新聞的傳統態勢,為電視新聞節目注入了新鮮的元素。
2 媒介融合下我國電視新聞節目未來的發展
當今時代是信息的時代,是網絡的時代,因此媒介之間的相互融合是全球信息化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國電視新聞類節目要想在未來獲得更大的發展,就必須在新媒體浪潮的沖擊下,主動適應,積極迎合,開拓創新,制作出具有特色的,百姓喜愛的優秀電視新聞節目。
1)提高電視新聞節目的獨特性。在媒介融合時代,電視新聞節目只有通過深入的解讀,以獨特的新聞視角挖掘信息。現在是一個新聞爆炸的時代,面對海量的新聞要通過整合形成具有特色的新聞成品。面對新聞信息要善于從不同角度解讀信息,萬巨額獨特信息,做到問別人之未問,問別人未敢問。科學策劃,合理分配,將潛在的信息開發成新聞,從觀眾的興趣、需求入手,合理進行設置,是新聞體現出個性化色彩,符合自媒體時代的特點。
2)優化電視新聞節目內容。電視新聞最為公眾媒體節目,在節目的內容選擇上應該有自己堅持的底線。現在不少新聞節目過于娛樂化。過度的娛樂化會使新聞喪失真實性,降低了電視媒體的公信力。在新聞傳播過程中,電視新聞要以社會道德為出發點,注重人文關懷,釋放社會政能力。
電視新聞節目要創新,在側重報道民生新聞的同時,也要把握好傳統新聞的分量,對新聞的內容進行優化,滿足群眾需求,提高新聞的實用性。
在當今網絡時代的潮流下,傳播媒介間相互融合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所以我國電視新聞節目發展的當務之急,是要大力促進電視新聞節目與新媒體之間業務內容和服務上的融合。注重提升欄目的質量。在欄目內容上面要進行改革創新立足我國實際國情,生產創作出一批老百姓喜聞樂見的電視節目,把目光放在現實,放在更具有意義的層面上,引導廣大受眾擁有積極向上的生活情趣,豐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3)提高電視新聞從業者的新聞素養。媒介融合形勢下電視新聞行業對人才的要求更加多元化。增強新聞專業學生的媒體素養,為媒介融合下的新聞媒體輸送更多的合格人才。這就要求我國廣大高校在培養新聞人才的時候要使用新方法對學生進行創新性培養,引進先進的技術設備和理論知識,讓新聞學生能有更加開闊的眼界和更扎實的專業知識,如此才能在根本上保證在媒介融合下我國電視新聞在今后會有創新性的欄目出現,會有更大的發展。
3 結論
總之,隨著網絡的普及,人們對網絡媒體越來越熟悉,使用得越來越頻繁,網絡媒體以其便捷性和高效性受到了廣大百姓的歡迎,特別是在年輕人當中,使用網絡媒體的比率正在逐年上升。網絡電視也隨著網絡的普及而走進千家萬戶,被人們所熟知。當今時代是網絡迅速發展的時代,廣播電視和網絡電視的融合是時代發展的必然需求,只用順應時代的發展,以先進的科學技術為基礎,以高品質的電視內容為支撐才能真正達到二者融合的真正目的,才能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添磚
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