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欣
【摘 要】 以廣東省某大型三甲醫院應用管理會計的探索與實踐過程為案例,從管理會計的目標——“創造價值”出發,在管理會計理論基礎上,探討如何在公立醫院科學、合理應用管理會計,以期為該領域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 管理會計; 公立醫院; 案例
中圖分類號:F014.4;R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5)14-0028-05
一、引言
管理會計是會計的重要分支,主要服務于單位(包括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需要,是通過利用相關信息,有機融合財務與業務活動,在單位規劃、決策、控制和評價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動。現代觀點認為,會計不僅是環境的產物,而且能動地改變環境,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環境因素緊密交織在一起,也可以“跨界”解決社會、政治、經濟、法律等問題。對于醫院財務研究領域而言,“醫改”這一復雜的跨界問題,恰是管理會計研究的寶貴沃土。同時,隨著公立醫院競爭加劇,管理會計作為增強單位價值創造力的重要工具,也成為公立醫院發展的內在需要,這就要求公立醫院財務部門順時應勢,充分發揮管理會計推動醫院發展的作用。
醫改大環境及公立醫院發展的要求,給公立醫院研究及應用管理會計帶來了機會和挑戰,本文以某大型三甲醫院應用管理會計創造價值為案例,以期為該研究領域提供一些參考。
二、管理會計在某大型三甲醫院的應用案例①
(一)案例背景
某大型三甲醫院(簡稱A醫院),經過數年的高速發展(2006—2012年醫療業務收入年均增長率12%以上)后,隨著醫療市場競爭壓力的不斷增強,在選擇自身發展戰略時,開始由粗放式管理走向精細管理。為配合醫院戰略轉型,A醫院財務部門也在積極轉型——從“過去經營業績的簿記者”成為“管理隊伍中增加醫院價值的成員”,期望為提高醫院經營效率提供重要信息,參與規劃和執行醫院的新戰略,而傳統的財務會計已不能滿足這一需求。為此,從2012年開始,在財務部門負責人的帶領下,A醫院整個財務團隊開始以卡普蘭的《高級管理會計》及系列視頻為教材,學習管理會計理論知識,請高校相關專家指導,對照、梳理現有體系并進行實際應用、改進,取得了較大進展及突破。上述過程可概括為圖1。
(二)對照框架,梳理問題
管理會計是在實踐中產生的科學,應用科學最初也是效率最高的方式,即對照理論及成功經驗進行模仿。A醫院對照現代管理會計理論、財務管理理論框架,梳理自身業務,列出不足及計劃,如表1所示??蚣苄栽O計能夠幫助管理層迅速找到短板,有助于建設完整的管理會計應用體系。同時,A醫院認為受人力、資源所限,應用管理會計時應避免“全面開花”,要根據醫院實際情況,重點開展成本控制、績效評價等應用工作。
(三)不同目的,不同成本
“不同目的,不同成本”(Different Costs for Different Purposes)這句話有兩層含義:(1)成本是被開發出來并用于特殊目的的,成本是為特定目的服務的;(2)成本的使用方式決定了成本的計算方式,不能脫離目的談成本。成本信息作為管理會計信息中最重要的信息之一,醫院可以利用適當的成本信息來指導其改善經營行為。A醫院從厘清成本概念、合理分類成本入手,出具及應用不同的成本數據為不同的管理目的服務。
1.應用于成本核算
2012年開始實施的新醫院財務、會計制度,給醫院的成本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絕大多數醫院,科室成本核算僅用于內部考核及績效分配,還沒有與“財務大賬”進行結合,這里帶來的困惑就是:財務報表的“成本核算報表”核算結果到底要不要應用到科室考核?財務成本核算與內部用的成本核算始終存在兩張皮,要不要統一?如何統一?“不同目的,不同成本”這一經典的管理會計理論,幫助A醫院迅速掃清了概念障礙,明確新制度下的成本核算目的是全面、真實、準確反映醫院成本信息,強化成本意識,降低醫療成本。而管理會計角度的內部核算目的是計量財務和非財務信息,服務于內部管理、決策、績效考核等,解決了長期以來的實踐難題。A醫院不同目的下的成本計算口徑如表2。
2.成本性態及分析——應用于預算及戰略決策支持
為使得醫院預算資金安排效益最大化,按照成本性態及酌量性水平高低,A醫院將成本分為酌量性固定成本、約束性固定成本、技術性變動成本及酌量性變動成本,并進行分析、比較,揭示醫院投入要素構成(如表3所示)。在預算編制時,將預算項目按酌量性、約束性進行分類,找出成本控制重點及收入結構調整依據,并按酌量水平高低確定資金安排次序,達到了較好的預算控制效果。
A醫院現有成本結構如表4所示。
從固定成本構成來看,A醫院約束性固定成本占固定成本的比例為75%,也就是說目前固定成本水平是由醫院規模、前期固定資產投入、管理模式決定的,短期內很難改變,只能靠不斷累積邊際貢獻來消化,而目前工作量增長已達到飽和,可以選擇:(1)擴大規模,但造成了新的約束性成本增加,不可取;(2)單純提高邊際貢獻,但在“項目收費”和“加成制”的收費政策下,最終將提高病人費用,不可?。唬?)收入結構調整,增加整體邊際貢獻。
從變動成本構成來看,技術性變動成本占變動成本比例為99%,也就是說在現有醫療技術水平下,只要提供醫療服務,就必然會發生對應的變動成本費用,如藥品、衛生材料等,跟工作量高度相關,這部分的控制空間極其有限。
通過上述成本分析,A醫院從財務角度提出戰略轉型的建議:應關注藥品比例、衛生材料比例的變化,逐步減少對藥品、衛生材料的依賴,逐步調整收治病人結構,轉向技術依賴型的病種、疑難重癥。
(四)作業成本法的應用
A醫院成本核算從1998年開展全成本核算,從無到有不斷探索,目前形成一套較完善的全成本核算方法和系統,核算單元達500多個,分攤項目達200多項,分攤參數達100多項,這是個隨著管理深化、由簡至繁的過程。近幾年,又嘗試用作業成本法開展了醫療服務項目成本核算,核算項目達800項(包括手術和技診檢查項目),同時也開展了約60個病種的病種成本核算,并開發了項目和病種成本核算系統。作業成本法測算結果更全面、完整、直觀反映項目耗費的成本及每一個作業環節耗費的情況。作業成本法不僅獲得了成本的數量結果,而且還獲得了成本控制手段。
同時,A醫院還在原廣東省物價局、廣東省醫藥價格協會的課題《醫療服務項目成本測算及定價課題》中,用作業成本法和標準成本法進行了部分代表性項目的成本測算,并提出以作業成本法計算的項目標準成本,可以作為項目定價的依據,定價時需充分考慮各種醫院級別、醫院管理費用及運行費用、項目難度及風險系數等影響因素,建立不同成本類的成本、分攤標準等標準數據庫,如人員成本、衛生材料成本、低值易耗品(如手術包、手術器械等)成本及使用次數等,試劑成本及使用次數、管理費率、運行費率等,并提出2012版醫療服務項目的定價模型。模型考慮了不同地區和不同級別醫療機構規模、技術水平、服務質量、醫療服務項目的技術難度等因素,為廣東省制定2012版醫療服務項目定價的具體實施辦法提供了決策參考。
(五)財務指標用于業績評價
A醫院將“事前標準(預算)制定、事中過程控制、事后差異分析(例外管理)”全過程管理,應用于該院對衛生材料成本的控制管理中,起到了較好的效果。
A醫院發現,連續幾年醫院的衛生材料成本率②有持續上升的趨勢,2014年,開始下達衛生材料成本率作為彈性預算的控制指標;2014年7月,開始向主管部門反饋成本率變化情況,9月開始明顯降低,雖然11、12月有所反彈,但經過設備部門努力,最終將成本率控制在預算目標內,如圖2所示。
A醫院設備部主要通過與生產廠家、代理商的多次溝通、談判,壓低購進單價在萬元以上的高值耗材價格,在收費加成仍是800元封頂的情況下,降低了衛材成本率(見表5)。
三、不足及啟示
本文案例的不足之處如前文表1所示,在浩瀚的管理理論學習及實踐探索中,A醫院還處于起步階段,相關人才也處于培養及儲備階段,還需要總結成功案例經驗,繼續學習及應用管理會計。管理會計是我國會計發展的“短板”,也是醫療機構會計理論研究及實踐的短板。從目前相關研究文獻來看,較多集中于作業成本法及平衡計分卡等具體方法研究,對如何應用管理會計加強預算及績效管理、決算分析和評價、提供決策參考等研究較少;對醫院管理會計整體體系研究較多,但集中在框架和方向的概念研究中,對體系構建的具體實施方案研究較少。希望醫院同行及醫院財務研究者們,借著財政部大力發展管理會計的春風,讓管理會計在醫療衛生行業創造更多價值?!?/p>
【參考文獻】
[1] 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A].財會〔2014〕27號,2014.
[2] Studies in the Economics of Overhead Costs[M].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J. M.Clark,1923.
[3] 樓繼偉.加快發展中國特色管理會計,促進我國經濟轉型升級[Z].2014-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