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推動基層治理法制化需要毫不動搖的堅持黨的領導。新形勢下,充分發揮黨的領導作用需要大力推進法治型黨組織建設。而法治型黨組織的建設又是推進黨高效領導和建設法治政府、法制社會、法制公民的重要前提。法治型黨組織建設影響著基層治理的法治化:法治型黨組織建設是基層治理法治化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同時基層治理法治化的過程也是法治型黨組織建設的過程,是推動法治型黨組織建設的重要力量和重要環節。推動基層治理法治化需要黨根據憲法及法律依法執政,將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法治型黨組織建設的出發點和根本目的,用法治型黨組織建設來帶領基層治理法治化,基層黨組織需要不斷強化法治思維,提高依法執政能力,完善法治工作機制。
關鍵詞:法治型;黨組織;建設;基層;治理法治化;影響
根據《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在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過程中,基層是重點也是基礎。基層黨組織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中具有戰斗堡壘作用,同時也是建設法治國家的重要基礎。基層治理法治化有助于促進國家治理的現代化,而基層治理法治化需要在法治型黨組織的帶領引導下形成。
一、法治型黨組織建設
堅持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同時也是實現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推動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關鍵在于建設法治型黨。近年來,隨著我國法制社會建設的全面推進,國民的法治意識也有了顯著的提高,這將有利于推動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同時對各級黨組織、黨員干部的法治思維方式,社會穩定和改革發展的意識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黨組織樹立法治權威,讓法治惠民已尤為迫切。
黨作為執政者,建設法治型黨組織,重點在于依法執政,這與政府“依法行政”相比,有著更強的引領作用。建設法治型黨組織可以進一步促進各級黨組織轉變領導方式及執政方式,有效地運用法治思維、依法行為,不斷加強黨組織的執政能力,促進依法執政水平全面提高。
加強法治型黨組織建設,可以推動我國基層治理法治化水平的提高,同時也是基層治理法治化的基本路徑。法治型黨組織建設需要與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等建設緊密結合。黨員干部要帶頭學法、自覺守法,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法治服務。基層法治型黨組織建設要將改革創新作為重要任務?全面推進法治建設作用,提高依法辦事能力。法治型黨組織的建設,需要從嚴治黨,并且黨的依法執政要做到有規可依、于法有據。依據黨內法規制度逐步加強自身建設,將管黨治黨的各項要求、具體任務全部落到實處。
在加強法治黨組織建設中,重點是要依規管黨。黨員干部要嚴格遵守黨的紀律及法律法規,不可以觸碰法律底線,不斷加強對法治法律的尊崇和敬畏,并轉化為思維方式及行為方式,在法律范圍內想問題,依法制定決策、處理事情。在實踐中依規管黨,越來越成為我國各地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模范。近日,在基層黨組織中,大部分地區法治已經成為基層黨組織活動的重要內容:黨員們通過集體學習法律規范和觀看法治電視,營造了濃厚的法治文化氛圍。有些基層地區的黨組織著力在非公企業、農民合作組織等薄弱領域,不斷加強基層的法治化治理基礎。通過先鋒講壇、微型黨課等載體加強對黨員的法治宣傳教育,將法律知識普及,大力弘揚法治精神,提高每個黨員的法治精神,讓法治觀念真正深入人心。
權力是把雙刃劍,黨員干部行使權力時要嚴格按照規范行使權力。權力的規范行使是法治型黨組織建設的重要任務。黨組織首先必須對權力要有正確的認識,權力要在制度規范化行使,并提高權力運行的科學化,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權力的異化。權力回歸到本質,才能更好的為社會服務,為人民服務。在“職權法定”的原則指導下,明晰規范權力,促進權力體系逐步法治化、現代化。黨組織要保證權力在運行的過程中,始終堅持做到民主、法治、科學、規范,從而實現為人民服務、工作務實且清廉的目的。
法治精神、法治理念、法治原則、法律制度和法治方式是基礎的法治型黨組織模式,它的實質就是黨組織的法治化。在這種執政模式下,法治型黨組織的建設可以將法治與黨組織的建設相結合。黨在依據憲法法律執政期間,還要依據黨內法規進行管黨治黨,治理中不斷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與感召力,確保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大力發展培養法治型黨員干部,自覺學法守法。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需要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以及黨員干部的模范作用,提高黨員干部的法治觀念及思想水平,是法治型黨組織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法治型黨組織的建設,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有力保障。從嚴治黨,并堅持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通過實施黨委法律顧問制度,培養黨員領導干部的法律思維,提高依法辦事的能力,讓黨員干部充分發揮法治建設的組織、推動、和實踐的作用。
二、法治型黨組織建設對基層治理法治化影響
基層治理法治化需要在黨的領導下,依法治理城鄉等基層地區,是依法治國在基層地區的具體實踐。基層黨組織推進基層治理法治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要任務之一。《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指出推進依法治國的工作重點在基層,基層治理法治化的水平,影響著我國法治國家的建設,與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息息相關。
我國大部分企業都是分布在各個城市的城(鎮)鄉結合部地域,企業職工文化程度與法制觀念參差不齊,城鄉、地區間的發展失衡,貧富差距大、收入分配不公平,使得的基層的社會矛盾與突出問題較多。新形勢下我國的城鎮化、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解決基層矛盾,維護社會穩定迫在眉睫。城(鎮)鄉結合部法治型、服務型政府、企業黨組織建設中較為緩慢,仍存在社會矛盾和不穩定因素,因此需要建立法治型黨組織推動基層治理法治化。運用法治解決基層問題,化解基層矛盾。
在基層治理法治化進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1、在立法方面,地方或部門的法律相抵觸,不同部門間的規范性文件存在矛盾;部分立法過多強調地方及部門的利益,地方和部門便通過立法獲取自身利益;另外行政法規在起草、審查的過程中,存在立法聽證不規范;隨著時代的發展,還有一些法規中的條款難以適應發展的現狀,沒有進行修改。2、基層法治隊伍在建設方面,由于基層法制機構較為薄弱,公檢法和行政執法力量不足,工作人員缺乏,難以滿足需求。3、在法治思維方面,部分基層干部受傳統腐朽的人治思維、官本位思想影響,依賴自己的經驗或主觀感受進行決策,甚至出現了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行為。另外基層地區部分群眾法治觀念薄弱,缺少依法維權意識。
建立法治型黨組織,可以推進基層治理法治化的制度創新。基層組織是黨工作的基礎,是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政治核心。法治型黨組織可以高效利用基層黨組織的多種優勢,并將其轉化為基層治理法治化的重要動力,推進制度創新。逐步完善引領指導、統籌協調制度,更好的服務群眾。基層黨組織建立成法治型黨組織,有助于推進法治機構和法治隊伍的科學配置,執法更加公正廉潔,行為更加規范,執法能夠得到有效監督,執法責任得到落實,提高執法的公信力,推動基層治理法治化。
三、總結
發揮黨的領導作用需要加強法治型黨組織的建設。法治型黨組織的建設是基層治理法治化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同時基層治理法治化又是加強法治型黨組織建設的重要環節和重要推動
力量。
參考文獻:
[1]楊博文,陳芳.和諧社會背景下的基層治理機制轉變[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2).
[2]吳錦良.構建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良性互動的新格局——舟山市基層黨建工作的實踐創新[J].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2010(01).
[3]中共成都市委黨校課題組,李仁彬.關于協商民主與基層治理的研究報告——以成都農村新型基層治理機制為例[J].中共成都市委黨校學報,2012(06).
[4]楊博文,陳芳.和諧社會背景下的基層治理機制轉變[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2).
[5]劉娟.城市基層治理體制改革的“貴陽經驗”值得借鑒[J].共產黨人,2014(06).
作者簡介:王燕(1983–),女,漢族,河北安國人,本科,助理政工師,機電助理工程師,支部干事,黨組織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