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新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和深化,道路交通已經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問題。道路交通安全問題引起了國家和黨的高度重視,我國針對道路交通安全問題制定了具體的管理措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社會化的實施勢在必行。本文對道路交通安全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從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社會化概念入手,研究其基本框架、在社會中的管理范圍和實現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社會化
道路交通安全涉及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我國對交通安全問題十分重視,提出了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社會化的構想。這次構想是解決目前道路交通安全隱患的具體措施,也是完善我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構思,更是促進我國管理體制不斷進步的一次重要構想。道路交通安全問題的解決需要對應的職能部門承擔起各自的責任,幫助我國順利進行道路交通改革和發展。
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社會化
道路交通是人民群眾有目的的出行形成的,道路交通的主體包含道路本身、行人以及車輛等等,個體元素的變化會影響整體道路交通的變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控制要素也是這幾個主體要素,因此,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應該以這些主體要素為研究對象,不可以忽略其中的某個主體要素,要對交通安全全面研究進而開展相關的管理工作。
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職能部門不僅僅是公安機關道路交通部門,還有其他職能部門與公安機關共同進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這些職能部門需要對社會交通安全負責。職能部門管理者應切實按照黨和政府分配的工作內容,認真落實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工作,一方面將管理分配到社會組織中,從社會組織入手,使其內部優化車輛和駕駛人員的管理工作,同時職能部門對分配的工作進行監督和審查。另一方面,職能部門直接加強對現有的交通安全隱患處理工作,同時強化社會群眾遵守交通規則的安全意識。
二、確定“社會化”的范圍
直接管理道路交通安全的職能部門是履行國家、黨和人民賦予他的權利[1],以公安機關道路交通管理部門為主,其他職能部門共同執行的工作狀態呈現。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執行是由相關部門組成,職能部門的執行是具有法律依據的,而社會化是指相關部門的共同協作,相互配合完成交通管理工作,社會大眾不具備這樣的權利,職能部門以及執法人員在內的公務人員具有這樣的權利。社會群眾要自覺維護交通秩序,配合執行部門的工作,真正實現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社會化”。
三、實現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具體手段
(一)分配職責,各自履行
為保證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真正實現,首先需要相關部門制定出交通安全管理計劃,此計劃中要劃分不同部門的責任和管理任務,將社會化的構想實踐在實際生活中,再從社會群眾自覺遵守交通規則入手,實現全民參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工作。
1.黨和政府管理人員對管理模式進行細分,制定出管理流程和統一標準,將管理責任均衡分到每一個管理層面,同時完善監督制度,上一級別要對下一級別的執行有監督檢查責任,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管理工作的進行,同時出現問題可以找到責任所在部門及個人,便于管理。
2.主要負責執行工作的職能部門要利用好自身的權利進行管理,對社會各界包括各個單位、學校以及其他個體組織進行指導工作,促進其從內部管理,形成責任逐級下放的模式,職能部門要對社會整體交通安全進行監督和管理。
3.在道路交通安全職責部門的指導和管理下,社會單位、學校以及其他個體組織要對本單位具體相關的車輛和人員進行管理培訓,在單位內部傳播交通安全知識,強化內部安全管理,避免從本單位走出違法車輛和不安全駕駛的人員。
4.實現交通安全管理,社會群眾是交通安全管理中的主要因素,其道路交通安全意識應該被加強。社會應該向人人遵守交通秩序、維護交通安全的目標邁進,使群眾參與進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進而實現全民“社會化”的構想[2]。
(二)針對幾類社會現象提出解決措施
1.要控制鄉村區域非法農用車載客的現象,避免農用車事故發生多人死亡受傷的情況,將以這樣形式發生的不安全案件概率降為0。
2.高速公路屬于交通事故高發路段,公安機關道路交通部門應該加強事故高發路段的治理工作,同時對存在安全隱患的道路進行定期排查,做到預防不安全事件的發生。
3.針對城鄉區域,職能部門可以將責任落實到城鄉政府管理部門,使其加強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同時職能部門要對下放工作進行追蹤調查,對城鄉管理部門工作成果進行審核和評估。這樣細分責任也有助于不安全事故發生后的責任追究。
四、結束語
道路交通安全是社會人民每天面對的問題,此項安全問題關乎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是非常重要的課題,應該被黨和國家重視起來[3]。道路交通安全的保障可以促進和諧社會的穩定發展。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由許多相關職能部門組成,市政部門負責建設道路,城建和公安監察部門負責解決事故問題,還有其他相關部門應該共同肩負起道路交通安全問題的重擔,各自發揮部門最大作用,同時與其他職能部門相互協作,精誠團結,真正為道路交通安全問題奉獻自己的力量,實現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社會化的構想。
參考文獻:
[1]韓艷,宋素娟,關宏志等.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規劃體系研究[J].交通標準化,2011(1):106-110.
[2]王薇,黃瑛,高寧波等.基于模糊界定的道路交通安全評價模型[J].交通信息與安全,2013,31(5):87-92.
[3]李先波,周定平,歐三任等.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治理對策研究——以湖南省為例[J].湖南社會科學,2015(1):1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