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04年12月我國零售市場正式實現全面對外開放,中國境內的外資不再存在地域或是數量的限制,零售領域的WTO時代全面到來。基于這一背景,世界范圍內的零售業巨頭紛紛搶占國內市場,憑借自身的經營理念和價格優勢形成了激烈的市場競爭氛圍,然而其中完善的物流配送體系是企業參與競爭的核心優勢。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物流環節對于零售業發展有著極其關鍵的作用,同時它也是擴大企業利潤空間的重要突破口。然而由于我國物流業起步較晚,這對于我國零售行業的發展勢必存在不利影響。本文就加入WTO后我國零售業物流的發展對策進行了深入研究。
關鍵詞:WTO;零售業;物流配送;發展對策
市場開放、公平貿易以及非歧視性是WTO的基本貿易原則,這是推動全球經濟發展和實現貿易自由化的重要保障。正式加入WTO后,對于我國經濟發展而言是不可多得的市場機遇,它既打破了國有企業的保護傘計劃,同時也使得市場經濟格局更加激烈。對于我國零售行業而言,要想在市場競爭中謀求一席之地,就必須從物流環節入手,構建更加完整的行業競爭機制。加入WTO后,我國零售業物流體系建設還需要考慮到市場供求關系及零售業營銷規則的影響,這是提高零售業市場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一、當前國內零售業物流存在的問題
加入WTO之后,我國零售業無論是在信息流動速度還是貨物流動規模都堪稱行業龍頭。從權威數據資料統計,物流成本占據國內零售商社會成本總額的五分之一,顯然這一比率是相對較高的。物流成本成為了零售業物流管理最為棘手的問題之一。當前我國零售業物流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包括:
第一,滯后的物流管理理念。在傳統計劃經濟體制影響下,國內零售企業的現代化物流管理仍表現出較大的局限性,并且在實際經營管理過程中也很難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來促進物流效率的提高。可見,當前國內零售業物流管理理念并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沒有從長遠角度來看待零售業物流的后期發展。
第二,部門整合與協調能力不連貫。當前我國零售業物流整體運營水平低下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部門職責與管理目標的混淆。在物流運營水平的限制下,國內零售業物流執行體系并不連貫,無論是采購環節還是運輸與銷售環節都顯得相對分散。采購部門出于采購預算考慮,往往會選擇低價值產品,這雖然實現了對采購成本的控制,然而卻增加了倉儲成本。銷售部門績效主要從銷售額和利潤等指標體現,因此他們在銷售過程中更加傾向于獲利更高的商品。由于在決策過程中企業部門僅僅是從自身部門的利益出發,這就使得各部門之間的協調能力較為低下。
第三,物流基礎設施不完備。基礎設施不完備對于零售業物流也有著諸多不利影響,制約了物流環節的連貫性。所謂的基礎設施既涉及到相關的存儲設備與運輸設備,同時也包括對應的信息技術設備與流通加工設備,其中任一環節的疏漏都會對零售業物流產生影響。這一影響突出表現在零售業物流的時效性與連貫性方面。盡管不少零售企業都形成了企業自身的倉庫、裝卸搬運設備和車隊,然而與國外先進設施相比還有較大距離。
二、加入WTO后我國零售業物流的發展對策
(一)現代化物流管理理念的樹立
當前國內外零售行業之間的競爭已由最初的企業競爭轉變為供應鏈競爭,建立在完善供應鏈基礎之上的零售業物流才具備更加突出的競爭優勢。因此,現代化物流管理理念的形成應當從供應鏈管理思想出發,通過對核心企業資金流與信息流的分析來構成更加穩定與長久的客戶合作關系,這對于整體供應鏈市場競爭力的提高至關重要。由此可見,供應鏈物流管理理念樹立是促進我國零售業持續發展的必要基礎。
(二)企業物流管理模式的優化
加入WTO后我國零售業物流管理模式突出表現為三個方面,即外包物流、自建物流以及兩者相結合的中間物流管理模式。一些大型的零售企業,比如沃爾瑪等,它們有著較強的采購與分銷系統,物流配送環環相扣,這在保證自身市場競爭優勢的同時也實現了對運營成本的有效控制。對于中小型零售企業而言,從自身實力和規模出發,自建物流配送系統顯然是擴大企業固有的運營管理成本,這時就可考慮采用外包物流的方式來提高自身物流管理的效率,降低物流風險。針對物流協作能力低且存在資金緊缺的零售企業,選擇外包與自建相結合的中間物流模式是較為合理的,這更加有利于各物流企業之間的通力合作。
(三)重視物流基礎設施的現代化建設
現代化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可從傳送系統、自動分揀系統以及立體貨架等方面得以呈現,通過自動化處理的方式來實現貨物的存放與傳送,與此同時貨物的搬運和裝卸也將變得更加便捷,在減少貨物損壞的同時也使得物流效率得到了明顯提高。除此之外,現代化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還有效縮短了配送中心的反應時間,不存在庫存風險。除了常規基礎設施之外,零售企業還應重視與計算機管理系統的相互結合,通過出入庫管理系統、銷售時點管理系統、信息反饋系統、自動訂貨系統等途徑來實現對貨物流動的全程性控制,這也顯著降低了物流成本。
綜上所述,我國在加入WTO后,無論是社會經濟環境、社會文化氛圍還是科技教育格局都發生了顯著變化,我國零售行業面臨更加嚴峻的市場考驗。現代化信息技術發展背景下,零售行業中的物流體系建設成為了擴大企業利潤空間的關鍵環節,這也成為了我國零售行業的共識。從物流管理強化企業競爭優勢更加有利于零售業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提升,這同時也是控制企業物流成本的有效途徑。我國零售行業物流體系構建除了需要轉變自身物流管理理念之外,還需要積極借鑒國外先進的物流管理經驗,充分考慮到市場環境對物流模式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薛雅妮,謝欽. 綿陽市零售業物流信息化的探討[J]. 現代商貿工業, 2011(08).
[2] 王裕. 我國連鎖零售業的物流配送現狀及發展對策[J]. 商業文化(上半月),2011(09).
[3] 周延波,光昕. 我國連鎖零售業物流配送的現狀與對策分析——從沃爾瑪物流配送中心的成功經驗說起[J]. 對外經貿實務,2011(09).
作者簡介:曹萍(1981–),女,湖南人,武漢城市職業學院,研究生在讀,物流管理方向,初級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