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習政
[摘 要]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勢頭越來越猛,人民對生活的需求已經從溫飽層面提升到了享受層面,越來越多的畜產品開始登上了人們的餐桌與生活。但是在這樣的發展大背景之下,畜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卻屢爆丑聞,引得社會各界關注,難免引人深思。因此,筆者將在本文中結合相關參考文獻以及自身工作經歷來綜合談談畜產品質量安全的隱患及對策。
[關鍵詞] 畜產品 隱患 對策
[中圖分類號] S8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5)06-0274-01
1 畜產品安全綜述
畜產品的含義很廣,總體來說,包括畜牧業所飼養的動物的身體各部分以及體內部分臟器和其制成品。安全的畜產品應該是無傳染性疾病以及病史和傳染源的,同時其表面應無寄生蟲、有害以及有毒物質存留,其色澤以及氣味應該符合人們的常規認知以及相關科學標準。總而言之,畜產品的安全是指其對人類的健康有益無害的狀態。
2 畜產品質量安全的相關隱患
2.1 檢疫隊伍專業素質不高
盡管我國對畜產品的檢疫制度建立較早,但是由于相關部門不重視,這樣的制度僅僅是一個空架子,沒有實質意義。而且,相關檢疫隊伍的從業人員專業素質不高,許多從業人員都是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服務至今的,其專業素質已經遠遠落后于市場需求以及行業標準了,加上其相對的文化素質不高,使得其學習能力不夠強,直接導致了其專業素質一天一天地落后于行業平均水準;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些從業者的從業地點大多是鄉鎮一帶,這些地區本身的資金、科研水平遠遠比不上大城市,也自然不能夠為從業人員提供發展的條件。這些因素兩相結合,從而影響了檢疫隊伍的專業素質,制約了畜產品質量安全的發展。
2.2 相關檢疫手段、設備落后
在我國畜牧業發展快速的同時,相關檢疫手段以及設備的落后與之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從客觀上來講,這是由于政府資金的不到位以及地區發展的相互擠壓造成的。一方面,地方政府一般沒有大量的資金來為檢疫站補充相應的檢疫設備,同時,檢疫站也沒有相應的科學技術研究的能力,導致其檢疫手段以及設備一直停滯不前;另一方面,由于大城市的配套發展需要,資金、科學力量在大城市不斷集中,而且這樣的趨勢有增無減,直接導致了一邊的資金以及科學技術力量過剩,而另一邊資金匱乏、技術落后的尷尬局面。從長遠的角度來講,這樣的情況也不利于畜產品安全體系的建設以及其長遠發展。
2.3 監督體系缺失、落后
雖然國家已經有了明文的法律條規來對畜產品的監督體系的合法性以及權力作出保障,但是由于其執行力度低、責任劃分不明確等原因,從實際的情況來看,監督體系缺失、落后已經是一個重大的問題了。這不是一個部門或者是一個人的問題,而是社會對監督體系的關注度不夠、另一方面是相關部門抱著一種“得過且過”的態度導致的。
2.4 不法商販利欲熏心
在市場活動中,許多人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利而采取了各種方法,更有人鋌而走險在畜產品的銷售中采取一些陰暗的手法來“勝出”。舉例來說,經過福爾馬林溶液浸泡的肉類以及其他產品更能顯現出誘人的色澤以及良好的外觀;對肉類進行注水以及其他化學試劑來增重、減少肥膘的量等來非法謀求經濟利益。這樣的手段一方面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使得真正的良心商家在競爭中落于下風甚至解散;另一方面,不法商販的這一行為會對消費者的身心健康產生巨大傷害,影響是極其惡劣的。
3 畜產品安全隱患的相關解決措施
3.1 提高檢疫部門的專業素質
從這一措施來說,筆者認為,一方面由政府牽頭,在檢疫站以及高等院校之間建立定向的人才輸送關系,利用新鮮血液來豐富檢疫部門的人員構成以及平均專業素質;另一方面,筆者認為相關的檢疫站之間可以定期開展一些技能培訓活動來加強同行業之間的技術交流,有利于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同時,可以開展專業技能考核活動,定期對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考核,確保其能夠適應當今市場的變化,以更好地服務于本行業。
3.2 資金以及政策適當向落后地區傾斜
筆者認為,資金以及科學力量在大城市過分集中對畜產品的安全體系的發展來說不是一件好事。所以,筆者建議相關部門的資金以及政策適當向落后地區傾斜。具體來說,城市向農村鄉鎮傾斜,東部地區向中西部地區傾斜,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傾斜。從執行方法上來講,鄉鎮地區應該對其從業人員的生活保障、薪資條件等“硬標準”進行適當地提高,以吸引人才、技術的流動,同時加強資金投入來進行基礎建設,政府部門也應該發揮政策的力量來打破地區之間的不平衡。
3.3 建立健全相關的監督體系
前面說到,相關監督體系的缺失是阻礙畜產品發展的一大問題。因此,從這一角度來講,需要盡快建立健全相關的監督體系。一方面,從政府的角度來說,將責任落實到每一個人的頭上,使其有責任在肩;另一方面,群眾也要有主人翁的意識,在日常生活中對畜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也要進行監督。雙管齊下,才能將相關的安全監督體系建立起來,并起到其應有的作用。
3.4 嚴懲不良商販
從嚴懲不良商販的角度出發,一方面需要國家盡快對相關法律的出臺、執行制定細則,達到法理大于人情的效果;另一方面,對于處罰的實施,要有“殺一儆百”的作用,以防有不法商販再觸動這一底線;最后需要人民群眾以及社會各家在購買畜產品時加強質量安全的判定,如發現不良商販,及時舉報。
4 總結
畜產品的安全建設是任重而道遠的,需要多方面的合作。但是筆者相信,在我國政府的不斷重視下,我國畜產品一定能夠走出困境,成為人們心中放心的食品。
參考文獻
[1]劉維華,賀亞雄,晁向陽,張虎,潘有明,武永生,張惠霞. 淺談畜產品質量安全的隱患及對策[J]. 中國畜牧獸醫,2007,07:130-132.
[2]張穎,吳向豐. 淺談畜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及對策[J]. 農業工程技術(農產品加工),2007,03:37-40.
[3]申惠敏. 影響畜產品質量安全的因素及對策[J]. 中國動物保健,2013,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