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勇
近年來,國家級重慶(榮昌)生豬交易市場首創全國生豬活體網上電子交易,農企寶、特產寶、奇易網、香滿園、鮮立達等一大批本土農村電商平臺悄然崛起。與此同時,阿里巴巴、京東、蘇寧等電商巨頭也在加快布局重慶的農村電商市場,“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的農村電商格局初現端倪。隨著國家“互聯網+”戰略的提出和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的提速,重慶正多措并舉,加快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
加強政策引導和項目扶持力度。疊加西永微電子產業園區和農業產業化示范園區等優惠政策,鼓勵有條件的區縣建設電商創業園,吸引國內外知名電商來渝拓展農村市場;疊加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扶持政策和小微型企業優惠政策,引導創業投資基金加大對農村電商初創企業的支持;著手研究出臺優惠扶持政策,在互聯網通道建設、征地補償、廉價服務、信息補貼等方面給予實質性支持;積極推動市委組織部、市商委、市農委的工作試點、工作方案和示范工程。
加速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將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列入全市“25件民生實事”予以重點推進。2015年,鄉鎮4G無線移動網絡、有線電視網絡、有線數字電視信號覆蓋率達到100%;2017年,全市行政村光纖入村率、便民服務中心無線網絡覆蓋率、數字電視信號覆蓋率均達到100%,農村平均接入帶寬能力達到20兆以上。
培育農村電商市場主體。鼓勵支持信息化服務企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投資鮮活農產品電商營銷體系建設;扶持農村青年、大學生“村官”等圍繞農產品電子商務進行自主創業,培育打造大戶引領、小戶借力的發展模式;力爭到2017年,實現區縣電商服務中心、鄉鎮電商服務平臺、行政村電商服務網點三級全覆蓋。
構建農產品網絡銷售體系。積極探索發展農產品網上批發、大宗交易、產銷對接和跨境交易等電子商務業務;以“淘寶”“京東”等特色館建設和“農企寶”“特產寶”“奇易網”“巴渝·醉美鄉村”等本地化涉農電商平臺為載體,逐步建成覆蓋全市范圍的農產品網絡銷售平臺;支持商貿企業將網絡零售方式引入農村,推進農家店向實體店與虛擬店融合發展,成為網購提貨終端和網銷服務點。
完善農村網絡消費服務體系。依托村級便民服務中心,以農村黨員遠程教育平臺為載體,積極開展農資超市進村、電子商務進村、金融網點進村工作試點;根據農村居民實際需求,設立電商營銷點,帶動產業大戶、農村商超店主開展電商營銷業務,延伸開展小額現金存取、轉賬匯款、手機充值、水電費繳納、車票代購、農產品網上銷售、快遞包裹存取等服務功能,為農村居民提供便捷綜合服務;積極打造“網上供銷合作社”,為農民提供網上代買日用品、代售農產品、物流配送及農村電子商務培訓等服務,為農村電商發展提供支撐平臺。
完善農村電商物流服務體系。支持流通渠道的信息化改造,實現網上平臺交易與線下物流配送無縫對接;積極發展現代物流,支持訂單農業、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的發展,開展農產品物流信息查詢、智能配送、貨物跟蹤等物流信息服務,探索建立工業品下鄉與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模式;加強農產品批發市場和冷鏈供應等一體化物流信息化平臺建設,逐步形成覆蓋城鄉的現代物流信息服務體系,推動農產品多式聯運。
(作者單位:重慶市農業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