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安東,北京師范大學教授、美術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油畫學會會員、中國美術教育研究會會員、安徽省中山畫院副院長。原籍山東海陽。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安徽師范大學教授、上海大學特聘教授、上海理工大學特聘教授、北京化工大學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美術教育實踐研究、油畫創作與教學實踐研究、素描教學實踐與理論研究。
吳作人(1908-1997年),原籍安徽。是中國著名美術教育家、油畫家、國畫家,對我國的美術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先生早年留學于法國和比利時,掌握了純正的西方繪畫造型語言。新中國成立后,他在中央美術學院擔任教學和領導工作,為中央美術學院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他的作品作為新一代藝術青年學習的范畫,對青年藝術家的成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晚年,他研究國畫藝術,在寫意畫領域取得了不菲的成就。因此,他是我愛戴的老一輩美術家之一。
《吳作人肖像》是今年我創作的油畫肖像作品。主題立意,是選擇吳作人經常深入生活的高原及西部地帶的地貌特征烘托下的人物晚年形象,作為基本畫面的組成關系,設定冬季略帶斜陽的光線作為畫面的光源,以便形成畫面的色彩基調。畫面總體創意是為了突出吳作人深入生活的藝術研究態度。
畫面采取三角形構圖,突出人物沉著的性格,利用西部丘陵地帶波浪起伏的地貌特征作為穿插的遠景,使畫面穩定而不刻板。偏左設置的坐式人物主題,加上畫面右邊駱駝的組合,使畫面在產生均衡感的同時,點出了作品中經常出現的主體內容。
由于吳作人先生在西畫和中國畫方面均取得的成績,所以,在油畫技法作為主要創作手段的同時,以頗具新意的線面結合的獨特塑造方式來烘托主題,使畫面具有多種造型語言結合的感覺。在處理畫面關系上,以人物的頭部作為第一塑造中心,正在速寫采風的手部則作為第二塑造中心,以輕松的線面結合方式塑造其他空間關系,形成了主次、強弱關系的比較。
在色彩的處理上,依靠冬季斜陽的暖灰光線,形成淡雅的色調,并烘托出人物面部相對強烈的色彩塑造關系。使整體的人物肖像繪畫強烈而淡雅。
總之,吳作人肖像的創作采用了較為典型的構圖方式,西畫及中國畫線面結合的造型手法,淡雅的色調關系,力圖整體地反映他藝術的一生。
2015/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