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其芳
(廣東萬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基于低碳理念的建筑項目管理模式
龍其芳
(廣東萬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文章分析了基于低碳理念的建筑項目的特點,探析了低碳建筑項目管理模式的實施,希望這些分析與討論能夠為相關研究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
低碳理念 建筑項目 管理模式
近年來,世界環境保護問題日益突出,特別是能源高消耗、高排放帶來的一系列氣候問題,這就要求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應該考慮碳的低排放,防止給環境造成嚴重的壓力。在低碳理念的社會背景下,基于低碳理念的建筑項目,能夠有效的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量,符合環保的要求,低碳理念在建筑項目管理中的應用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做好低碳建筑項目的管理工作,對于促進低碳建筑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文章針對基于低碳理念的建筑項目管理模式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基于低碳理念的建筑項目要求建筑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最低,因此,低碳建筑與傳統建筑項目相比,其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初始投資相對較大,建設業主在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用于低能耗設備、隔熱材料、保溫材料等的采購,這就要求政府激勵性資金的介入,以便于低碳建筑項目能夠盡快的進入到建設階段;其二,低碳目標復雜,低碳建筑需要從建筑項目的設計、施工以及竣工等全過程進行低碳考慮,同時還應該保證建筑項目能夠低碳運行,合理的延長建筑全壽命周期,當建筑物報廢拆除時,還能夠進行回收再利用,這些目標的復雜性導致低碳建筑項目實施相對較難;其三,技術復雜,低碳建筑涉及的工作面廣、技術復雜, 主要包括低碳規劃和設計技術、設備和材料技術、設計和施工技術、運行和維護技術、拆除以及再利用技術等,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低碳建筑設計和施工的難度;其四,外部性強,低碳建筑能夠顯著的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受益者是社會公眾,具有非常明顯的外部性,因此需要社會公眾監管部門的介入。
基于低碳理念的建筑項目模式應該是實行政府引導與監督的項目管理模式,主要是因為低碳建筑建設業主自身的局限性以及建筑周期長的特點,很難進行統籌和綜合考慮,這就需要政府進行一道和監督。同時,低碳建筑還需要低碳評價機構進行外部約束,實現對低碳建筑全壽命周期的動態分析和評價,通過政府以及低碳評價機構的共同管理和約束,能夠實現對低碳建筑的全面監督,對于創建低碳示范建筑具有非常重要的幫助。基于低碳理念的建筑項目管理模式的實施要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低碳建筑項目形成階段的管理。低碳建筑項目管理模式管理的首要階段就是目標形成階段,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建筑項目前期投資階段管理,低碳目標包括效率性目標和效果性目標,最終的目的是實現建筑全壽命周期溫室氣體排放量最低,在投資階段已經形成了低碳目標,因此建筑業主在決定投資意向之后,會要求相關機構對建筑項目的可行性進行論證,特別是從城市改造、更新角度對整個建筑的設計可行性、合理性進行綜合論證,重點對低碳管理方面進行核準,并給予建筑業務一些建議,當相關部門批準建筑項目立項,則表明該建筑項目目標以及形成,可以進行下一階段目標的管理;其二,圖紙設計管理,建筑圖紙設計的目的是進行低碳目標的定型,即以設計圖紙的形式確定低碳建筑目標,并對建筑體型系數、朝向等進行嚴格的審查,對可再生資源的利用設計以及拆除設計進行嚴格的審核;其三,招投標管理,該階段的管理難度相對較大,主體多、合同多,建筑業主作為低碳管理方,應該創建低碳建筑實施企業名錄,對所有競標企業的資質、信譽、資金實力和低碳理念設計理念等進行綜合考慮。
2低碳建筑項目實施階段的管理。低碳建筑項目實施階段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施工現場的排碳管理。建筑施工現場的碳排主要包括人力、設備、能源、材料以及對土地的破壞等,碳排放的區域包括辦公區、施工區、生活區等。因此,針對施工現場碳排放的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工程臨時住房和材料房,應該采用環保材料,并提高材料的使用率,避免造成材料的浪費,同時降低碳排放量;(2)在照明設備方面,應該采用LED燈,并實現對施工數量、照明時間以及照明強度的管理,盡可能的避免夜間施工,這樣既能夠降低能源消耗,又不會影響周圍居民;(3)選擇節能的機械設備,利用利勃海爾吊機、變頻節能升降機等,這樣能夠有效的降低碳排放量。
2.2廢棄物的排碳管理。對廢棄物的不同處置方式會產生不同的后果,如果直接將廢棄物焚燒,這樣不僅會造成化石燃料和電能的浪費,還會增加碳排放量。因此,為了控制廢棄物的碳排放量,一方面應該盡可能的采用節能、環保、可再生的材料,即使材料廢棄也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另一方面應該合理的控制運輸總量、運輸距離,在運輸的過程中堅持“3R”原則,降低碳排放量。
3低碳建筑運營維護階段的管理。當建筑主體竣工并移交建筑業主之后,則進入運營維護階段,其低碳管理如圖 1所示,在該階段,施工單位和建筑業主都應該對存在的缺陷承擔相應的責任,物業管理單位把缺陷信息與處理結果及時的反饋給低碳管理方,由低碳管理方對各種信息進行匯總并創建數據庫,然后在政府的引導和監督下,由低碳管理方、建筑業主、物業管理方等對低碳建筑的運營維護階段進行全面的監督和管理。

圖1 低碳建筑運營維護階段管理圖
4拆除階段的管理。當低碳建筑達到使用年限之后,建筑構件和材料等都處于報廢狀態,此時需要進行拆除,低碳建筑采用的建筑材料通常為環保、可再生材料,為了避免造成二次污染,低碳建筑的報廢拆除方案應該先由低碳管理方進行審核,然后指定監理單位對整個拆除過程進行監控,然后精選一個專業的機構對拆除的材料進行分類和回收利用。
總而言之,基于低碳理念的建筑項目管理模式在我國建筑行業的應用尚處在初級階段,在實施的過程中必然會出現一些問題,這就需要政府和低碳管理方的引導和監督,對低碳建筑的整個生命周期進行管理,以此保證建筑整個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最低,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低碳管理。
[1]張仕廉,王朝健,宋義輝,夏丹丹.低碳建筑項目管理模式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1,28(13):144-146.
[2]程益.論低碳建筑項目管理模式[J].中華民居,2013,(5):207-208.
[3]龐曉峰,劉付存.綠色低碳的建筑項目管理模式探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4,(9):712.
S210
B
1007-6344(2015)03-02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