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瑞蓉
Phonics的終極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通過Phonics,學生不需要依賴教師,自己能“見詞能讀,聽音能寫”。在此過程中,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逐漸呈現。借由Phonics所帶來的成就感,學生將獲得更多的自信與學習意愿,最終獲得獨立閱讀的技能。教師如何利用Phonics這把鑰匙打開學生閱讀世界的大門呢?圖1為Phonics教學的模式。
下面,筆者以Phonics短課(Short vowel“i,e”)的各個步驟為例,闡述Phonics教學模式的具體操作流程。
一、漸進啟發,建立“音一形”概念
英語是一種拼音文字,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語音意識,讓學生把拼寫和拼讀當成一個整體來對待,建立字母與發音對應的概念,即“音形一體”,就能將“記詞形、記詞音、記詞義”的記憶負擔簡化為“記音形、記詞義”。但是建立字母與其發音的概念(Establishing letter-sound connection)過程不是通過一節課就能解決的,是漸進的、啟發式的,必須讓學生進行大量的體會和模仿。
二、整體語境,感知發音
整體語言教學觀強調語言的習得,倡導教師要為兒童創設有效的語言環境,讓兒童在真實的交際環境中運用語言。語言的習得和運用以整體方式進行,即從整體開始,進入部分,再回到整體。這就要求教師從整體出發,將教學內容整體呈現給學生,使學生在整體的、真實的環境中主動感知語言,學習語言和運用語言。
三、自主探究,操練發音
為了讓學生學會用Phonics的方法,教師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策略和自主探究精神,巧妙設計了各個環節,以模仿視頻、TPR全身反應法、看卡片讀音的方式,放手讓學生去感知、發現。教師讓學生觀看兩段Jolly Phonics中關于/e/和/i/音的視頻,視頻中不斷出現“Crack the egg./e/,/e/,/e/!”和“/i/,/i/,/i/,Inky's wet!”學生不由自主地跟著唱“/e/,/e/,/e/!”和“/i/,/i/,/i/!”而教師此時又在課件上及時給出Tips:/e/是打雞蛋的動作;/i/是用手擺出老鼠叫的動作。在小提示的幫助下,學生已經借助TPR全身反應法,在親身體驗中學習了兩個字母的發音。看完視頻,教師拿起e和i的卡片,很多學生一看到卡片便能發出/e/和/i/音。在教師巧妙的引導下,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快速地建立起元音字母e和i發/e/和/i/的音的對應概念,并操練了兩個字母的發音(Learning letter sounds)。
四、歸納總結,巧辨發音
在操練發音的過程中,教師有必要區分本節課所教的幾個音的相似之處或容易混淆的地方,讓學生清楚具體的字母或字母組合的發音異同,突破難點。如本節Phonics課的難點是區分e與i音。教師給每個音后加上尾音,如:et,ed,ep;it,id,ip,讓學生看著課件讀一讀,接著與學生玩“Sharp eyes”游戲,用課件一閃而過讓學生試讀后,在課件上重新出現這兩組et,ed,ep和it,id,ip.教師讓學生觀察,并提出一個問題:“What's the difference? Let's try to read again.”當學生把左邊的讀一遍后,教師適時出示e卡片,學生自然就發出/e/音;學生又把右邊的讀了一遍后,教師適時出示i卡片,學生自然就發出/i/音。教師再把兩個卡片交替,讓學生從慢到快讀,學生邊讀邊對這兩個音進行分辨。這樣,教師借助課件,巧妙地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出了e和i這兩個字母發音的不同點,充分體現了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
五、靈活多樣,操練拼讀
1.邊抽邊讀。每個四人小組都有一套抽拉式Phonics教具,左右兩邊的字母都可以上下移動,每移動一格,學生就試拼讀出現的那個單詞。如:hit,把右邊地往下拉,則可以拼讀“het”;把左邊地往下拉,則可以拼讀“fit”。教師可以設定時間,看1分鐘內哪個小組拼讀的詞最多最準。通過這種有趣的方式,學生基本上利用本課所學的語音知識學會拼讀更多單詞,即“見詞能讀”。
2.邊加邊讀。英語的單詞包括音、形、義三個要素,用抽取式Phonics教具拼讀時有一部分是為拼讀練習設計的發音組合,還有一部分有實意的單詞旁邊沒有給出單詞詞意,因而只體現出單詞的“音和形”。為此,教師采用了“邊加邊讀,旁邊配圖”的方法,讓學生在拼讀時既掌握單詞的“音和形”,又理解單詞的“義”。
六、效果檢測,閱讀運用
1.一步一階,朗讀句子。為幫助學生突破閱讀障礙,教師設置了兩個金字塔。金字塔按照“字母音(e和i)—拼詞(h+e+n;p+i+g)—讀短語(a red hen;a big pig)—讀句子(I'm a red hen.I'm a big pig.)”的格式,一步一個臺階讓學生從發字母音到讀句子,既培養了學生的拼讀意識,訓練了學生的拼讀能力,又幫助學生初步突破了閱讀障礙。
2.放手合作,角色扮演。在金字塔式的一步一階朗讀句子后,教師此時給學生設置了一個“選農場代言人”的任務,雖然其中出現了很多生詞,但教師讓學生兩兩合作,運用本課所學Phonics的知識去解決問題,放手讓學生去做獨立的閱讀者和表演者。學生在合作表演時,教師及時給予指導,如:“當Hen覺得自己很有可能被選上,說每句話時的語氣和表情一定是充滿自信的!而有點擔心落選時,又會是怎樣的語氣和表情呢?”有了教師的一些小提示,學生們在上臺表演時都能大膽開口,并配上滑稽的動作,同時也引來臺下聽課老師們的陣陣掌聲。
Phonics短課教學能讓學生進行整體性的認知學習,操練也相對充分,教學效果較滲透式教學好。但在小學英語課時緊張的情況下,建議教師每一到兩周上一節Phonics短課,平時在常規教學中采取Phonics滲透式教學,鞏固Phonics短課中所學的語音。總之,無論是短課教學還是滲透式教學,都應該處于一個語音教學體系之中,依據學生的現有基礎,循序漸進,因材施教,利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進行有效教學,讓學生下決心學好Phonics,樹立成為獨立閱讀者的信心,逐漸獲得獨立學習能力,從而實現Phonics學習的終極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