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杰 (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 201306)
隨著時代的發展,博物館紀念品對于大部分游客而言,不再是到此一游的紀念,這些“參觀留念”應是展館展品的視覺延伸。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紀念品帶給參觀者的應是“把博物館帶回家”的感覺。博物館究竟需要什么樣的紀念品來充分發揮它的吸引力呢?
博物館的紀念品,如要做到吸引參觀者,刺激他們的購買欲望,便一定要和博物館藏品、地方歷史、民俗風情緊密相關。它應該包含所有這些元素,可以說,博物館紀念品是文化和風物的縮影,沉淀著一次旅行的記憶。因此,獨具匠心的紀念品是博物館中不可或缺的一大“賣點”,能賺足參觀者的眼球,提升博物館的自身影響力。以中國航海博物館為例,其主打航海文化與船舶技術。一些充滿航海底蘊的展品以及儀器,都可以作為紀念品開發的亮點。現舉例說明:
1.水兵兵器水果叉套裝:采用部分展出的水兵作戰使用的武器元素(主要參考中國航海博物館航海歷史館展陳的水陸攻占紋銅壺圖樣中的矛、槍、戈、斧等),這樣的紀念品既突顯古代航海戰役的特色,又將中國古代水戰兵器文化融入藝術品中,不失為一套讓人愛不釋手的精致工藝品。
2.國際信號旗膠帶
國際信號旗是船只間的重要溝通手段。信號旗分為字母、數字、代旗和回答旗四種。本產品主要使用了字母旗。使用國際信號旗的形式生動組合成了各種不同的英文單詞,寓教于樂。例如,在中國航海博物館參觀的情侶,就可以融“愛情密碼LOVE”于信號旗的字母旗中,利用字母旗的特定圖案進行排列,拼湊出愛情的甜蜜。
3.票據軟磁書簽
票據軟磁書簽使用中國航海博物館接收的民間捐贈品修改設計制作,采用的藏品為1981年上海市奉賢縣船只過閘費票據。此款紀念品對于一些中老年朋友有著較大的吸引力,因為那是一個時代的記憶,就如同紀錄片《上海故事》里描繪的上海往昔一樣,讓人懷舊。
博物館要將本館的紀念品推銷給參觀大眾,必須了解紀念品開發過程中的要素。那么,紀念品開發應具備哪些要素呢?結合本人在工作中的實際情況,可以從以下幾點考慮。
第一,開發的紀念品要有地域性,有地方特色。有地域性及地方特色是指紀念品在開發的過程中要結合博物館所在地的地方文化特色以及本館的專業亮點。以中國航海博物館為例,因其所在地就是上海,海派特色與航海特色,都帶一個“海”字,因此博物館的紀念品設計多少都得帶點“海”味,至少和水元素相關。之前舉例的票據軟磁書簽,其采用的藏品就是曾經的奉賢縣船只過閘費票據。
第二,開發的紀念品要有地方文化底蘊。以上文提到的票據軟磁書簽為例,紀念品設計中所涉及的過閘費票據中的“閘”,在上海,對于一個行政區的形成,在歷史上起著重要的作用,這個區便是位于上海北面的有名的閘北區。所謂“閘北者,言在新閘、老閘之北也。”康熙十四年,清政府為了能夠經常疏通吳淞江,有利于江上船只航行,在現今上海福建路橋址附近建立了一座閘門。該閘門被廢棄后,又在乾隆二年,在今天的新閘路橋附近,建造了一座新閘。新閘和老閘的名稱也就由此而來。英租界南京路北面有名的“老閘巡捕房”就在附近。吳淞江北岸,原先比較荒僻,沒有形成有名的村鎮,只有不固定的貿易集市“老閘市”“新閘市”,開埠之后,東臨虹口美租界,與英租界南北隔河相望的這一片土地就被蘇州河南面的上海人稱作“閘北”。如果在設計伊始,便將相關歷史文化底蘊融入,那紀念品的吸引力對于參觀者來說,肯定非同一般,其背后的歷史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可刺激購買力。
第三,開發的紀念品要便于攜帶,注重人性化的設計。這一點的原因顯而易見,參觀者的主要目的是參觀,而購買紀念品是第二考慮,因此便于攜帶,突出紀念品特色的包裝是必不可少的。
第四,開發的紀念品應適應消費需求并且價格適中。
消費者購物最為關心的便是商品價格問題。博物館紀念品銷售自然也會碰到定價的問題。如何做到定價適中,怎樣做到價廉物美?這是博物館紀念品設計者所應考慮的問題。博物館所針對的大多是普通大眾,其對博物館紀念品,在心理上能接受的價位一般在10-200元之間,如果單純生產一些價值千萬的高價位產品,或者只是生產一些極次的低價位產品,最終只能造成兩級分化嚴重的情況,讓顧客購買時無所適從。要避免此類情況出現,紀念品設計者就必須首先進行市場調研,向一些紀念品營銷較為成功的場館取經,了解其紀念品生產成本的控制及定價策略,然后結合本館的實際作出相應的價格定位;其次,紀念品設計者還應適當分析一下來本館參觀的顧客消費心理,了解他們的消費偏好,然后有目的地開發類似的新產品,并且控制價格。例如,紀念品設計實例中所提到的國際信號旗膠帶,一經推出,深受顧客好評,購買者絡繹不絕。后期,又推出了定價適中,以航母style“走你”為主體的膠帶。
博物館紀念品通過什么途徑進行開發?作為一個開館四年的博物館,中國航海博物館對于紀念品的開發途徑,也多次派員前往國內及國外相關場館學習取經,并且結合本館的實際不斷總結。現結合工作實踐,就博物館開發的途徑,作一些淺顯的論述。
博物館的紀念品開發途徑可以采取產品設計與文化創意公司合作的模式,即博物館對創意公司提供的文化產品創意進行審核,通過后,生產符合博物館特色的紀念品,即文化定位和博物館藏品有緊密關系,同時又充分考慮到顧客消費心理,迎合不同消費者需求的紀念品。通過這種合作開發的途徑,博物館可以省卻設計人力以及物力成本,同時減少研發資金積壓,節省模具費用。
博物館紀念品的吸引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博物館的一張名片,是一種展品展覽外的延伸魅力。因此,開發一款與館藏文化、地方文化相關的紀念品,一款令人由物及館的特色紀念品,將會是博物館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之一。
[1]戴昕,陸林,楊興柱.國外博物館旅游研究進展及啟示[J].旅游學刊,2007,(03)
[2]襲莎.淺析體驗經濟時代的博物館旅游[J].理論界,2007,(04)
[3]李瑛.我國博物館旅游產品開發現狀及發展對策的分析[J].人文地理,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