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梅 (紅河學院 661100)
肖邦夜曲的創作特色解讀
李紅梅 (紅河學院 661100)
作為波蘭最杰出的鋼琴家與作曲家,肖邦創作的作品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就是夜曲。他一共創作了21首夜曲,其有著抒情的旋律與浪漫主義的和聲,表達了肖邦內心豐富的情感。這些夜曲把鋼琴這種樂器的音樂特色發揮的淋漓盡致,具有自身的創作特色,充滿了音樂的靈感,為鋼琴音樂開創了一片新的天地。
肖邦夜曲;誕生背景;創作特色
肖邦從小具有驚人的音樂天賦,并通過多年的學習成為了波蘭優秀的鋼琴家與作曲家。他一生都投入到鋼琴創作中去,其中尤以夜曲最為受人關注。他的鋼琴作品有著獨特的藝術風格,表現出超常的藝術表現力。應該來說,夜曲最能反映出肖邦的性格特征,它憑借著優美的旋律與動聽的和聲讓原本較為單薄的作品表現的更為充盈豐滿,再現出肖邦那種略帶憂郁的情感世界。因此,肖邦的夜曲讓人感覺到美輪美奐,具有獨特的高貴氣質。
在古羅馬時代,夜曲本身就有著高貴的氣質。后來,夜曲逐步發展成為一種抒情的鋼琴曲,并正式被當作一種鋼琴音樂體裁。肖邦作為夜曲的創作者之一,他受到了費爾德夜曲的深刻影響,繼承了其清新的抒情風格與多愁善感的情懷。在肖邦的一生中,他一共創作出了21首夜曲,基本上都是在他音樂創作的黃金時期完成的。這21首鋼琴夜曲反映了肖邦這個偉大音樂詩人的情感與思想變化歷程,是他音樂創作成熟期的最佳代表作品。他的夜曲創作一共經歷了三個階段,他在接受費爾德夜曲創作思想的同時,又進行了大膽改革,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創造力與想象力,大大拓展并提高了前人的夜曲結構與織體,具有驚人的創作能力與獨特的藝術風格。我們欣賞肖邦的夜曲,會感受到一種夜晚的靜謐與怡人,同時又能體會到一種熱情如火的奔放與激情,煥發出一種與眾不同的音樂生命力。
肖邦夜曲是動與靜的完美結合體,表現出獨特的音樂藝術魅力,在其旋律創作、曲式結構、情感表達以及音樂語言方面都具有自身的創作特色。
首先,肖邦的夜曲創作具有全新的音樂節奏,他并沒有被傳統夜曲風格所束縛,而是經過大膽的革新使用了變幻莫測的音樂節奏,展示出自己獨特的音樂藝術個性化特征。比如說肖邦會在裝飾音群中常常運用半音進行和等音進行手法,這樣,鋼琴音樂的旋律顯得更為流暢。這就要求鋼琴演奏者在演奏肖邦夜曲的時候,務必做到嚴謹,關注每一個音樂細節。其次,肖邦的夜曲創作具有細膩的音色。他的作品與其他作曲家作品有著顯著的區別。鋼琴演奏者在演奏肖邦夜曲的時候,必須做到深入了解肖邦音樂中的聲控方法,才能夠充分理解肖邦夜曲中的獨特風格,并發揮演奏者自己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來盡可能的表現出肖邦夜曲中的自由與抒情的情懷。肖邦夜曲最大的特色就是它運用了大量柔和的色彩以及細膩的對比手法,是對傳統古典主義音樂風格的大膽突破與自我創新。此外,肖邦夜曲作品中充滿了濃濃的思鄉之情,凸顯了他夜曲作品的浪漫主義風格。事實上,很多人都把肖邦稱作為浪漫主義音樂詩人,他的夜曲具有獨樹一幟的織體和大膽新穎的和聲體系,我們在欣賞他的夜曲時,就像在朗誦深情的抒情詩一樣,充滿了浪漫主義的詩意;
肖邦夜曲的曲式結構主要表現為三部曲式。他對于主題重復手打的運用有時平靜,有時高潮,完全沒有一個定式結構。肖邦對于這種曲式結構的運用可謂達到了活靈活現的境界。他甚至會在一些情況下把重復省略掉,并添加了一些驚人的音樂素材。在他很多夜曲作品中,他通常會在中部運用重復的手法來代替對比方式,這樣,音樂主題間的轉調就會變得更為自由奔放。這種三部曲式結構實際上是一種發展的三部性織體結構,肖邦把自己熱情奔放的個性情感融入到夜曲作品當中去,抒發了自己憂慮與感傷的內心情感。他的很多夜曲作品中,伴奏部分保持了一個貫穿全曲的織體結構,讓音樂作品最初的旋律形象得以進一步發展與升華,從而在音樂旋律與伴奏織體的共同作用下,塑造了更為完美的音樂形象。肖邦夜曲的三部曲式結構并不是單一的,而是自由多變的。具體來說,肖邦在夜曲的呈現部分往往表現出夜曲的靜謐與柔美,但是到了中部與再現部分的時候,就會把作品中的思想性與藝術性盡情的表達出來。肖邦常常會使用快板或其他華麗的旋律來表達自己高潮部分的情感,讓聽眾獲得一種心靈的震撼力與沖擊力;
肖邦的夜曲作品與其他的那種小夜曲風格有著鮮明的區別。他雖然也是采取的舒緩的音樂節奏,但是,肖邦的夜曲并不是那種簡單的情感抒發小夜曲,而是一種以獨特的詩情畫意的形式來傳達作曲家的情感,更像是一首抒情詩或寫意畫。事實上,這正是肖邦夜曲情感表達方面的最大特色。肖邦繼承了前人夜曲中的傷感情緒,但是,它又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多愁善感,更是一種愛國愛民情感的表現。這是因為肖邦當時生活的社會背景正是波蘭人民反對殖民主義,爭取民主自由生活的特殊時期。因此,肖邦的一生包括他的音樂創作都與其所在的祖國與人民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肖邦夜曲作品中更多傳達的是一種愛國主義情懷,也正是因為這種情感對于肖邦的激勵,才促使他創作出如此眾多優秀的音樂作品。他在滿懷愛國主義情懷的同時,吸取了音樂創作的靈感,并從波蘭民間音樂與民族文化中吸收了大量有益元素,加之他自身的音樂天賦,最終完成了自己頗具魅力的夜曲創作。縱觀肖邦的一生,他正式憑借自身豐富的民族情感創作出具有波蘭民族特色的鋼琴夜曲,并藉此奠定了自己在音樂界的崇高地位。此外,肖邦夜曲又具有浪漫主義風格,因此,他的夜曲中具有鮮明的戲劇性與悲劇性色彩,進而讓其夜曲作品越發具有獨特的音樂魅力。我們可以說,肖邦夜曲是其細膩的情感與宏偉史詩的有機融合,從而賦予了其巨大的藝術魅力;
肖邦夜曲創作很多都是采用了慢板的速度,讓音樂作品具有一種舒緩的音樂線條感,讓人體會到一種情境交融的美好畫面。他的夜曲音樂語言具有回轉起伏的獨特魅力,讓聽眾可以逐步進入到一個忘我的精神領域,尤其是在高潮部分或情感升華的階段,肖邦更是善于利用快板等華麗的樂章來表達自己的豐富情感世界。聽眾則在欣賞了這種夜曲作品之后,產生了強烈的情感共鳴,心靈獲得了巨大的震撼力。在肖邦的夜曲中,他基本上不會使用傳統的純樂器演奏中的難度技巧,而常常根據自己情緒的宣泄需求來逐步推進與發展音樂的結構,并采取“加花變奏”的手法來讓重復的旋律變得更為流暢華麗,音樂線條也更為柔美深情。肖邦使用的裝飾音不會對主旋律造成干擾,而是其必要的修飾與補充,會讓整個作品的音流顯得更為自然靈活,就像鋼琴在進行歌唱一樣,聽眾可以在整首夜曲中體會到那種激情奔放的熱烈情感,獲得音樂美的享受。
[1]劉媛.肖邦<夜曲>藝術特色賞析[J].大舞臺,2012 (08).
[2]習陳卉.樂之所動,源之于情一一評肖邦音樂中的情感世界[J].音樂探索,2010(04).
[3]朱健.肖邦夜曲的藝術魅力分析[J].大眾文藝,2012(13).
李紅梅(1974- ),女,漢族,云南麗江永勝人,文學學士,云南省紅河學院音樂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鋼琴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