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
- 肖邦并不知道的
于樂譜之上的大師肖邦肖邦不知道的,二百多年后一個小山村與喇叭里的浪漫之聲已經達成了某種契合的抒情方式而我第一次,覺得母親如一位詩人并不是因為她會寫詩。而是她讓她的兒子——我,有詩寫的沖動肖邦也并不知道的,一名婦女在黃昏中釀造出了琴聲,把曲子在晚蔭下反復循環。她沒看見她從小想學鋼琴的兒子,熱淚盈眶——原刊于《北京文學》2022年第11期
星星·散文詩 2023年29期2023-11-08
- 肖邦并不知道的
的力量,讓母親和肖邦,兩個相隔二百多年、互不相識的人聯系在一起。母親似乎成為作者心中的另一個肖邦,她也能和肖邦一樣釀造“琴音”。母親在作者眼里甚至成為一位詩人,因為母親讓作者獲得了某種寫詩的沖動,作者成為母親的代筆人,他寫下的詩也是屬于母親的詩。屋內光線幽暗,鋼琴聲灌入了黃昏母親沒有開燈。她也并不認識端坐于樂譜之上的大師肖邦肖邦不知道的,二百多年后一個小山村與喇叭里的浪漫之聲已經達成了某種契合的抒情方式而我第一次,覺得母親如一位詩人并不是因為她會寫詩。而是
星星·詩歌理論 2023年10期2023-11-08
- 肖邦的鋼琴演奏
——肖邦的學生作為見證者
030619)肖邦花了很多時間在教學上,因此他的學生的回憶錄和書面的敘述是闡明肖邦真正演奏方式和技藝的首要資料。Bellman 在文章《肖邦和他的模仿者:演奏的“真正方式”的標記仿效》中寫道,“Karol Mikuli 是所有在錄音時代繼續存在的人中最具有肖邦美感的典型鋼琴家。”除了Karol Mikuli,在肖邦的學生中,Georges Mathias 也延續了肖邦獨特的風格,并對后人產生了長遠的影響。Mikuli 的學生Raoul Koczalski
戲劇之家 2023年15期2023-09-05
- 自由跳動的浪漫心臟
——評《尋覓肖邦》
出版的著作《尋覓肖邦》(In Search Of Chopin)是20世紀50年代肖邦研究領域中的一座標桿。2013年,多佛出版社(Dover Publications)將這部著作重新整理后再次出版。不同的是,2013年版對原著中存在的大量史料與信息進行了校對整理和重新排版,使這部重新問世的重要著作大大增強了其可信度。該書豐富的史料、多元的視角,以及新穎的研究方法,為20世紀50年代的肖邦研究開辟了新的道路,并為后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可惜的是,國內暫未
鋼琴藝術 2023年3期2023-09-05
- Frédéric Fran?ois Chopin致敬音樂家弗雷德里克·肖邦
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rédéric Fran?ois Chopin,1810年3月1日-1849年10月17日)作為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之一,既是波蘭杰出的作曲家,也是著名的天才鋼琴家,被譽為“浪漫主義鋼琴詩人”。在短暫卻成就不凡的一生中,肖邦以開創性的先鋒精神對節奏與和聲進行巧妙譜寫,透過極富表現力的復雜樂曲旋律,開辟出浪漫主義音樂的新維度。肖邦的作品至今仍引得世界各地的音樂家們爭相演繹,動人心扉的旋律亦深深地吸引著全世界的音樂愛好者。為致敬這位聞
鳳凰生活 2023年5期2023-05-05
- 肖邦鋼琴音樂的藝術特色及演奏技巧分析
110034)肖邦是一名來自波蘭的作曲家和鋼琴家,他極具鋼琴演奏天賦,在肖邦十九歲的時候,他就可以獨立譜寫出《f 小調鋼琴協奏曲》,包括他后來的一些知名的鋼琴作品,一直被后世所稱贊。他的鋼琴作品“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其中更是體現了鋼琴藝術的典雅和高貴,不僅僅包含了對祖國的熱愛,還包含肖邦本人對愛、對生活、對生命的崇拜。作為一名鋼琴藝術大師,肖邦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鋼琴演奏藝術,還有他的愛國精神,以及為藝術而奉獻的高雅精神。基于此,本文主要對肖邦鋼琴音樂
戲劇之家 2022年5期2022-11-13
- 諾昂莊園:波蘭音樂家的曠世奇戀
是世界著名音樂家肖邦與女作家喬治·桑傳奇戀情的發生地。在19世紀,肖邦與喬治·桑的愛情被譽為曠世之戀。他們在法國諾昂的莊園,度過了一生中最幸福安定的時光。喬治·桑給予肖邦的愛以及細心的照料,使肖邦的作曲生涯達到了他個人生命的最高點,他的許多優秀作品也因為喬治·桑達到了最高的藝術境界。肖邦和喬治·桑的鐵粉遍布世界,那些在世界藝術史上閃耀的鴻儒大家常常風塵仆仆數百里來到諾昂莊園,一睹芳容,高談闊論,而諾昂莊園也成了頗具盛名的藝術沙龍!不計其數的崇拜者來到諾昂莊
知音海外版(下半月) 2022年4期2022-05-16
- 勤奮學習的小肖邦
個小男孩的名字叫肖邦。他那么出神地看著,好像入了迷一樣。晚會結束后,媽媽送走了參加晚會的孩子。準備睡覺的時候,樓下突然傳來了一陣清脆的琴聲,媽媽覺得很奇怪,這么晚了,誰還在彈鋼琴呢?媽媽走下樓一看,原來是小肖邦在彈琴。小肖邦穿著睡衣,坐在鋼琴前面彈得可認真了!媽媽驚喜地問:“小寶貝,你在彈什么呢?”肖邦說:“我在彈你彈過的曲子呢!”媽媽看到自己的兒子對鋼琴這么熱愛,心里高興極了,第二天,就請來了一位音樂家教他彈鋼琴。自從有了老師,小肖邦學鋼琴更認真了,他整
快樂語文 2021年29期2021-12-21
- 華沙之魂
千子鶴肖邦生于波蘭,曾經在華沙國家高等音樂學校學習音樂7 年。華沙起義失敗后,他被迫離開祖國,定居巴黎,只是不曾想到,1830 年的離開竟然成為永別,從此之后再未有機會踏上祖國的土地。1849 年肖邦去世,他曾交代遺愿,希望能將遺體運回波蘭,卻因為當時的政治狀況無法如愿,被葬在了巴黎的拉雪茲公墓中。多年后,他的妹妹終于完成了他的心愿,輾轉將他的心臟帶回了波蘭。肖邦的心臟被安葬在了圣十字教堂左邊第二根廊柱下,上面寫著:這里安放著肖邦的心臟。從此教堂內部多了份
青年文摘 2021年3期2021-12-15
- 肖邦藝術歌曲研究現狀整理
愛新“鋼琴詩人”肖邦以織體豐富多彩、民族風格鮮明的鋼琴作品廣為世人熟知,他創作的其他體裁僅有《鋼琴三重奏》Op.8、《鋼琴與大提琴奏鳴曲》Op.65、一首未完成的小提琴奏鳴曲以及二十首藝術歌曲。這些藝術歌曲中有十七首被肖邦的好友豐塔納(Fontana)整理收錄于Op.74,另三首為編號外作品出版。藝術歌曲貫穿肖邦創作生涯的始終,伴隨他踏上異國鄉土,直至生命的盡頭。一、肖邦藝術歌曲概述肖邦藝術歌曲的題材非常廣泛,包括波蘭的自然風光、戰爭的殘酷、流亡生活的無奈
黃河之聲 2021年17期2021-11-27
- 肖邦鋼琴作品的民族色彩闡釋
楊子佳摘 要: 肖邦是波蘭著名的天才鋼琴家,被稱為“鋼琴詩人”。他的代表作有《鋼琴協奏曲》《敘事曲》《夜曲》《革命練習曲》等。肖邦的音樂作品中蘊含著豐富的民族色彩,在他的音樂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的情感,體會到他的民族精神。肖邦的鋼琴作品促進了浪漫主義音樂的發展,成就了音樂中的家國情懷。基于此,本文重點分析肖邦鋼琴作品的民族色彩,體會肖邦的民族精神,探尋肖邦的音樂王國。關 鍵 詞: 肖邦;鋼琴作品;民族色彩肖邦是浪漫主義時期極具代表性的音樂家,在這一時期很多作
中華手工 2021年5期2021-09-26
- 李斯特巧薦肖邦
肖邦初到巴黎,經濟十分困難。當時巴黎還不知道肖邦,而譽滿全城的是匈牙利鋼琴家李斯特。 一個晚上,李斯特舉行公演,大廳里擠滿了慕名而來的聽眾。按照當時音樂會的習慣,演奏過程中燈火全熄,讓聽眾在黑暗中全神貫注地欣賞音樂家的演奏。這天的鋼琴曲,演奏得那樣深沉淳郁,沒有一絲一毫追求表面效果的東西,使聽眾如醉如癡,認為李斯特的演奏又進入一個新的境界。 演奏結束,燈火重明,在聽眾的狂呼喝采聲中,立在鋼琴旁答謝的,卻是一位陌生的青年——原來是李斯特在燈火熄滅之際,悄
閱讀與作文(小學高年級版) 2021年6期2021-09-10
- 勤奮學習的小肖邦
蘭的一個城市里,肖邦家客廳里的燈光特別明亮,好多孩子都穿著漂亮的衣服,在鋼琴的伴奏下,圍成一個圓圈跳舞。只有一個3歲的男孩沒有跳舞,他睜著明亮的大眼睛看著媽媽彈鋼琴時手指的動作,這個小男孩的名字叫肖邦。晚會結束后,媽媽送走了參加晚會的孩子們,準備睡覺的時候,樓下突然傳來了一陣清脆的琴聲。媽媽走下樓來一看,原來是小肖邦在彈琴。媽媽驚喜地問:“小寶貝,你在彈什么呢?”肖邦說:“我在彈你彈過的曲子呢!”媽媽很驚喜,第二天就請來了一位音樂家教他彈鋼琴。自從有了老師
格言·校園版 2021年4期2021-04-21
- 情與景的盛宴 靈與肉的天堂
祁玲《肖邦故園》作者是伊瓦什凱維奇。作為肖邦的同胞,作者懷著對肖邦深深的敬意,以肖邦故園為切入點,借描述故居的歷史和現狀,回顧了肖邦傳奇而又不平凡的一生,特別表現了肖邦的愛國情懷。文章可以分五個部分。1~2段是對肖邦故居的歷史回顧。作者用富麗堂皇的建筑群和肖邦出生的簡樸小屋進行對比,突出表現肖邦故園的偉大價值——它是波蘭人朝拜的圣地,舉行精神宴會的殿堂。作者用故園這一特殊的場景——肖邦的出生地——來表現肖邦對于故園的真情感才。3~8段是第二部分,重點闡述肖
語文周報·教研版 2020年19期2020-07-04
- 再見,未見
“他是來自波蘭的肖邦,我相信,即便在這個群星閃耀的時代,他也將會無比耀眼。”肖邦靦腆一笑,準備再彈一曲李斯特的作品,眼角余光突然瞥見一位女士。她坐在沙發上,爐火照著她的臉,卷發散亂落在披肩上,手上拿著一支雪茄。肖邦內心有些反感,他低下頭演奏起來,再也沒有望向那邊。一連彈了許多曲,肖邦才停下雙手。突然嗅到香水的味道,他才發現,剛才那個抽著雪茄的女子,已經挪到鋼琴旁坐著。雖然不漂亮,但她的眼睛充滿智慧,讓人難忘。后來,肖邦才知道,她就是喬治·桑。她蔑視傳統,飲
莫愁·智慧女性 2020年4期2020-06-03
- 再見,未見
“他是來自波蘭的肖邦,我相信,即便在這個群星閃耀的時代,他也將會無比耀眼。”肖邦靦腆一笑,準備再彈一曲李斯特的作品,眼角余光突然瞥見一位女士。她坐在沙發上,爐火照著她的臉,卷發散亂落在披肩上,手上拿著一支雪茄。肖邦內心有些反感,他低下頭演奏起來,再也沒有望向那邊。一連彈了許多曲,肖邦才停下雙手。突然嗅到香水的味道,他才發現,剛才那個抽著雪茄的女子,已經挪到鋼琴旁坐著。雖然不漂亮,但她的眼睛充滿智慧,讓人難忘。后來,肖邦才知道,她就是喬治·桑。她蔑視傳統,飲
莫愁 2020年10期2020-04-02
- 一顆心,一架琴,彈奏一世波蘭情
里克·弗朗索瓦·肖邦(1810—1849),波蘭知名作曲家、鋼琴家,歐洲19世紀早期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之一。肖邦的作品多以波蘭民間歌舞為基礎,他一生創作了200多首作品,其中50多首以波蘭民間舞曲為素材譜寫而成。當祖國將亡,顛沛流離于巴黎之時,他創作了很多具有愛國主義思想的鋼琴作品。舒曼曾稱贊他的音樂像“藏在花叢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蘭不會亡”。肖邦的母親是波蘭人,她非常喜歡波蘭舞曲,還非常喜歡唱歌,在肖邦小時候就經常給他唱波蘭民歌。每當聽到
小讀者之友 2019年6期2019-09-10
- 肖邦的魔法
陳亦權有一次,肖邦來到華沙郊區散步,路過一所學校時,聽到里面的琴聲參差不齊,老師正咆哮著指責孩子們不認真練琴。肖邦走了進去,看到教室里有十幾個孩子,他們個個眉頭緊鎖,有的甚至快要哭出來了。當鋼琴老師得知這位訪客就是肖邦后,便向他訴苦說:“我的學生很不喜歡鋼琴,無論我怎樣告訴他們音樂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藝術,甚至是批評懲罰他們,他們就是不好好練琴,您能幫助我教教他們嗎?”肖邦想了想,點頭答應了。孩子們演奏的時候,他每走到一個孩子身邊,就俯身悄悄地在那個孩子耳邊說
故事家·高考季 2019年5期2019-06-03
- 肖邦的魔法
陳亦權肖邦是19世紀波蘭著名的鋼琴家。有一次,他來到華沙郊區散步,路過一所學校的時候,聽到老師正咆哮著指責孩子們不認真練琴。肖邦饒有興趣地走了進去,教室里的孩子們一個個眉頭緊鎖,有的甚至快要哭出來了。鋼琴老師見有人進來,便停止嘶吼。當他得知這位訪客就是肖邦后,非常激動地說:“我的學生很不喜歡鋼琴,無論我如何批評懲罰他們,他們就是不好好練琴,您能幫助我教教他們嗎?”肖邦想了想,點頭答應了。孩子們演奏的時候,肖邦開始踱步。他每走到一個孩子身邊,就俯身悄悄在那個
故事會 2019年8期2019-04-20
- 增肥
云樵肖邦開始增肥了。但誰知,雞鴨魚肉猛吃幾天后,身體就開始難受,不是腹脹難忍,就是拉稀跑肚,人軟得跟什么似的。肖邦受不了,心想瘦就瘦一點兒,管他那么多!再講了,提拔重用要的是真本事,幾時聽說靠形象?媽的,老子不吃了!肖邦在宣傳口做事,負責本單位的對外宣傳。肖邦文筆好,他寫的好幾篇關于本單位業績的文章,上了市報和省報。前任局長挺高興,幾次都說要提拔他。只是由于種種原因,這事一直耽擱著。何大壯對肖邦也很賞識,一有外事活動,必帶肖邦前往。“六·一”節那天,何大壯
今古傳奇·故事版 2018年21期2018-12-07
- 肖邦的魔法
一次,著名鋼琴家肖邦在華沙郊區散步,路過一所學校時,聽到里面的琴聲參差不齊,老師咆哮著指責孩子們。肖邦走了進去,教室里一共有10多個孩子,他們一個個眉頭緊鎖。鋼琴老師見有人進來,便停止責罵。當他得知這位訪客就是肖邦后,訴苦說:“我的學生總是不好好練琴,你能幫我教教他們嗎?”肖邦想了想,點頭答應了。孩子們演奏時,肖邦開始了踱步。他每走到一個孩子身邊,就俯身悄悄在那個孩子耳邊說一句悄悄話,隨后,那個孩子就顯得非常開心,彈琴也變得有模有樣起來。肖邦和所有孩子都這
發明與創新·大科技 2018年12期2018-04-22
- 一縷芬芳靠近
日月肖邦與喬治·桑相戀,起源于一瓶叫薇奧麗特的香水。肖邦即興彈畢一曲,剛好有這樣的芬芳靠近了他。一抬頭,他發現有一位優雅而嫻靜的女人站在他的身邊。她叫喬治·桑。于是,一男一女對視的目光漸漸發燙了,燙熱了世界的目光。應該說,他倆發生戀情是奇跡。肖邦身體纖弱,內心憂郁。之前,曾有幾位美婦追著他的鋼琴曲,跟他好過,跟他愛過。那是很短促的經歷,如他手指按下的一個音符。所以,他對女人的愛產生了強烈的懷疑,覺得女人生來就是不真誠的,可他對女人又充滿了渴望。他需要溫暖。
幸福·悅讀 2018年1期2018-01-17
- 在肖邦心臟前脫帽
在肖邦心臟前脫帽從北京飛到波蘭,機場的名字就是肖邦機場。在波蘭的兩天,走在街頭,漫步在公園或者小巷深處,聽到的或者看到的都是肖邦。特別是在一個公園,擺放著兩個音樂巨人的雕塑,一個是李斯特,一個是肖邦。肖邦的雕塑高大而傳神,在他不遠處的李斯特雕塑只是一個頭顱。當地的波蘭朋友比達對我說,雖然肖邦和李斯特是好朋友,在音樂上的影響都很大,但在這里你能看出,他們還是有區別的。我笑著對比達說,那是因為肖邦是你們波蘭人。比達搖頭,回答我說,因為肖邦要比李斯特更偉大。那是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7年4期2017-04-06
- 肖邦鋼琴作品的現代性表達
655011)肖邦鋼琴作品的現代性表達陳文佩(曲靖師范學院音樂舞蹈學院,云南 曲靖 655011)肖邦作為音樂史上極具創造力的作曲家,其作品擁有著十分豐富的題材和形式,為鋼琴藝術開拓了全新的天地。肖邦的音樂藝術有著如歌的旋律、大膽的和聲、自由的速度以及前所未有的想象,本文從多個方面,對肖邦鋼琴作品的獨特風格進行了探討。肖邦;鋼琴作品;現代性肖邦在西方的音樂史當中被稱之為“鋼琴詩人”,肖邦的鋼琴藝術充滿了浪漫主義精神,更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鋼琴藝術的發展。肖
北方音樂 2017年2期2017-01-28
- 純技術傾向在肖邦鋼琴作品中的弊端
——試以肖邦《降B小調奏鳴曲》為例
8)純技術傾向在肖邦鋼琴作品中的弊端 ——試以肖邦《降B小調奏鳴曲》為例梁 緣 (嶺南師范學院音樂學院 524048)在西方音樂史上,肖邦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近年來在肖邦鋼琴曲中出現的純技術傾向,誤解了肖邦的藝術本意。本文從純技術傾向在肖邦鋼琴演奏中的現狀出發,闡述了純技術傾向在肖邦鋼琴作品中的弊端,主要有純技術傾向片面了肖邦的風格特點、削弱了肖邦作品的音樂表現力以及將肖邦的深邃思想膚淺化等問題,從而為了研究肖邦的藝術演奏提供借鑒。純技術傾向;風格特點;音
大眾文藝 2017年7期2017-01-27
- “鋼琴詩人”肖邦的故事(四)
艷芳“鋼琴詩人”肖邦的故事(四)文:李建華 圖:宋艷芳一塊金表后來,肖邦在老師的安排下,又舉行了幾場演奏會。就這樣,肖邦在華沙開始聲名大振,很多貴族家庭都以能夠請到肖邦到家中演奏為驕傲。1820年,肖邦10歲了。新年的鐘聲剛剛敲響,一個喜訊傳來:歐洲最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卡德琳娜要來華沙舉辦專場音樂會。整個華沙都沸騰了,誰不想親耳聆聽卡德琳娜美妙的歌聲呢?肖邦也想去現場觀看,可門票太貴,他哪里有錢去買門票呢?正當肖邦一籌莫展的時候,一個好消息傳來:卡德琳娜要
琴童 2016年2期2017-01-17
- 肖邦的故事
肖邦的出生1810年2月22日,在波蘭華沙附近的一個小村莊里,有個男孩降生了,他的名字叫肖邦。肖邦的爸爸在一個莊園里當法語老師,媽媽會彈琴并愛唱民歌,肖邦還有一個姐姐,從小跟媽媽學琴。受媽媽和姐姐的影響,一天,4歲的肖邦對媽媽說:“媽媽,我也要像姐姐一樣學琴。”一旁的姐姐聽了,說道:“就你這么點大,還彈琴?”晚上,聰明的肖邦爬上琴凳,一音不漏地把早晨媽媽教給姐姐的曲子全部彈了出來。那時肖邦的媽媽才意識到自己兒子有著不凡的音樂天賦,便決定由姐姐開始教他彈鋼琴
小天使·四年級語數英綜合 2016年12期2016-12-07
- 她可真會玩
意,它就是早年的肖邦畫像。肖邦在20世紀50年代的中國相當叫座,因為肖邦的音樂憂郁而淺白,他很早就離開祖國波蘭,流放異域,這引起了中國知識分子“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共鳴。有很多肖邦的畫像,一般都是亂發飛揚,作揮手目送的文藝青年狀,深得中學少女的歡心。其實肖邦是一個柔弱的男子,他患了肺病,面容有點兒蒼白。肖邦在歐洲更廣為人知的不是他的流亡,而是到了法國之后他跟巴黎女小說家喬治·桑的一段畸戀。喬治·桑是一個Tom Boy(假小子,有男孩子氣的女孩),喜作
愛你 2016年15期2016-11-25
- 肖翔之夜
夜是傅聰演奏的“肖邦之夜”。這一夜,為北京平添了一分難得的美麗與溫馨。是傅聰為我們帶來了肖邦,從異國他鄉,從夜的深處。傅聰走上臺來,一件黑色的燕尾服,一頭烏發如墨。大概是染的,微微有些謝頂。不知身體如何,記得17年前的1981年他同國時曾一再說他的身體好極了。我看他此次上臺的臺步不那么爽朗,畢竟是64歲的人了。他的手指卻還是那樣的美,雖然纏著繃帶,依然柔若無骨,觸動琴鍵時連琴鍵也變得柔軟如一匹黑白相間的絲綢。我坐在樓上的第一排,看得格外清楚他的手指,清風臨
音樂生活 2016年4期2016-05-30
- “鋼琴詩人”肖邦的故事(八)
奇特的女人闖入了肖邦的生活,并對肖邦以后的人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她就是當時法國風靡一時的女作家喬治·桑。剛開始的時候,喬治·桑并沒有給肖邦留下很好的印象。但隨著相處的深入,肖邦漸漸地對她有了好感。喬治·桑的兒子患有風濕癥,肖邦的肺病也愈加嚴重。喬治·桑聽從醫生的建議,他建議肖邦與她帶著兩個孩子一起搬到西班牙的馬約卡島療養,希望那里溫暖的氣候,能夠幫助兩人恢復身體的健康。1838年11月7日晚,肖邦一行人登上了前往馬約卡島的氣墊船。夜晚的大海黑漆漆的一片,讓
琴童 2016年6期2016-05-14
- “鋼琴詩人”肖邦的故事(七)
1831年8月,肖邦抵達了巴黎,他想在巴黎這個文學與音樂藝術氛圍都比較濃郁的大都市里,為祖國的民族解放而戰斗。幾天后,肖邦揣著一封一位維也納知名人士寫的推薦函,和一摞(luò)作品的手稿來到普萊埃爾出版公司。普萊埃爾是當時巴黎最著名的出版家,肖邦是多么希望能通過他的幫助,在巴黎舉辦音樂會啊!普萊埃爾對這位名不見經傳的波蘭小伙子根本不屑一顧,他連眼皮都沒翻一下,就直截了當地拒絕:“巴黎街頭到處都是音樂家,在這里,你根本不可能有機會。”“可我……”肖邦還想辯解
琴童 2016年5期2016-05-14
- 《肖邦故園》之旋律美
◎吳九虎?《肖邦故園》之旋律美◎吳九虎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每個老師都期待在課堂上編織自己的教學故事,作為老師,我們更希望在一個輕松而又愉悅的環境中來進行教學,既給學生知識上的傳授,又給學生美的欣賞與體驗。以《肖邦故園》為教學案例,筆者就進行了一次音樂體驗式的文本教學。《肖邦故園》是蘇教版必修一專題中的一篇散文。語文教師一般都會有這樣的體驗,在講讀此篇時都會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對“肖邦故園”的特征,也就是肖邦故園景色的分析上,即使有部分教師在課堂上會涉及到關于“
現代語文 2016年20期2016-03-03
- “鋼琴詩人”肖邦的故事(五)
23年,13歲的肖邦被直接送進華沙中學就讀,開始接受正規的教育。進了中學,增加了很多課程,可他最喜歡的還是音樂。一天夜里,他借著月光,偷偷地讀著一本樂譜。這時,負責檢查學生休息的林德夫人走進了宿舍,看見其他學生都已經就寢,只有肖邦還在外面看書,便走上前去,讓他立刻回去休息。肖邦一氣之下,就給林德夫人畫了一幅畫像。沒想到第二天,這張“丑化”了的畫像竟被林德夫人發現了。第二天晚上,就寢鈴剛剛響過,肖邦就趕緊上床,還用被子將自己捂得嚴嚴實實的。當林德夫人檢查宿舍
琴童 2016年3期2016-02-05
- 肖邦一夜成名
蘭作曲家、鋼琴家肖邦從小就表現出非凡的藝術天賦,他6歲時開始學習音樂,7歲時就能譜曲,8歲時就能登臺演奏鋼琴。可是生不逢時,20歲那年,肖邦參加了波蘭人為驅逐德軍而發動的華沙起義,起義不幸失敗。為了躲避反動當局的追捕,肖邦只身流亡到了法國巴黎。此時的肖邦雖然才華出眾,但空有大志而無處施展。在巴黎定居下來后,肖邦為求生計,托朋友幫忙,謀得了在一所中學教書的差事。由于報酬較低,肖邦生活貧困,處境落魄艱難。然而,肖邦始終不改自己對音樂的執著追求,他一有空就練習彈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5年11期2015-11-13
- 走進肖邦的音符
友人羨慕地說:“肖邦的故鄉啊,一定要好好聽聽肖邦的鋼琴曲。”說起波蘭的名人,恐怕大多數人首先會想到肖邦,其次才是居里夫人和哥白尼吧。矗立在瓦津基公園(Wazienki Park)的肖邦雕像已成為這座城市的一個地標,走進公園,一眼便看到坐在柳樹下的音樂家塑像,頭發和斗篷被風吹起,背后飄垂的枝葉,又似一只具有象征意義的大手。肖邦兩眼微閉,眉頭稍皺,流露出一絲淡淡的哀愁,緊閉的雙唇和面部剛毅的輪廓卻顯示出內心的倔強。瓦津基公園因此被稱為“肖邦公園”,這座英國園林
讀者欣賞 2014年12期2014-12-23
- 走進肖邦的音符
攝影/阿茲貓走進肖邦的音符文/攝影/阿茲貓得知我要去波蘭,一位友人羨慕地說:“肖邦的故鄉啊,一定要好好聽聽肖邦的鋼琴曲。”說起波蘭的名人,恐怕大多數人首先會想到肖邦,其次才是居里夫人和哥白尼吧。矗立在瓦津基公園(Wazienki Park)的肖邦雕像已成為這座城市的一個地標,走進公園,一眼便看到坐在柳樹下的音樂家塑像,頭發和斗篷被風吹起,背后飄垂的枝葉,又似一只具有象征意義的大手。肖邦兩眼微閉,眉頭稍皺,流露出一絲淡淡的哀愁,緊閉的雙唇和面部剛毅的輪廓卻顯
讀者欣賞 2014年12期2014-07-03
- 在肖邦心臟前脫帽
,機場的名字就是肖邦機場。在波蘭的兩天,走在街頭,漫步在公園或者小巷深處,聽到的或者看到的都是肖邦。特別是在一個公園,擺放著兩個音樂巨人的雕塑,一個是李斯特,一個是肖邦。肖邦的雕塑高大而傳神,在他不遠處的李斯特雕塑只是一個頭顱。當地的波蘭朋友比達對我說,雖然肖邦和李斯特是好朋友,在音樂上的影響都很大,但在這里你能看出,他們還是有區別的。我笑著對比達說,那是因為肖邦是你們波蘭人。比達搖頭,回答我說,因為肖邦要比李斯特更偉大。那是一個夕陽西下的時刻,本來冷冷的
讀者 2014年10期2014-05-12
- 借助關鍵詞猜想輻射,引領學生與文本對話
什凱維奇的作品《肖邦故園》是一篇難得的以人文景觀為描寫對象的抒情散文,文筆細膩溫婉,如果一邊聽著肖邦的《瑪祖卡曲》一邊讀起它,你就能發現作者總是能把一個溫情安詳而又讓人抬頭仰望的肖邦推到你面前,讓你禁不住想要和肖邦促膝談心。然而學生漫無目的地去讀課文,往往理不清頭緒,就很難有這樣的感受。因而,我們的課堂的目標之一就是要幫助學生理清寫作思路,把握課文的情感脈絡,深入感受作品的人文韻味。為了很好的達成這一目標,筆者嘗試了一些做法,覺得有些新意,拿出來與大家商榷
中學語文·大語文論壇 2014年1期2014-01-22
- 淺析肖邦夜曲發展深度的潛在因素
000)一、序言肖邦(1810—1849)在波蘭的生活時間大約有20年,直到1830年才離開了自己的祖國,在肖邦所生活的波蘭,也恰恰這個時期就是波蘭整個民族最為蒙難的時代,當然波蘭民族覺醒也是開始于這個時代。在1830年不得不流亡異國他鄉之后,無時不刻眷戀著自己家鄉的肖邦再也沒能回到過自己日思夜想的祖國,幾乎后半生的生活都是僑居異國,由此我們不難看到作為鋼琴家作曲家的肖邦,其后半生的創作中無不留有這些流亡背景所帶來的深刻烙印。僅僅拿夜曲這一最溫婉平靜而舒緩
大眾文藝 2013年11期2013-07-20
- 愛畫畫的作曲家
尹成榮肖邦是波蘭著名的作曲家和鋼琴家,曾被舒曼稱為“藏在花叢中的大炮”。肖邦在音樂上有著先天的敏感,對畫畫的愛好和天賦也絕不遜于音樂。肖邦上中學時,有一天,同學蒂特氣喘吁吁地跑進班級,急促地對肖邦說道:“快,校長林德先生叫你到他的辦公室去一趟……”“壞了,這件事還是被林德校長知道了……”肖邦忐忑不安不安地向林德先生的辦公室里走去。原來他闖禍了,昨天晚上,就寢的鈴聲響過了很長時間,同寢室的同學都已進入夢鄉,肖邦還在津津有味地看小說。舍監琳特夫人嚴厲地責備了他
花季雨季·閱讀與作文 2013年6期2013-04-29
- 在活動和體驗中實現與文本對話
】1.能準確說明肖邦故園的四季優美景色與肖邦音樂的密切聯系。2.理解肖邦及其故園的地位和價值,體悟肖邦的愛國主義情懷。3.鑒賞本文的敘事結構與特色。【重點、難點】重點:1.把握肖邦故園和肖邦音樂之間的內在聯系。2.理解肖邦故園文化內涵,感受肖邦的愛國主義情懷。3.鑒賞用景物描寫來表現音樂特征與人物情懷的敘事特色。難點:理解肖邦故園與肖邦音樂之間的聯系。【設計理念】《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必修課程·閱讀與鑒賞”中有這樣的要求:“學習鑒賞中外文學作品,
江蘇教育·中學教學版 2013年7期2013-04-29
- 問題串引,讓學生自己走進文本
楊帆《肖邦故園》是波蘭著名作家雅-伊瓦什凱維奇的經典作品。作者以極為精巧的構思,將肖邦故園、肖邦其人、肖邦音樂融合起來描寫,表達了對肖邦及其音樂、人格、精神的贊美之情。文章篇幅較長,語言又含蓄蘊藉,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為此,我經過反復思考、研究,確定了一個比較科學的教學流程。現將該流程和設計意圖闡述如下。一、投影故園外景,感受故園之美這是為了讓學生從整體上初步感知肖邦故園的景物之美,激發其對肖邦故園的向往之情,為其興味盎然地走進文本打下
江蘇教育·中學教學版 2013年7期2013-04-29
- 和肖邦促膝談心——《肖邦故園》再讀
一位藝術大師——肖邦,漸行漸遠,然而,最弱的,最溫柔的,真正震憾我們靈魂的狂風暴雨——肖邦音樂,依然回蕩在肖邦故園。悠悠故園,有你,有我,最重要的是還有肖邦。讓我們一起,就在這里,和肖邦促膝談心。故園的靈魂——音樂肖邦的好朋友,德國詩人海涅對肖邦音樂有這樣的評價:“他在鋼琴前坐下的時候,我覺得仿佛是一個從我出生地來的同鄉正在告訴我當我不在的時候曾經發生的最奇怪的事。有時我很想問他:‘家里的那些玫瑰花還在熱情地盛開嗎?那些樹還在月光下唱得那么美嗎? ’”故園
中學語文 2013年3期2013-01-31
- 肖邦音樂的發展歷程及其風格
0)偉大的鋼琴家肖邦出生于1810年,全名是:弗利得利克?弗朗索瓦?肖邦(Fredric? Francois? Chopin),他的父親為法國血統,母親為波蘭血統,他的混合血統注定了肖邦將成為一位浪漫卻憂郁的鋼琴詩人。他的家庭背景與其詩人般的性格,決定了他的愛國情愫,與哀怨情懷的性情是密不可分的。一、肖邦音樂的發展歷程肖邦的音樂和人生之路,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肖邦的音樂才能似乎是與生俱來的,由于肖邦的生活環境使得他在六歲的時候就有條件開始了鋼琴音樂之路,僅
大眾文藝 2011年13期2011-08-15
- 肖邦誕辰200周年慶典明年在全世界范圍展開
紀念偉大的音樂家肖邦誕辰200周年,波蘭將于2010年在世界范圍內舉行盛大慶典。5月12日,肖邦200周年慶典委員會主席瓦爾德馬爾·東布羅夫斯基在波蘭駐華大使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慶典的相關情況。據介紹,目前全世界已經籌備完成了35個慶典委員會,預定的慶祝活動達到2400場。在多項與肖邦有關的投資項目中,最大的為投資1億美元的肖邦博物館,博物館將收集各種形式的肖邦資料,向公眾開放。慶典將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肖邦誕辰紀念周,將有世界頂級鋼琴演奏家的音樂會與
文藝報·周五版 2009年21期2009-06-03
- 一夜肖邦
子保留耳朵。一個肖邦對世界已經足夠。誰在這樣的鋼琴之夜徘徊?可以把已經彈過的曲子重新彈過一遍,好像從來沒有彈過。可以一遍一遍將它彈上一夜,然后終生不再去彈。可以死于一夜肖邦,然后慢慢地、用整整一生的時間活過來。可以把肖邦彈得好像彈錯了一樣,可以只彈旋律中空心的和弦。只彈經過句,像一次遠行穿過月亮。只彈弱音,夏天被忘掉的陽光,或陽光中偶然被想起的一小塊黑暗。可以把柔板彈奏得像一片開闊地,像一場大雪遲遲不敢落下。可以死去多年但好像剛剛才走開。可以把肖邦彈奏得好
語文教學與研究(讀寫天地) 2009年4期2009-04-27
- 感受肖邦
分,其中最深的是肖邦。這不僅僅是因為她在2000年10月奪得了波蘭第14屆肖邦國際鋼琴大賽的第四名,同時獲得波蘭舞曲特別演奏獎,更是因為她對肖邦音樂的詮釋,鋼琴大師約瑟夫·卡利斯坦在聽過陳薩演奏的“肖邦”之后感慨地說:“我從來沒有聽過這么好的肖邦。”陳薩對肖邦情有獨鐘,而且有過很長一段日子的狂熱。問到原因,陳薩笑吟吟地說:“東方人的氣質與肖邦作品的精神內涵很吻合,喜歡他是很自然的事情。他就好像是我家里人。”那一次的肖邦國際鋼琴大賽,陳薩也曾遇到過很大的挫折
琴童 2009年4期2009-04-21
- 祖國的沃土滋養了音樂家
——弗利得利克·肖邦。他父親尼古拉·肖邦原是法國人,后遷居波蘭,曾參加過波蘭民族英雄柯斯秋什科領導的反抗侵略者的起義,起義失敗后流落華沙,成了一名家庭教師。從此,肖邦全家把波蘭視作他們的祖國。他母親特別喜歡音樂,在懷孕時常常深情地一首接一首地唱波蘭民歌,她希望腹中的肖邦能聽懂她的歌聲。小肖邦出世后,母親也經常給他唱波蘭民歌。雖然肖邦還只是個喜歡哭鬧的嬰兒,但每當聽到母親哼唱的波蘭民歌時,就立即安靜下來。一次家庭晚宴結束后,父母正準備休息,忽然聽到樓下傳來斷
七彩語文·中高年級 2009年18期2009-01-18
- 李斯特與肖邦
,為“鋼琴詩人”肖邦舉行安靈彌撒。在令人心碎的教堂鐘聲中,一位身穿黑色喪服、蓄長發的中年人,指揮樂隊演奏起了死者在病中所作的《送葬進行曲》。他清癯的臉上流露出哀傷的神情,那深邃的雙眼飽含熱淚,整個身心仿佛都沉浸在對亡友的哀悼之中……。他,就是大鋼琴家、肖邦的摯友弗朗茲·李斯特。1831年,李斯特在巴黎和肖邦邂逅,他倆很快成了親如兄弟的摯友。肖邦的故鄉波蘭當時正淪于沙俄之手,亡國之恨常使肖邦處于絕望的悲哀之中。有次聚會,聽眾要求李斯特和肖邦作鋼琴即興演奏李斯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6年5期1986-1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