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建華 圖:宋艷芳
“鋼琴詩人”肖邦的故事(四)
文:李建華 圖:宋艷芳

后來,肖邦在老師的安排下,又舉行了幾場演奏會。就這樣,肖邦在華沙開始聲名大振,很多貴族家庭都以能夠請到肖邦到家中演奏為驕傲。
1820年,肖邦10歲了。新年的鐘聲剛剛敲響,一個喜訊傳來:歐洲最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卡德琳娜要來華沙舉辦專場音樂會。整個華沙都沸騰了,誰不想親耳聆聽卡德琳娜美妙的歌聲呢?
肖邦也想去現場觀看,可門票太貴,他哪里有錢去買門票呢?正當肖邦一籌莫展的時候,一個好消息傳來:卡德琳娜要邀請肖邦為她的演唱會現場伴奏。這是一次多么難得的機會啊!肖邦激動得一夜都沒合眼。
媽媽親自為肖邦準備了一身合體的晚禮服,肖邦穿上它,喜得合不攏嘴。他大大方方地登上大歌唱家的舞臺,出色地為卡德琳娜完成了全場的伴奏任務。演出結束,卡德琳娜很感動,她拿出一塊隨身攜帶的小金表送給肖邦,并在表殼內刻上:“贈給10歲的小肖邦,卡德琳娜夫人贈,1820年1月3日于華沙。”
這塊小金表成了肖邦童年時期最美好、最珍貴的記憶,它一直被肖邦保存在身邊,至今還被收藏在華沙的“肖邦紀念館”里。
1821年夏天,考慮到肖邦和他的妹妹艾米莉亞身體都不好,鄉下的環境和空氣可能更有利于兄妹倆療養,父母便帶著全家來到鄉下沃金斯基伯爵家的莊園里度假。
鄉村的田園景色絢麗多彩,天藍水碧,云飛柳揚,到處都彌漫著綠色,連空氣都飄著青草的氣息。肖邦一家在這里盡情地享受著田園的景色,忘情地跳舞、猜謎、唱歌、彈琴。
在與村民的交往中,肖邦學會了地地道道的波蘭舞曲,還細致地觀察了“瑪祖卡”舞曲的舞步和節奏,也越來越喜歡波蘭的民間音樂。他還把他在鄉間聽到的民歌都再現到鋼琴上,他對民歌的喜歡已經到了癡迷的程度。
有一次,肖邦發現一個鄉下女孩坐在柵欄上唱歌,他覺得她唱得很好聽,便躲在籬笆旁偷聽。
小女孩發現了,轉身要走,肖邦急切地跑上前:“小姐姐,你教我唱歌,好嗎?”小女孩瞟了瞟他一眼,頭也不回地走了。
肖邦真的急了,連忙追上去,他是左哀求右哄勸,小女孩就是不出聲。最后,他只好把自己身上所有的零錢都掏出來,小女孩才很不情愿地把那首美妙的歌曲重唱了一遍。肖邦哪敢怠慢,急忙掏出紙筆,把這首歌的曲譜記了下來。
由于肖邦從小就受到了波蘭民間音樂的熏陶,使得他對波蘭音樂有著強烈的感情。他對波蘭民間音樂的這種熱愛,影響了他的一生,他一生中創作了大量的波蘭舞曲。

肖邦的爸爸結交了很多華沙的知識分子,所以家里經常有許多教育界、文化界的精英們來訪。
這一天,正好是爸爸的生日,他家里來了一大幫子客人,他們一邊喝酒,一邊聊天,肖邦姐弟幾個也在一旁輕聲地說笑著,喝著果汁。
穿著一身節日盛裝的保姆佐斯卡端著一盤大蛋糕放在了桌子上,爸爸請德高望重的林德校長切第一刀,校長扶了扶眼鏡,隨手拿起刀來。
當他剛把刀尖碰一下蛋糕時,整個蛋糕突然塌陷下去,大家一片慌亂,大廳里死一般的寂靜。
停了一會,靠墻的書櫥門輕輕地打開,書櫥中間一層上,露出一塊精致的大蛋糕。
爸爸陰沉著臉,厲聲叫道:“肖邦,你給我過來!”
這時,躲在屋角的孩子們憋不住地笑出聲來了,聽到爸爸的喊叫,才止住了笑聲。
肖邦慢吞吞地走過來,臉色煞白。
“你給我說清楚,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爸爸鐵青著臉。
肖邦仰起頭來:“蛋糕塌下去,是因為它是假的……因為它是佐斯卡姐姐做的糖皮,是我讓她這樣做的。真的蛋糕在那兒,在書櫥里。”
“天哪,你竟然做出這樣的事,你為什么這樣做?”媽媽在一旁責怪著。
“因為多美尼克總是說,‘奇跡是沒有的’,我想創造奇跡。”肖邦低頭說道。
“哦,是這樣!”林德校長拉過肖邦的手:“好一個創造奇跡,好吧!作為對你的懲罰,給我們彈一曲吧!”
彈琴,這對肖邦來說,是再樂意不過的事了。他快步跑到鋼琴前,熟練地彈奏起來,一場蛋糕的風波就這樣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