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建華 圖:宋艷芳
到了1823年,13歲的肖邦被直接送進華沙中學就讀,開始接受正規的教育。
進了中學,增加了很多課程,可他最喜歡的還是音樂。一天夜里,他借著月光,偷偷地讀著一本樂譜。這時,負責檢查學生休息的林德夫人走進了宿舍,看見其他學生都已經就寢,只有肖邦還在外面看書,便走上前去,讓他立刻回去休息。
肖邦一氣之下,就給林德夫人畫了一幅畫像。沒想到第二天,這張“丑化”了的畫像竟被林德夫人發現了。
第二天晚上,就寢鈴剛剛響過,肖邦就趕緊上床,還用被子將自己捂得嚴嚴實實的。當林德夫人檢查宿舍時,他在被子里嚇得直哆嗦,腳底都冒出了冷汗。
“喂,淘氣鬼,還給你吧,一幅絕妙的作品。”林德夫人很友好地對肖邦說了一句,慢悠悠地走出了宿舍。
肖邦從被子里鉆出來,抓住那幅畫像就要撕。突然,他發現畫像中批了兩行字:“你奉獻給我的這幅肖像,樣子像極了!不過,晚上應該按時睡覺。”林德夫人的寬容、諒解深深地感動了肖邦,他急忙起床追過去,含淚向夫人檢討了自己的錯誤。
一年后,為了表達自己對林德夫人的崇高敬意,肖邦譜寫了《第一號回旋曲—獻給望·林德夫人》的鋼琴曲。
1825年6月2日,《華沙日報》正式公開發表了肖邦的《第一號回旋曲》,這是肖邦第一次發表作品。
1825年5月,肖邦應邀在華沙音樂學院演奏莫舍勒斯的鋼琴協奏曲,贏得了華沙音樂學院院長埃爾斯納的青睞。埃爾斯納留下了肖邦,把他當作自己的入室弟子。第二年9月,肖邦又如愿以償地考入了華沙音樂學院,名正言順地成為埃爾斯納的得意門生。
埃爾斯納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作曲家,他針對肖邦的特長,對他進行了系統的和聲、復調、配器等理論的教學。可肖邦卻對此不感興趣,他認為埃爾斯納的教學太教條,他想在鋼琴上按照自己的方式作曲,這讓埃爾斯納很頭疼。
1827年6月,華沙劇院上演莫扎特的歌劇,肖邦和好朋友一起觀看了歌劇,他被劇中的情節迷住了。
從劇院出來,肖邦依然沉浸在歌劇中。猛然間,他一把抓住朋友的手說:“埃爾斯納老師曾經說過,要用鋼琴來刻畫不同人物的心理,原來我并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現在我好像有點明白了。我要用劇中男女主角的二重唱寫我的下一首作品。”
不久,他寫出了那首著名的鋼琴變奏曲—《請伸出你的手》。
這天一大早,他把作品交給了埃爾斯納,埃爾斯納看過以后大跌眼鏡,不禁脫口而出:“天哪!上帝把莫扎特賜給了奧地利,卻把肖邦賜給了波蘭!”
1829年8月11日,《請伸出你的手》在維也納舉行了首演,演出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1828年8月的一個晚上,肖邦家里高朋滿座,爸爸尼古拉正與朋友們談論著波蘭的時事。
波蘭人民長期被奴役在沙皇俄國的統治之下,英勇的波蘭人民為了反抗沙皇,正進行著艱苦卓絕的解放斗爭。那個時期,波蘭城內硝煙彌漫,動蕩不安,人心惶惶,處處都散發著恐怖的氣息。
此時,在肖邦的家里,更多人關心的是肖邦的前途和命運。埃爾斯納沉重地提議:“肖邦明年就該畢業了,他應該到外國去。”
可怎么才能出國呢?波羅津斯基沉默了一會:“下個月將在德國召開一個自然科學家大會,我已接受了邀請,可以帶肖邦出去。”
9月,肖邦隨同波羅津斯基抵達柏林。他對科學家大會一點興趣也沒有,每天不是出席音樂會,就是觀看歌劇演出。
這一天,肖邦獨自來到柏林大街上,不知不覺走進了一家樂器店。哇!好多的鋼琴啊!幾天沒彈琴了,肖邦心里直癢癢。
他不由自主地來到一架鋼琴前,即興彈起了幾段旋律,商店里的顧客一下子圍攏過來,人越聚越多。不知過了多長時間,肖邦停了下來,向店老板鞠了一躬說:“對不起,打擾你啦!”
“不!不!小伙子,您為我們帶來了這么多的顧客,我高興還來不及呢!”老板趕緊上前攔住肖邦。
這時,有人說:“小伙子,您的琴彈得這么好!您為我選一臺好鋼琴吧!”
“好啊!”肖邦欣然應允。隨后,這家樂器店很幸運地多賣了10臺鋼琴。
幾年后,當肖邦再一次來到柏林正式演出時,人們才如夢方醒:天哪!這不就是當年在樂器店彈琴的小伙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