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舜膺 (廣東省潮州廣播電視大學 521000)
以藝蘊德 以德育人
蔡舜膺 (廣東省潮州廣播電視大學 521000)
藝術教育在整個學校教育過程中具有獨特的德育功能。在全員育人、全程育人的教育理念指導下,將德育有效的滲透進藝術教育中,并以其為突破口進行素質教育實施,同時依托藝術課堂教育、藝術實踐活動,盡最大可能發揮藝術教育育人功能,使得學生在進行藝術教育感受的同事更加深刻體會到德育。
德育;藝術教育;育人
在素質教育中,藝術教育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德育是其核心,在整個學校教育過程中藝術教育具有特有的德育功能。藝術教育中滲透德育,使德育于輕松活潑、沒有說教形式存在于的藝術教育活動之中,使得學校德育工作從傳統單一的說教模式向輕松活潑的藝術教育模式轉化,美育和德育也形成了統一的整體,相輔相成。學校要積極創建藝術教育特色,以藝術教育為突破點進行素質教育實施,并依托課堂教學和實踐活動,充分發揮藝術教育的優勢,從而提高學生藝術素質,培養優秀的藝術人才。
藝術教育作為向學生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藝術教育可以將其自身特有的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提高修養等功能發揮出來,這不僅是學校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德育的重要內容。
1.有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和價值觀
藝術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塑造崇高的審美人格。孔子曰:“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其思想就是通過藝術來實現最高人格的養成。而審美的境界則來自于審美主體的修養與音樂審美的體驗。藝術教育旨在幫助人們提高和培養審美能力,使人們能夠發現并感受世界及自身的美。學生們在接觸一件藝術品或音樂的時候,就能夠培養自己欣賞和感受美的能力,從而善辨生活中的美與丑,感受到生活的樂趣,體察到人與世界的關系,最終完善自身的價值觀。
2.有助于陶冶學生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操
藝術教育伴隨著政治形勢。不管是鮮明的節奏、優美的旋律,還是剛強有力、悲憤交加的美術作品,都可以碰觸學生的情感中樞,震撼著學生的心靈,對學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觀念的感召和影響都是相當大的。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例,它體現了我國各民族團結一心,為勝利奮勇前進的磅礴氣概和對必勝的信心。當樂曲響起時,都喚起了人們強烈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人民英雄紀念碑,作為一件精美的雕塑,也是歷史的見證,人們在欣賞這座偉大的藝術品時,更多的是對革命先烈的緬懷和對現在和平社會的珍惜;通過對歷代美術作品的賞析,讓學生對這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了初步了解,對我國豐富的古代文化和藝術遺產有一個簡單認知,從而引導學生去理解、體會和感受藝術的美,進而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
3.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藝術是人類的共同語言,不分國界種族,它既能緩解人們之間的矛盾,也能培養出學生寬容、樂觀積極的性格,使學生團結有愛。在舞蹈表演中,學生們要團結協作,服從集體;在合唱時,學生們要與其他演唱者密切的配合,共同演奏;在話劇表演過程中,學生們要根據角色分配,來共同努力完成一件作品。通過排練、演出還有利于增強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并能加強學生之間的相互理解,增進友情,增強集體榮譽感。藝術教育使得受教育者得到了全面發展,成為一個有個性、有理想、有活力及有創新意識和多能力的人。
1.以美育人的校園環境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發揮美育功能,是學校實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為了更好地強化藝術辦學特色,學校要十分重視教學環境的建設,對學校現有的空間進行充分利用,對教室、走廊、操場及綠化區甚至每一堵墻壁,都要進行科學的規劃,盡力做到“每一堵墻都會說話,每一個角落都能育人”,為學生創設一個美麗的校園環境,營造一個理想的藝術活動空間。如寬敞明亮的教學大樓;標準的運動場;優美典雅的地理園;五彩繽紛的生物園;圖文并茂的文化藝術長廊;門、窗、宣傳欄貼著學生各學科學習的得意作品;每個洗手間的墻上還貼有學生自制的衛生廣告詞和宣傳畫報,等等這些文化設置都是學生自我展現綜合藝術才華的舞臺,整個校園到處洋溢著美的氣息,校園成為學生流連忘返的花園、生活的家園和學習的樂園 。
2.以美益智的藝術教學
德育的滲透,課堂是主要陣地。藝術學科是最活躍、最具潛質的學科,對于陶冶情操、啟迪智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教師挖掘藝術教材的內涵,發掘德育資源,在藝術教育教學中激發學生汲取德育力量的熱情。在藝術課堂上,要讓學生動起來,“聽聽,唱唱,跳跳,奏奏”中讓學生理解各種作品的藝術形象及內涵思想,陶冶他們高尚的情操,達到靈魂的陶醉,精神的愉悅,美感的享受,充分體現藝術所特有的德育滲透功能。學校的藝術課堂教學要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體驗的學習方式,建立自由平等和諧融洽的雙向互動交流模式,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在表演中學習、在自主參與中學習,讓學生在一種輕松、活潑、民主的課堂氛圍中得到情智的熏陶與培養。如創設的音樂綜合活動課,教學中以悅耳動聽的樂曲、激情的歌聲、豐滿的琴聲、民族樂器的演奏、優美舞姿的表演貫穿教學全過程,學生邊學、邊唱、邊舞、邊奏,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生感受藝術熏陶,學生主體精神得以充分發揮。藝術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豐富了課堂內容,提高了課堂效率,多樣了課堂展示形式,這不僅是培養人才的需要,也是藝術教育本身的需要。
3.以美陶情的藝術活動
(1)舉辦興趣活動,培養藝術特長。為了保證審美實踐活動有條不紊地開展,學校可專門開設了書法、繪畫、手工、合唱、獨唱、民族舞蹈、小提琴、電子琴、手風琴等各種以藝術為主的活動興趣小組,讓學生參與藝術實踐。各興趣班的開辦不僅增添了班級、校園的藝術氛圍,豐富了學生的業余生活,而且進一步提高了全體學生的藝術素養。(2)舉行專題活動,搭建藝術舞臺。通過學校不定時的開展系列專題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德育意識。如每年的“六一”兒童節、校慶、元旦和春節可以舉行“文藝匯演”“藝術創意節”等,一方面充分為學習藝術的學生提供了展示的舞臺,使學生愛藝術、學藝術,爭做多才多藝全面發展的好學生,另一方面也使學校藝術特色得到社會、家長的認同。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藝術活動,不僅傳授技藝,更重視審美教育,進而喚起學生審美的情感和創造美的欲望,使學生在愉悅的藝術氣氛中凈化心靈,培養起蓬勃向上、勇于實現自我價值的自強精神。
總之,學校把藝術教育和德育結合起來,堅持“以藝育德,以德育人”的思想,對于推進德育工作意義深遠,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藝術修養和藝術技能,培養學生的藝術審美情操和能力,而且使學校學生的素質將全面均衡發展,教育教學質量得到不斷提高,校園里洋溢著文明、生動活潑、蓬勃向上的氣氛。
蔡舜膺,女,1975年08月出生,中學音樂一級教師,工作單位:潮州市廣播電視大學,主要從事學前教育和藝術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