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 央 (西藏大學藝術學院 850000)
二胡作品演奏中的“二度創作”
次 央 (西藏大學藝術學院 850000)
對于音樂作品的表演而言,“二度創作”作為表演的一種本質屬性,也是音樂作品在原初創作的基礎上,采用多種藝術表現手法塑造動態的藝術形象的過程。一首好的二胡作品,只有通過演奏家的精心演繹,即進行“二度創作”,才能把作品所表現的內容和情感更好的呈現給聽眾,才能使音樂作品更為鮮活、更具感知力。本文從二胡作品演奏中的“二度創作”及其價值判斷入手,進一步分析二胡作品演繹中的“二度創作”的基本條件和本質特征。
二胡;音樂作品;表演;演奏者;“二度創作”
不管是優秀的二胡演奏家,還是普通的二胡演奏者,其對音樂作品的詮釋就是對音樂個性理解的具體呈現,人們通常將這種表現方式稱為“二度創作”。二胡演奏中的“二度創作”的過程,不僅僅以扎實而精湛的演奏技術為前提,更需要演奏者全身心投入,并充分調動自身的感性認識、理性認識以及作品演繹相關各項機能。也就是說,二胡演奏者在進行“二度創作”的時候,需要保持積極主動的思想態度,并通過自身對音樂作品內涵的進一步了解與認知,對音樂作品進行新的詮釋。
從創作的本質上看,二胡演奏中的“二度創作”主要強調的是在尊重作品文本的前提下,利用多樣化的表演手段賦予音樂作品新的面貌、新的氣質的一種創作行為。二胡演奏中的“二度創作”既可以讓音樂作品的動態形式更加多樣化,還可以讓音樂作品呈現出新的風韻和新的生機。因每位二胡演奏者的個人經歷、性格特點以及對音樂的感悟等均有所不同,所以二胡演奏中的“二度創作”并非是對首演的簡單模仿,也并非是僵硬無趣的簡單演奏,其需要演奏者擁有高超演奏技藝、良好的音樂素養以及對音樂作品自身獨特的理解,進而完成對音樂作品的新的詮釋——“二度創作”,進而滿足聽眾對音樂作品的審美要求1。
作為溝通音樂作品和聽眾情感的橋梁,演奏者同時也是音樂傳播的媒介。一首優美動聽的音樂作品,離不開作曲家的創作智慧,也離不開演奏者的“二度創作”為音樂作品賦予的新的面貌。由此看來,富有傳承性及個性特征的二胡演奏中的“二度創作”,對二胡演奏者來說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
(一)擁有良好的二胡演奏水平
音樂作品的呈現需要通過演奏技術來實現,對于二胡演奏來說,演奏者的演奏水平不僅成為能否演繹好音樂作品的重要前提,同時也是音樂作品實現藝術升華的必由之路。在這一過程中,演奏者必須具備高超的演奏技術、豐富的思想情感和良好的舞臺適應能力,這樣才能將音樂作品完美的呈現在聽眾面前,為聽眾帶來動人的音響實體。二胡作為傳統拉弦樂器,在進行音樂作品的演奏時,長弓、短弓、連弓、頓弓、跳弓、拋弓、顫弓、擊弓等運弓技巧,以及音準、音質、音色、力度、速度等方面的技巧等都會影響到音樂內涵的表達,演奏者只有在靈活運用這些演奏技巧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將音樂作品的豐富性、藝術性展現出來2。在日常的二胡演奏練習中,演奏者需要左右手完美配合,維持右手持弓的穩定狀態,重視觸弦與換把動作,堅持完成長弓訓練,將滑音、泛音及裝飾音等等演奏技巧熟練運用,從而不斷提升自身的二胡演奏水平,在對音樂作品進行“二度創作”的同時,將二胡演奏的獨特魅力展現出來3。
(二)分析音樂作品的特性與風格
無論是何種藝術創作,其均不是一種以創作而創作的純粹性的活動,而是一種蘊含著深刻的時代背景及歷史內涵的文化構筑活動。因此,二胡作品演奏中的“二度創作”的實現,必須對音樂作品的風格特點,以及其具有的歷史性、時代性特點進行深入分析。凡是有生命力的音樂創作,都離不開歷史特性、時代思潮和演奏者思想情感的結合,換言之,音樂創作作為一種藝術實踐,是通過時代精神及時代發展所體現的。音樂作品的時代精神,主要就是指該作品所蘊含的社會價值。對于作曲家而言,其在創作音樂作品時,不可避免的會受到時代特征的影響。在此情況下,二胡演奏者需要對音樂作品所表現出來的歷史背景和時代精神有深入的了解,要領會創作者的創作意圖和作為創作結果的作品所承載的文化意蘊。
由于音樂作品反映的是在特定歷史時期下的一種藝術追求和審美意象,不可避免的會受到歷史的影響與制約。因此,二胡演奏者在現代社會的視覺下,品味并演繹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音樂作品,自然也會受到現代社會思潮的影響,使得音樂作品的時代內涵與藝術特性的準確把握和充分展示受到制約或干擾。針對這種情況,二胡演奏者需要結合自身對音樂作品的感悟與審美特性,對音樂作品進行“二度創作”,以此滿足聽眾對音樂作品的審美需求4。例如,在演奏《病中吟》這一音樂作品時,演奏者需要用心體會“五四”運動時期的時代背景,感受這一時期知識分子的內心情感,將其融入到音樂作品中,以音樂呈現“五四”時期愛國人士的赤誠之心。
(三)二胡演奏者的綜合藝術素養
二胡演奏者的綜合藝術素養在二胡演奏中的“二度創作”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不僅會對二胡演奏的藝術水準產生影響,還會對音樂作品的表現力及藝術效果產生影響。因此,二胡演奏者必須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藝術素養。二胡演奏者需要以自身演奏實踐經驗為根本出發點,對音樂作品的藝術內涵進行深入的分析,將二胡演奏與作品融合、交流在一起,領悟作曲家在音樂作品中所灌注的豐富的思想情感;同時,把二胡的演奏技巧、藝術經驗以及藝術情感有機結合起來,使聽眾在欣賞并體驗音樂審美情趣的同時感受到音樂作品的思想內涵。
二胡作為我國重要的傳統樂器之一,同時二胡也是流布廣泛的當代民族樂器,自然成為當代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二胡演奏出的音樂作品也自然會有濃郁的傳統特色和當代風韻,能夠代表一定階段的歷史文化。例如,《金珠瑪米贊》這首音樂作品,通過“優美的歌聲”與“歡快的舞蹈”,可以讓聽眾感受到解放軍與藏族人民魚水情的深情厚誼和藏族民歌優美動聽、歌舞歡快熱烈的篝火晚會的場景當中,仿佛有身臨其境之感。由于受到二胡演奏者個人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生活經歷以及藝術素養的影響,在對該作品進行“二度創作”的過程中,不同的演奏者也會存在不同的認知、不同的體驗和不同處理方式。一個優秀的二胡演奏者,往往會將自身對音樂作品獨特的感受融入演奏技巧的運用和音樂處理的內涵表達當中,所以作品演繹之“二度創作”的過程也可以視為演奏者提升自身綜合藝術素養的過程。
綜上所述,富有傳承性及個性特征的二胡作品的演奏,即“二度創作”,對二胡演奏者來說具有重要價值。二胡演奏者若想實現“二度創作”,必須具備相應的基本條件,即擁有良好的二胡演奏水平、能夠合理分析音樂作品的特性與風格、具有豐富的人文情懷與審美情趣等多種因素構成的綜合素養。只有這樣,才能使一曲優美的二胡作品成為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的“二度創作”。
注釋:
1.許多軍.二胡演奏中的音色探析[J].大舞臺,2013.11(2):213-214.
2.宋飛.二胡演奏中的二度創作[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1.09(4):187-188.
3.張明.二胡音樂藝術的二度創作[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11.16(3):76-77.
4.白雪霏.試談二胡演奏中的放松方法[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0.02(3):346-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