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艷博
重癥監護室患者并發肺部感染的原因及相應的護理對策分析
屈艷博
目的對重癥監護室(ICU)患者發生肺部感染癥狀病患的原因進行探究, 并對發生感染的患者進行多元護理模式的效果進行分析。方法80例在本院重癥監護室治療并發生肺部感染的患者進行分類,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40例。對照組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 觀察組患者實施多元化護理。觀察并比較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的肺部感染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多元化、全方位的護理模式對于重癥監護室中患者發生肺部感染的狀況有著非常顯著的效果。
重癥監護室;肺部感染;原因;多元化護理
重癥監護室是本院監護和醫治病情危重患者的集聚地。在重癥監護室內的患者大多病情嚴重, 機體各方面的功能嚴重減弱, 常常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礙, 容易導致各種類型并發癥的產生, 其中尤以肺部感染出現的幾率最大[1]。重癥監護室患者一旦出現肺部感染的狀況, 可能導致嚴重的后果, 甚至危及生命[2]。為了解決這一問題, 本文在研究的過程中選擇了本院 80例在重癥監護室治療并發生肺部感染并發癥的患者進行護理?,F將研究的方法、過程、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了本院2012~2013年在本院重癥監護室治療并且出現肺部感染癥狀的患者80例,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40例。對照組中男24例, 女16例,年齡32~78歲, 平均年齡48.7歲;觀察組中男25例, 女15例,年齡31~80歲, 平均年齡49.3歲。本次研究對象在年齡、病因、身體狀況上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模式, 觀察者的患者實施多元化護理模式。多元化護理模式的具體措施如下:①氣管護理:保持患者創傷口周圍所覆蓋的紗布干凈、干燥,一旦發現傷口出現組織液滲出, 立即對患者的創傷口進行細致檢測, 謹慎判斷其是否出現了感染情況, 若無感染情況,對創傷口紗布及時進行更新, 若出現疑似感染狀況, 立即向醫務人員匯報, 防止感染情況惡化[3]。同時, 對于器官插入內管套患者, 必須保證內管套在使用前進行嚴格的清洗和消毒措施。②口腔護理:由于處于昏迷狀態的重癥監護室患者無法通過食道進食, 唾液的分泌量也相應減少, 口腔的自我進化能力降低, 口腔內的細菌數量顯著上升, 因此護理人員必須對此類患者的牙齒和口腔內組織進行徹底的清潔, 避免吸入性肺炎的發生。不同的患者的口腔內環境有所區別, 因此針對不同的患者, 護理人員也必須選擇相應的口腔清潔工具和清潔液, 如2%的硼酸溶液、2%的碳酸氫鈉溶液、1%的雙氧水等。③吸痰護理:對于部分需要進行吸痰患者進行吸痰護理之前, 務必保證吸痰管的清潔和無菌, 實施吸痰操作的護理人員事前清洗雙手, 戴無菌手套。在實施吸痰的過程中, 吸痰管在進入氣管前必須帶負壓(≤50 mm Hg, 1 mm Hg =0.133 kPa), 在大致進入氣管插管末端時關閉負壓后再繼續插入吸痰管, 當吸痰管刺激氣管使得患者產生咳嗽反應時,在打開負壓, 同時進行左右旋轉, 同時護理操作人員的動作必須輕柔。④消毒:保持重癥監護室內病房內的空氣純凈、新鮮, 時刻保持病房內地面的清潔, 并用含消毒劑的溶液對地面和病房內的桌椅進行滅菌擦洗。對于患者所直接接觸的病床、床單、枕頭套、病號服進行嚴格的消毒滅菌處理, 并每日進行更換。病房內應時刻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 進入病房的護理人員和醫務人員應事先進行消毒和滅菌處理, 防止病毒和細菌的傳播[4]。對于兩組進行不同護理模式的肺部感染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分析和對比, 比較其感染的控制情況。
1.3 療效評價標準 顯效:病患肺部感染癥狀完全消失;有效:病患肺部感染癥狀基本消失或者有明顯改善;無效:病患肺部感染癥狀與之前相比沒有任何好轉, 甚至病情惡化。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肺部感染護理效果, 對照組患者12例顯效, 18例有效, 10例無效, 肺部感染護理總有效率為75%;觀察者患者16例顯效, 20例有效, 4例無效, 肺部感染護理總有效率為90%。兩組患者肺部感染護理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肺部感染護理有效率對比(n, %)
實驗的數據顯示, 引發重癥監護室患者發生肺部感染的主要誘因包括患者自身的因素、環境因素、人為操作不當因素、藥物因素等幾個方面[5]?;诖? 在實際的臨床護理過程中, 重癥監護室的護理人員應當針對上訴原因采取針對性的防范措施, 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重癥監護室患者肺部感染癥狀的發生, 才能在肺部感染發生時采取及時有效的處理,使得患者的利益得到保障。
[1]林駿, 尹艷軍.高原地區神經重癥監護室病人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全科護理, 2012, 10(25): 2350-2351.
[2]高鳳娥.重癥監護室氣管切開患者肺部感染的預防及護理.基層醫學論壇, 2013, 17(15): 2022-2023.
[3]楊磊.重癥監護室危重病人氣管切開肺部感染分析及護理.全科護理, 2013, 11(9): 805-806.
[4]羅莉, 張明周, 劉雙林, 等.呼吸重癥監護病房銅綠假單胞菌肺部感染臨床分析.第三軍醫大學學報, 2011, 33(19): 2040-2042.
[5]王選錠.重癥肺部感染初始經驗性抗菌治療策略思考.中華急診醫學雜志, 2011, 20(3): 229-23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4.124
2014-11-17]
473000 南陽市中心醫院重癥醫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