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秋伊 薛慶元
沒有標準何來兒童食品
● 陳秋伊 薛慶元
市面上冠以“兒童”字樣的食品越來越多,如兒童面條、兒童牛奶、兒童肉酥等,其價格是普通食品的幾倍,卻依然備受家長追捧。近日,有細心的家長發現,這些所謂的兒童食品沒有可參照的生產標準。“沒有標準何來兒童食品”?

日前,消費者胡女士向媒體反映,她的孫子才20個月,前不久她在超市選購了一袋標稱蘇州倍斯特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倍思特嬰幼兒寶寶肉酥,回家后發現,該產品的標準與普通產品的標準一樣,均為SB/T10281(肉粉松)。胡女士提出質疑:“既然產品標準一樣,那為何還專門標注是嬰幼兒肉松呢?”
根據胡女士反映的情況,筆者在超市里找到了倍思特嬰幼兒寶寶肉酥,售價16.9元,而同等重量(60g)的肉松售價一般不超過10元。筆者發現,其商品簡介中標注的產品標準為SB/T10281(肉粉松),為行業(商業)標準。
筆者走訪發現,市場上在售的食品有不少標注“兒童”、“嬰幼兒”、“寶寶”等字樣,如兒童牛奶、兒童面條、兒童肉酥等。有些超市專門開辟了兒童牛奶專區,各品牌兒童盒裝牛奶擺滿了貨架,其包裝比普通盒裝牛奶要小,多印有一些卡通人物等,宣稱“針對性的營養補充”、“專為孩子量身定制的特選配方”,價格都高于普通牛奶。兒童面條的包裝精美,印有卡通寶寶形象,宣稱“營養豐富,可補充鈣、鐵、鋅等維生素”,面條更細更短。一盒250g的豐大開心寶寶面條售價6元,而同等重量的普通面條售價為2.5元。
超市工作人員告訴筆者,兒童食品雖然價格高,但是仍然受到不少顧客的青睞,“特別是家中有小孩的,只要家庭條件允許,一般都會選購這些嬰幼兒或寶寶專用的食品”。
這些冠以“兒童”、“嬰幼兒”字樣的食品,是否都有可執行的產品標準呢?就此,筆者咨詢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生產監管處。該處工作人員表示,國家對于28大類的食品生產標準中,只有第4大類乳制品中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和第27類特殊膳食食品中的嬰幼兒及其配方谷粉有生產標準。市面上的兒童牛奶其實是飲料的一種,并沒有專門的生產標準。食品包裝上標注“兒童”或是“嬰幼兒”等名稱,只是商家的宣傳手段,真正的名稱應查看其詳細產品信息中的品名標識。
南京鼓樓工商局消費者權益保護科科長丁梅接受采訪時表示,目前市面上所謂的兒童食品與普通產品在配方及執行標準方面沒有太大的區別,僅標簽、價格不同,這在一定程度上誤導了消費者。
“國家沒有出臺兒童食品生產標準,商家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采取文字或廣告變相吸引消費者購買,讓消費者誤以為自己買到的是針對兒童或嬰幼兒食用的產品,這是欺詐性營銷手段,涉嫌虛假宣傳。”江蘇劉萬福律師事務所律師劉萬福表示,沒有兒童食品生產標準就不可以在食品銷售包裝上使用相關詞匯,這種誘導消費者的方式是不合法的。
安慶師范學院營養學教師汪小紅告訴筆者,兒童食品中有針對性地成分添加,可能對兒童成長有一定的幫助。一般來說,家庭正常的飲食,只要結構合理營養均衡,都可以滿足正常兒童成長需求,沒有必要特別補充。某些特殊的兒童群體,比如某種營養元素特別缺乏的兒童,則應該單獨考慮,但也不能只依靠某些兒童食品來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