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月娥,譚若錕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早產兒病區,郴州423000)
空氧混合雙鼻導管通氣聯合藥物治療早產兒呼吸暫停療效分析
謝月娥,譚若錕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早產兒病區,郴州423000)
目的 探討空氧混合雙鼻導管通氣聯合藥物治療早產兒呼吸暫停的療效,以指導臨床對早產兒呼吸暫停的救治。方法 將該院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6例呼吸暫停早產兒隨機分為空氧混合雙鼻導管通氣聯合藥物治療組(觀察組,48例)和單純藥物治療組(對照組,48例)。分析兩組治療對早產兒原發性呼吸暫停結局的影響。結果 兩組患兒治療前血氣分析指標中pH、氧分壓(PO2)、二氧化碳分壓(PCO2)、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1 h的pH、PO2、PCO2、SaO2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8%(46/48),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2.9%(35/48),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560,P=0.002)。兩組患兒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藥物聯合空氧混合雙鼻導管通氣治療早產兒呼吸暫停安全、有效,且使用便捷,適用于在臨床推廣應用。
嬰兒,早產; 呼吸暫停; 空氧混合; 氨茶堿; 納洛酮
呼吸暫停是早產兒較常見的危重癥之一,其發病急、進展快,如不及時處理,易發生多臟器功能損傷,尤其是腦損傷,嚴重威脅患兒的生存質量[1]。臨床治療早產兒呼吸暫停最常使用的藥物是氨茶堿和納洛酮。由于藥物的不良反應,在早產兒呼吸暫停的治療中藥物的使用常常會受到限制。出于對早產兒呼吸暫停的治療安全性考慮,本研究對本院收治的反復呼吸暫停96例早產兒分別使用單純藥物治療及在單純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采用空氧混合雙鼻導管通氣治療2種方法的療效進行對比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并診斷為呼吸暫停早產兒96例,其中男61例,女35例。觀察組中男32例,女16例;剖宮產13例,自然分娩35例;出生時體質量1.550~2.795 kg,平均(2.170± 0.003)kg。對照組中男29例,女19例;剖宮產15例,自然產33例;出生時體質量1.590~2.832 kg,平均(2.251± 0.007)kg。兩組早產兒性別、體質量及分娩方式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呼吸暫停反復發作的早產兒。排除標準:有嚴重疾病及先天性疾病引起反復呼吸暫停的患兒,如患有先天性遺傳代謝病、呼吸道畸形、嚴重感染、先天性心臟病、嚴重貧血等。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所有研究對象入院后均給予保暖(設置腹壁溫度為36.5℃)、靜脈營養、維持內環境穩定、呼吸暫停發生后立即給予彈足底等處理、藥物治療(氨茶堿負荷量為5 mg/kg靜脈泵入,12 h后給予維持量,每次2.0 mg/kg,每12小時1次;納洛酮每次0.1 mg/kg,每8~12小時1次。兩藥聯用5 d)。觀察組在上述治療基礎上同時給予空氧混合雙鼻導管通氣治療。
1.2.2 療效判定顯效 治療后24 h,呼吸暫停未發生為顯效;治療后72 h,呼吸暫停未發生為有效;治療后72h,呼吸暫停仍反復發生,或病情繼續加重需進行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動脈血氣分析比較 兩組患兒治療前血氣分析指標中pH、氧分壓(PO2)、二氧化碳分壓(PCO2)、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1 h的pH、PO2、PCO2、SaO2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動脈血氣分析比較(±s)

表1 兩組患兒動脈血氣分析比較(±s)
注:1 mm Hg=1.333 kPa。
項目pH治療前1 h治療后1 h PO2(mm Hg)治療前1 h治療后1 h PCO2(mm Hg)治療前1 h治療后1 h SaO2(mm Hg)治療前1 h治療后1 h觀察組(n=48)對照組(n=48) t P 7.29±0.25 7.31±0.29 7.30±0.20 7.31±0.29 -0.144 -2.942 0.866 0.005 49.96±8.52 57.45±7.10 47.40±7.16 67.46±7.26 1.412 -6.289 0.164 0.000 46.62±6.52 48.88±8.72 46.50±6.35 39.26±6.50 -0.152 4.379 0.880 0.000 74.76±1.73 88.35±1.92 76.26±1.20 93.40±1.32 1.720 -15.86 0.092 0.000
2.2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顯效率為72.9%,有效率為22.9%,總有效率為95.8%;對照組顯效率為45.8%,有效率為27.1%,總有效率為72.9%。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560,P=0.002)。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比較[n(%)]
2.3 兩組患兒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早產兒視網膜病,支氣管肺發育不良為早產兒常見的并發癥,兩組患兒均未發生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兩組中各發生支氣管肺發育不良1例。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早產兒呼吸暫停的發生率與其胎齡密切相關,胎齡越小呼吸暫停的發生率越高,有資料顯示,胎齡在26~<30、30~<32周及32~<36周的早產兒發生呼吸暫停的概率分別為92%、51%及6%[2-3]。因為早產兒各器官及其功能發育尚未成熟,尤其是呼吸中樞和呼吸器官發育的不成熟,對CO2的反應性低,加之肺泡數量少、呼吸肌張力弱等因素,易發生反復呼吸暫停,屬于早產兒常見的危重癥之一。反復的呼吸暫停如未及時處理病情會迅速加重,可因腦缺氧引起中樞神經系統受損,可有神經系統后遺癥,如腦癱、聽神經損傷[4]。
針對早產兒呼吸暫停的治療,臨床工作中常規使用興奮呼吸的藥物,如使用氨茶堿及納洛酮。有研究表明,早產兒反復呼吸暫停時給予氨茶堿及納洛酮可以縮短早產兒呼吸暫停癥狀消失的時間,且比單用氨茶堿效果更好[5]。氨茶堿的主要作用是對呼吸中樞產生興奮作用,當呼吸中樞興奮后對CO2的敏感性增強,從而增加呼吸率,使呼吸暫停發作頻率減少,其缺點是氨茶堿在治療呼吸暫停的同時還可能增加患兒腦組織的氧耗,患兒可表現出煩躁及心動過速等[6]。納洛酮的作用機制是通過拮抗和阻斷β-內啡肽對呼吸循環及中樞系統的抑制作用[7],提高神經元對CO2的敏感性,可以避免呼吸暫停的發作,其缺點是半衰期短,需連續用藥,過量使用可出現不良反應,如高血壓、心律失常等。2種藥物聯用作用相加,但因2種藥物的不良反應,限制了藥物過多過頻的使用,直接影響到臨床療效。本研究發現在早產兒發生呼吸暫停后給予藥物治療的同時使用空氧混合雙鼻導管通氣與單純藥物治療比較,應用1 h后pH、PO2、PCO2、SaO2均優于對照組,SaO2較高,低氧血癥、高碳酸血癥發生率、治療無效率均低于對照組。提示藥物聯合空氧混合雙鼻導管通氣治療早產兒呼吸暫在改善患兒氧合功能上優于單純藥物治療。
空氧混合雙鼻導管通氣是指在狹長管道內提供一定流速的加濕空氣氧氣混合物,對早產兒提供通氣支持[8]。本研究通過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聯合使用空氧混合高流量雙鼻導管通氣治療早產兒呼吸暫停,觀察組總有效率(95.8%)高于對照組(72.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相關報道一致[9]。提示早產兒呼吸暫停應用空氧混合雙鼻導管通氣治療是有效的。但吸氧濃度是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高危因素,早產兒吸氧導致視網膜病變一直是大家所關注的問題,所有患兒在治療過程中均嚴格檢測血氣分析,必須根據動脈血氣的結果逐步調整吸氧濃度,對所有研究對象隨訪至6個月,并定期檢測早產兒視網膜,均未發生早產兒視網膜病變,提示空氧混合雙鼻導管通氣治療早產兒呼吸暫停沒有增加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發病風險。
綜上所述,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早產兒救治成功率也越來越高,早產兒呼吸暫停。在藥物及相關輔助治療的過程中,其處置能力尚不得而知,本研究通過藥物聯合空氧混合雙鼻導管通氣治療早產兒呼吸暫停的結局是安全、有效的,且使用便捷,適用于醫院在臨床上廣泛應用。
[1]Abu-Shaweesh JM,Martin RJ.Neonatal apnea:what′s new[J].Pediatr Pulmonol,2008,43(10):937-944.
[2]曲德勇,李慧.早產兒呼吸暫停發病機制及治療進展[J].泰山醫學院學報,2013,34(3):233-235.
[3]Slocum C,Arko M,Di Fiore J,et al.Apnea,bradycardia and desaturation in preterm infants before and after feeding[J].J Perinatol,2009,29(3):209-212.
[4]Charles BG,Townsend SR,Steer PA,et al.Caffeine citrate treatment for extremely premature infants with apnea: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absolute bioavailability,and implications for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J]. Ther Drug Monit,2008,30(6):709-716.
[5]江余明,曾峰,陳忠艷.早產兒呼吸暫停診治進展[J].兒科藥學雜志,2014,20(7):60-64.
[6]Poets CF.Interventions for apnoea of prematurity:a personal view[J].Acta Paediatr,2009,99(2):172-177.
[7]McCallum AD,Duke T.Evidence behind the WHO guidelines:hospital care for children:Is caffeine useful in the prevention of Apnoea of Prematurity[J].J Trop Pediatr,2007,53(2):76-77.
[8]王艷.空氧混合雙鼻導管通氣治療早產兒呼吸暫停的療效觀察[J].現代實用醫學,2013,25(11):1215-1216.
[9]梁倫亮.空氧混合雙鼻導管通氣治療早產兒呼吸暫停的效果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4,35(12):1753-1754.
10.3969/j.issn.1009-5519.2015.21.031
B
1009-5519(2015)21-3288-02
2015-06-22)
謝月娥(1974-),女,湖南郴州人,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新生兒疾病臨床治療工作;E-mail:179646495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