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浩
(長沙市中醫醫院放射科,湖南410100)
CT 對比劑的不同參數在腎臟增強掃描中的對照研究
周 浩
(長沙市中醫醫院放射科,湖南410100)
目的 探討不同CT對比劑參數對腎臟增強掃描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來該院行腹部增強CT掃描的患者120例,并根據隨機區組設計分為A、B、C組,每組40例。A組患者采用濃度為300 mgI/mL的碘海醇,以3 mL/s的注射速度注射;B組患者采用濃度為350 mgI/mL的碘海醇,以3 mL/s的速度注射;C組患者采用濃度為350 mgI/s的碘海醇,以5 mL/s的速度注射,分別觀察并比較不同濃度和不同注射速度條件下增強劑對腎臟增強圖像質量的影響。結果 在相同注射速度下(3 mL/s),不同濃度對比劑(300、350 mgI/mL)對腎臟增強掃描影響較小,A、B組患者在D、E、F區腎臟增強掃描間CT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在G和H區B組高濃度對比劑對腎臟增強掃描影響優于A組;且相同對比劑濃度下(300 mgI/mL),不同注射速度下(3、5 mL/s),C組患者較快注射速度對腎臟增強掃描的影響優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 采用高濃度和高注射速度可提高腎臟增強CT掃描效果,且無不良反應發生。
體層攝影術,X線計算機; 對比劑; 腎; 隨機對照試驗
CT掃描在現代醫學中占重要地位,而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CT技術不斷更新,可以用于人體任何組織器官的檢查,具有圖像清晰無重疊、密度分辨率高,且操作簡單無創,可檢出血管畸形、動脈瘤及血栓形成等常見血管病變,已經廣泛應用于臨床[1-2]。CT增強掃描是依靠對比劑(碘海醇)從靜脈注射入血管內,以便于發現CT平掃未能發現的病灶,而對比劑碘海醇是一種無毒的生物化學試劑,其與人體相容性較好,能夠通過尿液以原型形式排泄出來[3]。而在臨床工作中,由于患者CT增強掃描部位不同,對比劑使用的劑量和注射速度也有所不同,而對比劑的使用劑量和注射速度直接關系到增強掃描結果。本研究對不同濃度對比劑和注射速度在腎臟增強掃描中的應用進行分析比較,現報道如下。
1.1 資料
1.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來本院行腹部增強CT掃描的患者120例,并根據隨機區組設計分為A、B、C組,每組40例。A組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18~80歲,平均(55.7±4.0)歲;B組中男23例,女17例,年齡18~80歲,平均(56.1±4.1)歲;C組中男21例,女19例,年齡18~80歲,平均(55.9±3.8)歲。三組患者年齡、性別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1.2 納入標準 本研究通過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且符合以下條件:(1)本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對比劑皮下試驗檢測,且結果為陰性,患者對對比劑無過敏現象;(2)排除有影響血流動力學分布的患者和有嚴重肝腎功能、心功能和嚴重甲狀腺功能亢進或糖尿病患者;(3)排除各種有腹部占位性疾病者和妊娠期女性患者。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A組患者采用濃度為300 mgI/mL碘海醇,以 3 mL/s的速度注射;B組患者采用濃度為350 mgI/mL碘海醇,以3 mL/s的速度注射;C組患者采用濃度為350 mgI/s的碘海醇,以5 mL/s的速度注射,分別觀察并比較不同濃度和不同注射速度條件下增強劑對腎臟增強圖像質量的影響。
本研究采用美國GElightspeedCT機,所有患者取仰臥位,并接受呼吸運動訓練,于吸氣后能夠屏住呼吸,排除不同呼吸相對圖像采集的影響。所有患者均接受腹部常規平掃和三期像增強掃描,先平掃,再以128層螺旋CTA連續容積掃描方式對腹部進行掃描以顯示腎臟血管造影,范圍膈頂至恥骨聯合下緣?;颊咂綊邊翟O置:管電壓設置為120 kV,管電流設置300 mA,層距 5 mm,掃描層厚5 mm,球管轉速0.6 s/r,螺距0.984∶1,FOV 40 cm。增強掃描參數設置:管電壓120 kV,管電流335 mA,層距5 mm,層厚5 mm,螺距1.375,FOV 40 cm,球管轉速0.6 s-r。對比劑只能追蹤時選擇膈肌平滑肌平面中的主動脈為感興趣區(ROI),設置ROI為1/2主動脈面積,閾值為180 HU,曝光時間設置為10 s,出圖間隔2 s,診斷延遲時為8 s。當觸發掃面后50~100 s內行腎實質掃面,5~10 min行腎盂排泄掃描,可適當延長時間來觀察患者排泄陰影。以重建算法為準,設置球管轉速為600ms,FOV為36 cm。所有掃描所得數據使用GE Adw數據工作站進行處理。
1.2.2 質量評價 所有數據經工作站進行圖像處理后,在橫斷層面影像上選取左腎動脈開口處腹主動脈(D)、左腎和右腎動脈(E)、左腎和右腎靜脈(F)、左腎和右腎皮質(G)以及左腎和右腎實質部(H)為ROI,由影像科2~3名高年資醫生進行CT值測量,并比較不同濃度增強劑和注射速度對腎臟增強掃描結果的影響。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相同注射速度不同濃度對比劑下腎臟增強掃描CT值比較 在相同注射速度(3 mL/s),不同濃度對比劑(300、350 mgI/mL)對腎臟增強掃描影響較小。A、B組患者在D、E、F區間腎臟增強掃描CT值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在G和H區B組高濃度對比劑下腎臟增強掃描CT值高于A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相同注射速度不同濃度對比劑下腎臟增強掃描CT值比較(±s,單位)

表1 相同注射速度不同濃度對比劑下腎臟增強掃描CT值比較(±s,單位)
注:-表示無此項。
組別A組B組n DE F G H 40 40 tP --289.6±37.5 294.7±41.6 0.576 0.566 275.4±60.9 277.9±58.4 1.537 0.128 150.2±54.0 155.7±51.6 0.456 0.643 148.9±48.4 179.7±56.0 0.496 0.622 170.6±22.6 227.5±30.1 0.521 0.604
2.2 相同濃度不同注射速度對比劑下腎臟增強掃描CT值比較 相同濃度(300mgI/mL)不同注射速度(3mL/s、5 mL/s)對比劑下,C組患者腎臟增強掃描CT值高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2 相同濃度不同注射速度對比劑下腎臟增強掃描CT值比較(±s,HU)

表2 相同濃度不同注射速度對比劑下腎臟增強掃描CT值比較(±s,HU)
注:-表示無此項。
組別B組C組n DE F G H 40 40 tP --289.6±37.5 451.7±40.0 18.698<0.0 1 275.4±60.9 396.8±55.6 3.386<0.0 1 150.2±54.0 207.9±45.8 5.134<0.0 1 148.9±48.4 191.8±50.5 3.879<0.01 170.6±22.6 270.9±36.8 14.645<0.0 1
2.3 三組不良反應比較 三組患者均未出現明顯的不良反應。
隨著多層螺旋CT技術的成熟使得CT檢查的實用性和可靠性大幅度增加。一般情況下,在平掃時發現疑似病灶區即可進行增強掃描。增強掃描是通過注射碘對比劑增高血碘含量,使得供血豐富的正常器官和組織碘含量升高,而供血少的病變區域則含量較少,從而使得CT掃描出現影像密度差,以幫助發現病變組織或低密度區,并對平掃發現的可疑病變進行仔細檢查[4]。
CT增強掃描受到多種因素影響,涉及患者自身因素,檢查技術和造影劑使用等[5]。首先是患者的自身條件,患者年齡、性別、病情程度等均會影響CT增強掃描的結果,而目前臨床醫生只能根據患者病史,選擇合適的時機進行CT增強掃描。隨著CT掃描技術愈發成熟,因此帶來的誤差正逐步減小,目前臨床主要影響CT掃描結果的可控制因素是對比劑的選擇。一般來說,對比劑注射較早,注射速度越快,對比劑結合靶血管的時間越早,強化峰值越高,易得到良好的圖像[6]。葉達林[7]發現進行腹部CT增強掃描時,選擇較高的對比劑濃度370mgI/mL,選擇較慢的注射速度3 mL/s時,可以獲得清晰的血管圖像,且對比劑并發癥較少。目前一些研究采用對比劑注射速度已達到4~7 mgI/mL,甚至更高[8],而注射速度快則會導致血管脆性大、彈性差的患者引發血管破裂,導致對比劑外滲,同時在如冠狀動脈、肺動脈等其他系統的掃描研究中顯示,高濃度對比劑在增加掃描圖像質量的同時也可能會造成誤診的發生[8]。因此,對于CT增強掃描對比劑的使用,有必要選擇合適的濃度和注射速度。
本研究對腎臟進行CT增強掃描,腎臟是人體主要的排泄器官,對比劑碘海醇主要以原型形式從腎臟排出,因此腎臟的影像增強效果極佳[9]。腎功能良好:CT增強掃描可清晰顯示腎臟皮質、實質和腎盂的排泄;而當一側腎功能損傷時就會出現強化時間不同,圖像顯示密度不一致,以此進行判斷[10]。本研究采用了300 mgI/mL或350 mgI/mL濃度、3 mL/s或5 mL/s注射速度的碘海醇注射行CT增強掃描,研究發現在相同注射速度(3 mL/s),不同濃度對比劑(300、350 mgI/mL)下對腎臟增強掃描影響較小,A、B組患者在D、E、F區間腎臟增強掃描CT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在G和H區B組高濃度對比劑下腎臟增強掃描CT值高于A組,且相同對比劑濃度(300 mgI/mL),不同注射速度下(3、5 mL/s),C組患者較快注射速度腎臟增強掃描CT值高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三組患者均無不良反應發生。
綜上所述,采用350 mgI/mL濃度和5mL/s注射速度行腎臟增強CT掃描效果較好,圖像清晰。
[1]曹捍英,張鐵英.不同碘濃度對比劑在MSCT腹部血管成像的臨床應用研究[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3,23(2):220-222.
[2]楊旭峰,朱洪章,黃詩韻,等.P3T腹部模塊個性化優化對比劑注射方案在肝臟CT增強掃描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13,29(8):1379-1383.
[3]曹中華,武和平,林夏萌.CT增強掃描同時行靜脈腎孟造影臨床應用[J].中國醫學工程,2012,20(9):39.
[4]王志平,周海,徐冰.高濃度對比劑應用于多層螺旋CT腹部動脈血管成像的價值[J].中國醫藥導報,2012,9(20):79-80.
[5]劉蕊.年齡因素對于兩種掃描法行64排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質量的影響[J].罕少疾病雜志,2013,20(4):19-23.
[6]牛志剛,賈書杰.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2例的CT增強診斷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4,30(25):109-110.
[7]葉達林.不同對比劑使用參數對腹部CT血管增強圖像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學工程,2014,22(5):125.
[8]劉杰,高劍波,郭華,等.腹主動脈CT血管成像的低劑量對比劑應用研究[J].中華放射學雜志,2011,45(12):1207-1210.
[9]凌壽佳,曾冠珍,韋啟君,等.CT增強對比劑的不同濃度和流速對腎臟增強圖像質量的影響[J].中國CT和MRI雜志,2014,12(5):40-42.
[10]吳颋,李榮芳,盧紹輝.CT對比劑的不同參數在腎臟增強掃描中的對照研究[J].贛南醫學院學報,2013,33(1):14-17.
10.3969/j.issn.1009-5519.2015.21.037
B
1009-5519(2015)21-3299-03
2015-07-13)
周浩(1975-),男,湖南長沙人,主管技師,主要從事放射技術方面的研究;E-mail:seanzhouh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