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彥
(銅川礦務局第一中學)
解數學題時,一般先經過思考、類比、聯想應用所學的數學概念、定理公式等為依據是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快解決速度的重要保障。下面介紹一些解題的技巧和方法。
在解數學題時,范圍(指定義域、值域、知識點等)越小,越便于尋找解題途徑。
因此解得y∈{4,0,-2}
當我們遇到以前沒有接觸過的陌生題時,要設法把它轉化成曾經解過的或熟悉的題目,利用已有知識、經驗順利解出原題。
例2.已知,則f(x)的最小值( )
A.2 B.4 C.5 D.10
當一道題從正面入手復雜繁瑣,或找不到解題的依據時,要隨時改變思維的方向,從結論的反面進行思考,化難為易地解出原題。
例4.從正方體的6 個面中選出3 個面,其中有2 個面不相鄰的選法共有 ( )
解:此題正面思考困難,但可這樣考慮:從6 個面中任選3 個面共有C36種,但正方體的每個頂點都有3 個面相鄰不符合題意,此時問題轉化為C36-8=12 種。
例5.若關于x 的方程4cosx-cos2x+m-3=0 恒有實數解,則實數m 的取值范圍是 ( )
A.[-1,+∞) B.[-1,8] C.[0,5] D.[0,8]
解:將方程問題轉化為二次函數的值域問題求解,
即方程可化為m=cos2x-4cosx+3=(cos2x-2)2-1,由cosx∈[-1,1],得m=[0,8],故選D。
當按常規思路進行局部處理難以奏效或計算繁冗的題目時,要適當調整視角,把問題作為一個有機整體,從整體入手,對整體結構進行全面、深刻的分析和改造,從整體特征的研究中,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和辦法。
例6.設f(x),g(x)是定義域為R 的恒大于零的可導函數,且f′(x)g(x)-f(x)g′(x)<0,則當a<x<b 時有 ( )
A.f(x)g(x)>f(b)g(b) B.f(x)g(a)>f(a)g(x)
C.f(x)g(b)>f(b)g(x) D.f(x)g(x)>f(a)g(a)
因此,在解數學題時,如果常規的思維思考受挫時,我們換一個角度思考,可能會透云見日、豁然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