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我國信息獲取權研究綜述

2015-07-12 12:31:00趙媛管博
現代情報 2015年11期
關鍵詞:主體信息研究

趙媛管博

信息獲取權的提出可追溯到200多年前,1766年瑞典制定《出版自由法》,其中提到了公眾享有獲取政府信息的權利。進入20世紀,一些國際法律文件以及許多國家憲法、其它法律及政策等都有對信息獲取權進行闡述或規定。在當今信息時代,信息獲取權作為一項基本人權,對公民其他權利的保障和實現意義重大。因此,對其進行研究有極強的現實意義和價值。為了解我國有關信息獲取權的研究狀況,本文首先從整體上對我國信息獲取權研究進行概述,總結其研究特點,然后從信息獲取權基本理論問題、信息獲取權的主體、信息獲取權的客體、信息獲取權的內容、信息獲取權的保障與實現研究5個方面對其分別進行綜述。

1 信息獲取權研究概況

筆者以中國學術期刊網 (CNKI,中國知識資源總庫) 作為數據來源,以“信息獲取權”、“信息獲取”、“信息權”、“知情權”和“讀者權”為檢索詞,并進行邏輯或檢索運算,共得到2 789篇文章,經過逐篇篩查后得到與信息獲取權密切相關的論文131篇,每年發表論文的數量見圖1??偟膩砜?,對該課題的研究呈現以下特點:

1.1 研究起步早,但發展緩慢

從圖1可看出,我國有關信息獲取權的研究始于1996年。張守文在《中外法學》上發表《消費者的獲取信息權及其法律保護》一文,對消費者的獲取信息權、保護消費者的獲取信息權的必要性、消費者獲取信息權的法律保護等內容進行研究探討[1]。在此后11年間,有關信息獲取權的研究一直未引起學界的重視,研究寥寥無幾。直到2008年這項研究有了明顯的飛躍。2009年后每年發表的文章均達到兩位數 (2015統計不全,不算在內) ,在2013年達到了高峰。但2013年全年的研究發文量也未突破30篇。

圖1 我國與“信息獲取權”相關文獻發文量

1.2 研究的廣度和深度在逐漸擴展和加深

從廣度上說,在2008年之前,研究主要對信息獲取權的保障或實現進行探討,基本未涉及其他方面。2008年之后,研究范圍逐漸擴展,涉及信息獲取權基本理論問題、信息獲取權的主體、信息獲取權的客體、信息獲取權的內容、信息獲取權的保障與實現研究等方面,還有文獻對國外的相關做法進行探討,比較性研究開始出現。

從深度上說,比如對政府主體,最初的研究僅限于對其定義和概念的理解,分析不是很深入,后來對其進行了深層次的辨析,將其分為權利主體和義務主體,分別再往下分類進行探析。又如在信息獲取權的保障與實現方面,最初只是對信息獲取權作簡單描述,后來對其實現途徑,保障措施以及應注意的問題都有詳細的敘述。

1.3 研究主體在不斷增加

最初,對這個領域進行研究的大多是圖書館館員,也有部分高校老師和其研究生,后來越來越多的高校教授、老師等參與此課題研究。不僅如此,有些研究所也開始關注這個領域。

2 信息獲取權基本理論問題研究

對于這方面的研究大致可以分為4個部分:信息獲取權的概念;信息獲取權的特點;信息獲取權與其他權利之間的關系;信息獲取權存在的理論基礎。

2.1 信息獲取權的概念

目前對信息獲取權的定義還沒有形成統一認識,許多學者對此提出了自己的觀點。綜觀這些觀點,可看出對這個概念的研究主要從3個方面展開:一是通過對一些國際法律文件及一些國家立法的相關規定進行分析,然后對其進行界定。比如,連志英認為,公民信息獲取權是指公民所享有的依法自由獲取政府信息的權利[2]。周淑云在其《信息獲取權的人權屬性分析》一文中通過對1946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的第59(iv) 號決議、1969年的《美洲人權公約》第13條、1988年利比亞政府發布《關于民眾時代人權的大綠皮書》第15條規定等的引述,來對信息獲取權進行界定,闡述其基本人權屬性特征[3]。二是從信息獲取權的客體范圍視角來界定信息獲取權。這類研究將信息獲取權從廣義和狹義上進行區分,并分別進行探討。比如,黃瑞華、朱莉欣和汪方軍認為,廣義的信息獲取權指信息主體有依法獲得政府信息、企業信息、消費者信息、圖書館等公共信息機構的信息以及法律規定應予公開的信息的權利。狹義的信息獲取權僅指有關政府信息公開的法律中規定的信息主體有權以法定的形式要求的,政府機關公開政府依職權收集、歸納、整理信息的權利。例如加拿大《信息獲取法》中規定:除了在有限的特殊情況之外,公民具有查閱或者取得聯邦政府機構的檔案記錄或者得到其復印件的權利[4]。

總的來看,雖然對信息獲取權的界定在文字表述、研究視角上有一些差異,但其實質性內容卻有相當的一致性,如:信息獲取權是公民的基本人權、政府信息是信息獲取權主要權利客體、保障主體包括政府機構、公共圖書館等。

2.2 信息獲取權的特點

關于信息獲取權的特點,已有研究主要基于兩個背景來展開。首先,從電子文件時代這個大背景來研究公民信息獲取權的特點。例如連志英在其《電子文件時代的公民信息獲取權》一文中提到隨著電子政務的推進,各國政府所形成的電子文件的數量越來越多,在今天電子文件時代公民信息獲取權必定會呈現出一定的特殊性:一是權利客體的特殊性;另一個是權力實現的途徑和手段的特殊性[2]。其次,從知情權的角度出發,例如張 、丁波濤在《公眾信息獲取權的法理基礎—基于知情權的研究》一文中提出公眾信息獲取權具有一般性特點。他們認為公眾信息獲取權的應用范圍比較廣泛,作為法律基礎時可在廣大民眾獲取政府信息中應用,還可以在不同類型信息資源公共獲取領域中應用[5]。

總的來看,對此方面的研究不僅很少,而且至今未有學者對其進行專門探討。對權利特點的研究是對權利的深層次把握,它不僅有利于從學術上挖掘相關權利之間的區別與聯系,而且有利于實踐中對權利的有效保障與實現。因此,目前我國對信息獲取權權利特點研究尚十分薄弱這一現象應該得到及時改變。

2.3 信息獲取權與其它權利之間的關系

通過對其它權利的分析來對信息獲取權進行研究成為近幾年的研究熱點。總的來看,學者們認為信息獲取權與下列權利之間存在這樣那樣的關系。

2.3.1 信息獲取權與知情權的關系

周淑云通過對知情權概念及歷史分析,認為信息獲取權與知情權兩者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前者在后者中作為核心要素出現,而且信息獲取權最主要的憲法理論基礎就來自于知情權[6],這一點在后文會有詳細敘述。張、丁波濤也認為,信息獲取權是知情權重要組成部分[5]。蔣紅珍卻認為,知情權與信息獲取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在我國行政法學界有被混淆的傾向。以英美為基礎的比較法視野看,兩者在邏輯結構、規范表述和制度印證層面,都有著不同的特質[7]。

2.3.2 信息獲取權與公民教育權的關系

周淑云認為,文化教育權利是信息獲取權在憲法基礎上的一次文化角度聯系,信息獲取權不僅能在公民享有文化教育權利上給予充分地保證,而且它還是文化教育權在信息社會的進一步發展[6]。孫強認為目前的法律法規中沒有對讀者信息獲取權進行明確的闡述,但通過對公民教育權的認識可以得出讀者信息獲取權的含義[8]。

總之,對信息獲取權與其他相關權利關系的研究已有一定基礎,并取得一定成就。這與信息獲取權目前還未作為一項正式權利出現在我國的相關法律規范中有關。作為一項應有權利,要想使其能真正為社會公眾所享有,必須對其與其他權利之間的關系從學術上首先進行明確辨析。顯然,我國學術界已經注意到了這個問題。

2.4 信息獲取權存在的理論基礎

綜觀已有研究,可以看出對信息獲取權存在的理論基礎已基本達成共識,那就是憲法是其存在的理念基礎。比如,周淑云提出:信息獲取權的憲法確認,就是從憲法的角度研究和分析信息獲取權的根源,從憲法理論和憲法條文的層面上論證信息獲取權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信息獲取權與憲法的關系非常密切,一方面信息獲取權來自憲法的授權;另一方面信息獲取權保障公民實現憲法規定的其它各項基本權利[6]。張、丁波濤把公眾信息獲取權放在從憲法的角度上來考慮,認為它與知情權有緊密聯系,且知情權屬于憲法基本權力之一[5]。

綜合來看,一般認為,我國憲法中雖然沒有對信息獲取權的直接規定,但我國有關信息獲取權的憲法依據主要見于憲法中一些有關公民基本權利的規定中。比如憲法所規定的知情權、文化教育權、人權、公民監督權、批評建議權、申訴權、控告權、檢舉權、選舉權與被選舉權等權利中都隱含了信息獲取權。換個角度看,信息獲取權保障公民憲法規定的其它各項基本權利的實現,因此其有憲法存在基礎。

3 信息獲取權的主體、客體及內容

3.1 信息獲取權的主體

對于信息獲取權的主體范圍,學者們基于自己對信息獲取權的界定,提出了以下幾類主體:

3.1.1 公民

范并思認為政府生產與擁有的信息從理論上說應該屬于全體公民所有,因而公民是政府信息的所有者、權利人[9]。劉偉紅的觀點與其一致,他認為“公民信息獲取權的主體應理解為公民。”[10]

3.1.2 一般民事權利主體

肖冬梅在《信息資源公共獲取主體和客體辨析》一文中表述自己的觀點為信息資源公共獲取的權利主體不僅包括自然人,還包括法人和其他組織[11]。

3.1.3 公眾

3.1.4 政府機關

汪全勝、方利平兩位學者在《政府的信息獲取權初論》一文中提到“政府信息獲取權的權利主體是政府機關?!保?2]

上述觀點表述不同,所具體指向的權利主體是否也不同呢?理論上說,公民是指享有一國國籍的自然人,而民事權利主體不僅包括公民,還包括法人和其他組織,縣級以上的政府機關就是法人。公眾則是一個泛泛的概念,所指向的對象并不具體??梢?,上述觀點中,肖冬梅的觀點,即信息獲取權的權利主體是民事權利主體是最為全面的。之所以在研究中會出現不同的提法,實際上與學者們研究視角的差異性有關。范并思是站在政府信息的獲取角度,張、丁波濤的研究則專門探討的是政府的信息獲取權,即政府作為信息獲取主體在其信息獲取中所享有的權利,而肖冬梅則是從信息獲取權的客體,即信息資源公共獲取視角來探討。因此,所得到的觀點自然存在差異。這也是對信息獲取權研究不斷深入的一個表現。

3.2 信息獲取權的客體

對于信息獲取權的客體,綜合來看,產生了如下代表性觀點:

3.2.1 根據信息獲取權的特點與信息的屬性,提出信息獲取權的客體主要是政府信息

比如,趙媛、王遠均認為“弱勢群體信息獲取權的權利客體主要是政府信息,其實現主要取決于能否有效獲取政府信息。”[13]李玲認為“政府信息是信息獲取權利的客體?!保?4]

3.2.2 根據不同的標準對信息獲取權的權利客體進行系統論述

肖冬梅認為“信息資源公共獲取的客體根據不同的標準可以進行多種劃分。從載體形式上可以分為文字、聲像、縮微、數字等類型。從加工層次上可以分為零次信息、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等類型。從生成機制上可以分為政務信息、公益性信息、商業性信息等類型。從媒介機構上可以分為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類型[11]。周淑云、王好運將信息獲取權的客體從3個不同角度劃分,依獲取來源為分類標準,分為政府信息、組織信息和個人信息;依獲取范圍為分類標準,分為公開信息、半公開信息和非公開信息;依獲取時是否需要付費為分類標準,分為公益信息與商業信息[15]。也有學者認為“信息獲取權的客體是已公開或尚未公開但在公開范圍內的信息?!保?6]

3.2.3 針對不同類型的主體探討其應獲取的具體信息內容

文娟、趙媛等認為“空巢老人最希望獲取的信息資源集中在醫療保健信息和社會保障信息兩方面;少年兒童信息獲取的內容包括公共文化機構信息,各種正規書店、購書中心的相關信息和各種綠色網絡環境信息;殘疾人最為需要的信息集中在就業信息和社會保障信息兩個方面;下崗工人所需要的信息主要集中在職業技能培訓信息、政府法律政策信息、社會保障信息三方面;農民工最需要的信息主要集中在社會保障信息和就業信息兩個方面?!保?7]

總的來看,對信息獲取權客體的研究如同上述對信息獲取權主體的研究一樣,視角與維度不同,所得到的結論也存在差異。肖冬梅的研究是從整體上、從理論上進行探討,對信息獲取權客體的闡述具有系統性和全面性,但由于未考慮不同獲取主體的特點和需求,因而實踐意義和價值還有可提升的空間。而趙媛等學者的研究,則針對特定類型信息獲取主體的個性特征,從深度上進行挖掘,更具針對性、對相關領域的實踐更具有參考與借鑒價值。這也是對信息獲取權權利客體研究不斷深化的一個表現。

3.3 信息獲取權的內容與范圍

許多學者在對信息獲取權的研究中并未對其權利內容及范圍展開系統論述,只是在對信息獲取權的界定中有一定的涉及。綜合分析,對信息獲取權利內容的研究,主要是從權利的邊界范圍上下功夫。這種邊界范圍既涉及權利的屬性范圍,即,信息獲取權是一種自由的、不受阻礙地、排除國家對于權利的限制的獲取信息權;又涉及權利的實現范圍,比如,信息獲取權是按法律規定的方式、自由、平等、方便、快捷、及時地獲取信息的權利;還涉及權利客體范圍,如獲取政府信息的權利、獲取公共信息的權利、獲取法律不禁止公開的信息的權利等等。此外,還有學者針對不同類型主體探討其信息獲取權的權利內容。孫強認為讀者信息獲取權包括兩方面內容:首先,讀者信息獲取權與基本人權是有聯系的,任何人都可以成為圖書館的讀者,他們可以閱覽并借取自己所需的書籍。其次,讀者所借閱的書籍信息屬于讀者的個人行為信息,應給予保護[8]。

按照信息法律關系,主體、客體和內容三者缺一不可。顯然,在對信息獲取權主體、客體和內容的研究中,對權利內容的研究相對薄弱,更未取得任何共識。要想保護公民的信息獲取權,對此方面的研究需要加強。

4 信息獲取權的保障與實現研究

對于這方面的研究,從對象上講有直接從公民角度進行的研究,也有著重探討對弱勢群體 (農民、農民工、殘疾人、老年人、兒童) 信息獲取權的保障。綜合分析,研究大致可以分為以下4個部分:信息獲取權的立法保障;信息獲取權的政府保障;信息獲取權的公益性機構保障;網絡環境下信息獲取權的保障問題。

4.1 信息獲取權的立法保障

近幾年圍繞怎樣開展好這項工作出現了許多觀點和看法。首先是從憲法的角度來敘述。因為我國憲法條文中目前暫未對公民信息獲取權進行直接規定,所以相關學者建議應盡快在我國憲法中明確關于公民信息獲取權的規定,為公民獲取公共信息提供基礎的法律依據。比如,張長琳提到為了使公民獲取信息權得到有力的保障,應在憲法中對其有明確的規定,使其上升至法律層面[18]。粟勁蒼、周廣認為“根據我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現有規定,公眾信息獲取權作為一項權利并未得到《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認可,并未能從應有權利上升為法定權利,依然缺乏對“信息獲取權”的明確法律保障。”[19]其次,從信息公開法的角度進行研究。信息公開是信息獲取的基礎。張長琳提出要制定適合我國的《信息公開法》,既要重視信息公開法本身,也要重視其與相關法律的配合。政府為維護公共利益,可對像《保密法》、《檔案法》等與政府信息公開法規相關的法律進行修改,平衡好公開與保密的關系,使這些與政府信息公開相關的法律能保持一致的步調,保證信息公開的順利實施[18]。

顯然,上述兩種觀點角度不同。第一種是針對目前還沒有明確的信息獲取權所造成的弊端,倡議通過明確制定該權來實現權利保障。第二種觀點則是倡導通過對作為信息獲取基礎的信息公開進行立法來間接保障信息獲取權的實現。理論上說,這兩方面的立法對信息獲取權的實現都是必不可少的。學界所提出的這些觀點,從立法保障視角來看,是有價值的。

4.2 信息獲取權的政府保障

政府保障,就是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來保障權利主體信息獲取權的實現。綜合來看,主要從以下兩個視角進行研究并產生如下代表性觀點和建議:

4.2.1 從整體角度,針對公民信息獲取權的保障進行探討連志英在《公民獲取政府電子文件信息權利保障研究》一文中認為公民獲取政府電子文件信息權利保障框架應從制度完善及動力培育兩方面構建[19]。丁先存,錢曼麗和陳新義認為樹立全新的服務理念,改進服務方式是公眾政府信息獲取權的關鍵;加大公共信息服務的均等化,兼顧信息需求偏好是公眾政府信息獲取權的路徑;培養公眾的信息素養,提高政治參與的積極性是公眾政府信息獲取權的手段[20]。王召龍和鐘德強認為要保障公民信息獲取權,政府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轉變觀念,提高認識;設立專門機構和人員負責組織協調,保障信息獲取以及建立政府各部門信息公開制度[21]。

4.2.2 專門針對弱勢群體信息獲取權保障進行探討

此方面的研究又以對農民工和殘疾人權益保障的研究為主。在保障農民工方面,孫耀明、梁捍江認為“政府應該主動提供相關信息服務,加強購買信息服務的力度。支持社區創新管理體制,創建新生代農民工組織,鼓勵他們積極參與,便于自身信息權利的主張和獲取,也能提高各種信息服務工作的效率。”[22]在保障殘疾人方面,周瑛、顧朝兵在《我國盲人信息獲取障礙問題研究》一文中提到“為了盲人信息獲取,政府應當發揮主要作用。第一,建立政府信息公開制度。第二,政府需要建立完善的盲人信息獲取保障法律體系,保障盲人信息獲取的權利。第三,政府要主導建設“信息無障礙”工程[23]。

總體來看,在此方面的研究較為全面系統。既有針對所有公民研究,又有針對其中的弱勢群體的專門研究。尤其是后者,在當前建設和諧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今天,更具有重要價值與意義。

4.3 信息獲取權的公益性服務機構保障

公益性機構保障,這方面的內容基本上都是以圖書館為背景來研究,不同學者提出了相關的建議:朱虹、楊華成、閆蓓在文中提到“要清除用戶獲取和利用信息資源過程中的障礙,就圖書館而言,要大力加強以信息素質為主的多層次、多途徑、多階段、多內容的用戶教育,注重用戶服務工作的調查研究和技術指導,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幫助用戶實現信息獲取和利用的自我服務,同時積極利用法律賦予圖書館的‘合理使用權力,’加大圖書館信息資源的采集和整合力度,做好信息資源的導航和開發工作,努力為用戶獲取和利用信息提供保障[24]。還有的文章專門針對弱勢群體進行研究,例如洪偉達在《圖書館保障弱勢群體公共信息獲取權益研究》一文中提及圖書館保障弱勢群體公共信息獲取權益的優化措施為:(1) 構建弱勢群體公共信息獲取權益保障機制;(2) 為弱勢群體提供具有針對性、差別性、高效性和可操作性的公共信息服務;(3) 完善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現公共文化均等化;(4) 積極發揮圖書館的公共空間功能,提升弱勢群體的信息素養[25]。

總之,在此方面的研究,其研究視角與前述政府保障的研究視角雷同。即,一方面是針對所有社會公眾信息獲取權的實現來談圖書館等公益性機構的保障義務與作為;另一方面是針對其中的弱勢群體 (尤其是殘疾人、農民和農民工) 的信息獲取保障來提出圖書館的保障措施。許多觀點與建議,在理論上說有其合理性,但由于闡述不夠深入,因此在實踐中的可操作性還有待提高。

4.4 網絡環境下信息獲取權的保障問題

關于網絡環境下信息獲取權的保障問題,就是以網絡為背景來談怎樣保障信息獲取權。這方面發文并不多,但也有學者提出了一些建議。周玉芝在其《網絡環境下用戶信息獲取的制約因素及對策分析》一文中認為網絡環境下滿足用戶信息獲取的對策有發揮優勢,作好角色定位;加強用戶培訓,提高資源利用能力;以用戶需求為導向,開展多元化網絡信息服務;優化館藏資源結構,提高用戶信息資源保障;培養網絡環境下新型圖書館服務人才;多方協調,創造優良的網絡環境;加快特色數據庫建設,增加有用信息的濃度[26]。孟桂榮在其《網絡治理視域下公民信息獲取權實現問題研究》一文中提到“在公共信息獲取權與網絡治理關系上,應該堅持如下原則:(1) 公民獲取公共信息權利不應被設定任何阻礙。(2) 網絡治理是確立虛擬社會行為規則之舉,應當依法進行。(3) 正確處理權利與權力關系,在保障公民基本權利前提下進行網絡治理[27]。

5 研究展望

目前關于信息獲取權的研究還不夠深入系統,研究的上升趨勢不是特別明顯。研究的角度主要集中在信息獲取權的保障與實現這個方面,對信息獲取權的主體、客體與權利內容的研究還比較薄弱。在研究方法上,更多還是從對相關法律法規的研究與分析出發,實際案例很少,更少有將法律法規與案例分析相結合的研究。

在接下來的研究中,不僅要更加細致,結合實際案例進行探討,同時應對信息獲取權權利主體、客體、內容進行系統深入的研究。而對信息獲取權的實現與保障研究,更應結合具體的社會實踐來探討。僅僅提出一些宏觀性的、不具可操作性的口號性、號召性建議,是不能真正解決實際問題的。

[1]張守文.消費者的獲取信息權及其法律保護[J].中外法學,1996,(1) :31-36.

[2]連志英.電子文件時代的公民信息獲取權[J].蘭臺論壇,2011,(10) :4-5.

[3]周淑云.信息獲取權的人權屬性分析[J].圖書館學研究,2009,(4) :88-89.

[4]黃瑞華,朱莉欣,汪方軍.論網絡環境下的信息獲取權[J].情報學報,2001,20(3) :269-275.

[5]張 ,丁波濤.公眾信息獲取權的法理基礎——基于知情權的研究[J].圖書·情報·知識,2009,(5) :97-98.

[6]周淑云.闡述信息獲取權的憲法基礎[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9,(2) :3-6.

[7]蔣紅珍.知情權與信息獲取權——以英美為比較法基礎的概念界分[J].行政法學研究,2010,(3) :102-110.

[8]孫強.讀者借閱行為法律分析[J].圖書館論壇,2014,(7) :52-56.

[9]范并思.信息獲取權利:政府信息公開的法理基礎[J].圖書情報工作,2008,52(6) :36-38.

[10]劉偉紅.公民信息獲取權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碩士論文,2006.

[11]肖冬梅.信息資源公共獲取主體和客體辨析[J].圖書情報工作,2011,55(7) :24-29.

[12]汪全勝,方利平.政府的信息獲取權初論[J].情報雜志,2006,(10) :96-97.

[13]趙媛,王遠均.弱勢群體政府信息獲取保障中的權利沖突與平衡研究[J].檔案學研究,2012,(4) :22-27.

[14]李玲.我國公眾信息獲取權利實現的障礙及保障機制研究[J].新世紀圖書館,2014,(3) :20-23.

[15]周淑云,王好運.信息獲取權客體辨析[J].圖書館,2015,(1) :18-20.

[16]董永飛,蔣永福,盧國強.信息權利限度的法理思考[J].理論研究,2010,(6) :31-34.

[17]文娟,趙媛,王遠均.弱勢群體信息獲取保障范圍和內容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3,36(4) :39-42.

[18]張長琳.保障公民信息獲取權的對策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3,33(11) :110-111.

[19]粟勁蒼,周廣.信息流視角下保障公眾信息獲取權利的障礙因素分析[J].新世紀圖書館,2013,(12) :23-25.

[20]連志英.公民獲取政府電子文件信息權利保障研究[J].檔案學通訊,2011,(2) :43-45.

[21]丁先存,錢曼麗,陳新義.皖江示范區公眾政府信息獲取現狀調查[J].城市論壇,2012,(11) :115.

[22]王召龍,鐘德強.政府信息獲取權的實現[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7,(1) :48-50.

[23]孫耀明,梁捍江.新生代農民工的信息獲取研究[J].河南科技:上半月,2013,(4) :233.

[24]周瑛,顧朝兵.我國盲人信息獲取障礙問題研究[J].現代情報,2014,34(7) :10-13.

[25]朱虹,楊華成,閆蓓.圖書館用戶信息獲取和利用的障礙[J].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08,17(6) :64-66.

[26]洪偉達.圖書館保障弱勢群體公共信息獲取權益研究[J].情報資料工作,2014,(1) :36-40.

[27]周玉芝.網絡環境下用戶信息獲取的制約因素及對策分析[J].現代情報,2007,(11) :65-68.

[27]孟桂榮.網絡治理視域下公民信息獲取權實現問題研究[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校,2013,(4) :35.

猜你喜歡
主體信息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論自然人破產法的適用主體
南大法學(2021年3期)2021-08-13 09:22:32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訂閱信息
中華手工(2017年2期)2017-06-06 23:00:31
關于遺產保護主體的思考
論多元主體的生成
展會信息
中外會展(2014年4期)2014-11-27 07:46:46
翻譯“主體間性”的辯證理解
外語學刊(2011年3期)2011-01-22 03:42:3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不卡免费高清视频| 久久鸭综合久久国产| 天天色综网|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 一本大道视频精品人妻| 亚洲美女久久| 国产91精选在线观看| 97se亚洲综合在线天天|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尤物在线| 色悠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伊人| 97国产在线视频| 国产91高清视频| JIZZ亚洲国产| 人妻免费无码不卡视频| 四虎免费视频网站| 欧美有码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 AV在线麻免费观看网站 | 久久综合婷婷| 99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国产特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自在自线免费观看| 国产一区成人| 国产一级毛片yw| 18禁高潮出水呻吟娇喘蜜芽|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a在线亚洲男人的天堂试看| 国产精品视频猛进猛出|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五级| 伊人激情综合| 97se亚洲综合不卡| 呦系列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7se亚洲综合不卡 | 国产精品夜夜嗨视频免费视频 |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永久成人无码激情视频免费| 香蕉eeww99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二区三区免| 日本欧美精品| 91精品综合| 香蕉综合在线视频91| 素人激情视频福利| 性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真实对白精彩久久| av一区二区人妻无码| 色噜噜中文网| 亚洲精品成人福利在线电影| 中字无码精油按摩中出视频| 人妻精品久久久无码区色视| 99ri国产在线| 国产偷倩视频|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 在线免费不卡视频| 午夜啪啪网| 国产一级二级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网在线观看| 丁香五月婷婷激情基地| 四虎影院国产| 91麻豆久久久| h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成年无码AⅤ片在线| 日韩福利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 呦系列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黑人在线| 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另类| 国产网站免费| 色网站在线视频| 免费又黄又爽又猛大片午夜|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不卡| 日韩一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喷潮在线观看| 野花国产精品入口| 天堂成人在线| 中文字幕啪啪| 国产嫩草在线观看| 欧美在线观看不卡| 91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吉衣一区二区三区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