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祖鑫 (1.山東師范大學12級研究生 250000 ;2.山東青年政治學院 250000)
試談如何提高民間舞蹈教學效率
胡祖鑫 (1.山東師范大學12級研究生 250000 ;2.山東青年政治學院 250000)
近年來,在我國高校舞蹈專業教學體系中,民間舞課程設置已逐漸趨于規范化、系統化、科學化。但是民間舞蹈缺乏推廣和宣傳,而且技能要求較高,許多年輕人比較熱衷于情感外放的街舞、拉丁舞、爵士舞等,因此,學習民間舞蹈的學生逐漸減少,導致民間舞蹈教學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其教學質量也不容樂觀。作為民間舞蹈教師,我們要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促進民間舞蹈教學效率的提高。
民間舞蹈;教學效率;提高;方法
民間舞蹈的教學既是教師向學生傳授舞蹈技巧、形體動態的過程,也是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過程。在舞蹈課上,教學的重點不僅僅是各種各樣的舞蹈動作,也是通過具體的舞蹈動作向學生學生傳遞非語言文字文化。而且,隨著舞蹈藝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社會對舞蹈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作為民間舞蹈教師,我們要樹立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將學生培養成既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能,又具有文化素養的舞蹈人才作為舞蹈教學的主要目標,并采用有效策略提高舞蹈教學的效率。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而且每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文化,因此,民間舞蹈教師在教學不同門類的民間舞蹈之前,要先向學生講解與其相對應的民族民間文化,將舞蹈教學和傳統文化相結合,使學生了解不同的民間舞蹈所蘊藏的文化內涵。比如,在教學藏族舞蹈時,教師要讓學生了解藏族人民長期生活在海拔幾千米的高原牧區,他們受自然環境和勞動習慣的影響,呼吸較為沉重,似乎帶有負重感和壓抑感,他們在跳舞時,氣息以盡力吸納為主,因此藏族舞蹈逐漸形成了慢吸慢呼的特點。如藏族舞蹈中的弦子的基本動作就是“屈伸”,慢吸慢呼的呼吸方式可以使這個動作顯得更加流暢自然、扎實有力,在舞動時能夠達到腳下有根的效果。再如,在教學蒙古族的舞蹈時,教師要讓學生了解蒙古族人個個能歌善舞,蒙古舞節奏明快、熱情奔放的特點是因為他們生活在廣闊無垠的草原,這樣的居住環境使蒙古族人民形成了豪放、自由、熱情的性格。蒙古族舞蹈中常用抖肩、翻腕、騎馬、大雁飛等動作表現了蒙古族人開朗奔放、追求自由、任意馳騁的特點。蒙古舞的呼吸以在重拍上慢吐氣較多,也充分體現出蒙古舞粗獷剽悍、豪邁矯健、穩重端莊的特點。再如,在教學苗族的舞蹈時,教師要引導學生了解苗族所處的地位位置和居住環境,我國大部分苗族人民生活在南方的多山地區,地形特點和長期的勞動生活,使苗族舞蹈形成了一順邊的動作特點,如苗族舞蹈中的女子踩鼓就是典型的一順邊動作,舞蹈者的身體就是同一邊手臂和腿腳在擺動。當學生了解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和精神風貌后,他們就能更快速地掌握各個民族的舞蹈動作和特點。
當然,要讓學生了解各個民族的文化內涵,僅僅依靠教師的講解和書本上的內容時無法達到目標的,作為民間舞蹈教師,我們應當廣泛搜集民間舞蹈的各種資料,可以從圖書館、書店收集、摘錄,也可以從音像店和網絡中尋找舞蹈錄像等,在收集好資料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欣賞和討論,使他們通過自己的探究來了解各個民族的宗教信仰、風土人情、生活習慣、勞動方式等。此外,教師要要鼓勵學生自己動手收集民間舞蹈的資料,鼓勵他們多和少數民族的同學交流,還可以邀請民間舞蹈的專家和教師來學校進行講座,以此來擴大學生的認知范圍和知識面,增加他們對民間舞蹈的認識和了解。
在民間舞蹈教學中,教師不但要教給學生舞蹈技能,還要加強人文教育,使技能教學和思想教育同步進行。首先,要將培養學生的藝術理解能力融入到舞蹈技能的教育中。舞蹈是表達情感的一種藝術形式,因此舞蹈者在表演過程中要融入自己的情感,要進行二度創作。要完成這個過程,舞蹈者要有較高的悟性,要有敏銳的藝術感知能力。所以,在民間舞蹈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藝術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的培養,我們可以通過啟發式的教學引導學生去感受、體會、思考、創新、實踐,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領悟能力,還能夠提升他們的藝術修養和人文修養,進一步培養了他們的舞蹈分析和理解能力。其次,舞蹈教師要多對學生進行理論和鑒賞教育。學生對舞蹈作品的二度創作是建立在他們的大量感性積累的基礎上的,而這些積累需要學生通過不斷學習、鑒賞活動來獲得。學生獲得思維靈感離不開大量的鑒賞和體驗,要成為“見多識廣”的學習者,而要達到這個目標,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觀看國內外優秀的舞蹈表演,要讓他們多閱讀舞蹈評論,同時加強學生理論知識方面的培養。再次,舞蹈教師要重視實踐,多為學生創造實踐的機會。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改變舞蹈學科劃分過窄,過分追求技術規范性的特點,要為學習不同舞種的學生創造交流、實踐、融合的機會,在增加舞蹈作品排練的同時,引導學生走出學校、走向社會,在實踐中學習和提高,進而把學生培養成為既有高超的舞蹈技能,又有藝術素養和實踐能力的全面的舞蹈人才。最后,將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到舞蹈訓練中。一般情況下,舞蹈教學不會直接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高明的教師會將其融入到舞蹈藝術的悟性培養中,融入到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過程中,甚至是通過自身的人格魅力來影響和感染學生,進而使他們成為追求美、熱愛美的優秀舞者。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技術已經被越來越多地應用在教學中。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給學生創造一個仿真的教學情境。在民間舞蹈教學中,由于各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文化特點,對于學生來說,單靠想象力,有時候沒有辦法理解和感悟舞蹈作品的情感,而通過現實的生活體驗更加是不可能。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給學生創造一個仿真的、動態的民族生活環境,讓學生在這種環境中,更加真實的體驗民族文化,理解舞蹈的內涵。如學習藏族舞蹈時,用多媒體將西藏的風光一一展現在課堂上。皚皚的白雪,神圣的唐古拉山脈,宏偉的布達拉宮,色彩艷麗的藏族服飾,獨具特色的藏族舞蹈,耳邊響起藏族的民樂,讓學生盡可能的再發揮自己的想象,這樣,學生就能更好地了解藏族的文化,理解舞蹈的內涵。再如在學習傣族民間舞蹈時,通過多媒體展現青山綠水,溪流環繞的竹樓、賽龍舟、潑水節,年輕人聚在一起,挎鼓勁舞,好像自己就身在其中,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舞蹈環境。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放映優秀的舞蹈錄像教材,拓展學生的視野,讓學生通過觀摩獲得全面準確的認識,學生通過對比學習,發現自己的不足,提高他們的舞蹈鑒賞、分析及創造能力。
綜上所述,民間舞蹈教學能夠使我國的民族文化得到普及和傳承,但是當前民間舞蹈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并不容樂觀,作為教師,我們應當在教給學生各種舞蹈技巧的同時,引導學生了解各民族的文化,并加強人文教育,重視實踐教學,通過有效措施提升舞蹈教學的質量。我們相信,在眾多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民間舞蹈教學定能夠在推進舞蹈藝術發展和提高學生藝術素養等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