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勝祥 (云南經濟管理學院 650106)
體育舞蹈教育研究
者勝祥 (云南經濟管理學院 650106)
體育舞蹈是融合體育健身和舞蹈藝術為一體的新興概念運動項目,除了具有體育課程的教育性、競技性以及鍛煉性還具有舞蹈的藝術性、美體性,凸顯了體育舞蹈的多樣性以及優越性。體育舞蹈的教育方式是通過音樂舞曲的節奏引領,激發學生以自己的理解與動作表達,通過多種規范創新的舞蹈風格將體現的藝術美感升華,讓人精神獲得滿足。體育舞蹈教育以更為形象、直觀的方式展示了其獨特的美感,同時透露了藝術追求者的審美認知與情感流露,對于教育方式的改革有著重要而深刻的啟示作用。
體育;舞蹈;教育
生命的本質在于運動,體育舞蹈的本質在于藝術美感的運動。舞蹈是生命力充分體現的方式,透過體育舞蹈,可以展現人類肢體秀麗挺拔、活力無限、靈活多變、舒展和諧的獨特美感。其特有的表現形式以及音律的表達能夠給人以美的感染力,視覺的沖擊力,以及感官的享受,最終給人精神上的滿足與升華。體育舞蹈直接生動的體現學生在當時音樂環境下的心理歷程,以及對于音樂理解的價值觀念和對人生意義的追求探索。它具有舒暢身心、陶冶情操、健美塑體、升華精神的價值與作用,本文將針對體育舞蹈項目教育進行研究與探討。
體育舞蹈又被稱為國際標準舞,是體育運動和藝術舞蹈相結合的新興項目,由各國經典社交舞蹈提煉出來經歷長久的磨合改善形成的舞種,其主要包括現代舞和拉丁舞。
1.現代舞
現代舞又名摩登舞,包含了眾多著名舞種類別如探戈、華爾茲、快步等,其主要特點表現為舞者雙方以握抱的姿態,按照規律的舞步線程逆時針邁步,要求舞姿莊重典雅,舞步嚴謹規范。
2.拉丁舞
拉丁舞包括了恰恰、倫巴、桑巴、牛仔以及斗牛舞,其相對于現代舞沒有那么多的約束要求,顯得更為自由,注重肢體的表現與音樂情感的表達,要求舞者肢體優美舒展,和諧大方,具有較高的觀賞性以及競技性。
體育舞蹈以其特有的方式融合了體育教育與藝術舞蹈,通過肢體動作、內心情感等生理機能與心理特征將音樂表達出來,為人構筑了豐富具體的藝術欣賞與美感創造的空間。舞蹈藝術教育是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高素質人才,推進高校德育教育起著決定性作用。
肢體動作是體育舞蹈的核心;音樂是體育舞蹈的靈魂基礎;精神表達是舞蹈的源泉本質,因此體育舞蹈的教育對激發人對藝術美感的認識以及情感表達有著重要意義,體育舞蹈教師通過舞蹈音樂的節奏與韻律激發學生的動作創造,同時提升對審美與音樂享受的認識,使得學生能夠結合音樂的律動創造出美感的動作,表達應景應情的情感心理。體育舞蹈的教育方式能夠更為有效地推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自主的審美能力,同時提升自我的藝術修養與精神境界。因此對體育舞蹈教育的研究、分析有著深刻的意義。
隨著時代的進步,經濟快速發展,文化教育同樣經歷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學校的德、體教育也開始與時俱進作出相應的調整與改變,體育舞蹈的學員隊伍不斷壯大,對學校的教育需求也相應地增大。學校以及舞蹈培訓機構為了滿足學生良好學習的需求,對師資力量的綜合調整也顯得尤為重要。體育舞蹈早年傳入中國至今,結合了我國基本國情以及文化基礎體系,隨著時間推移的進程,已經發展成獨具特色的教育體系,推進了我國文化藝術教育的發展進步,提高了眾多舞者以及藝術人員的精神素養,鍛煉了身心。但是就目前來看,我國的體育舞蹈教育仍有不足之處,有待不斷在實踐中積累調整而有所改善。
1.教育基礎差別大
學生因為成長環境、學習年齡、接受的教育方式不一等因素的影響,造成舞蹈技能及精神素養良莠不一的局面,使得體育舞蹈教育的統一化教育難度加大,影響教育進度與課程的水平設置。
2.舞蹈素養、個人表達方式不一
體育舞蹈是雙人配合的運動項目,要求配合默契,動作協同一致,對音樂的理解以及情感的表達高度統一。由于搭檔彼此的成長環境、舞蹈基礎、性格品行都不可能統一一致,對教育方式與教學進程帶來不便。
3.因材施教難度大
在大部分的學校以及培訓機構,體育舞蹈老師與學員之案件的關系多是一對多的關系,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老師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的作用,給統一協調學員舞蹈基礎增添困阻,針對學員的個性化教育也有較大難度。
針對體育舞蹈教育的現狀進行全面細致的研究分析,探討問題矛盾的解決方式,是如今教育改革的首要舉措,在深化教育體制的同時,全面推行素質化教育有需要對德、智、體、美的教育統籌一致,加深德育、美育在各大教學環節發揮的作用。
體育舞蹈教育不是生搬硬套,機械式的灌輸知識,而是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審美情感的培養,通過引導的方式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藝術修養,從傳統的知識課本教育轉變為情感教育,學生通過對音樂的理解與個人的思想動作表達,能夠形成自我的認知體系與表現風格,與舞伴的協同統一的過程,有助雙方放松心態形體,消除隔閡,對與人的交際能力有良性的培養,從而最終促進學生的審美感官提升,在藝術優雅的環境中全面發展。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改革之路的重要環節,對于人才培養方式的創新是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務,在參考國外某些教育方式以及辦學理念的基礎上,我國的教育體制需要向一體化方向推進改善,實現眾多教育形式的接軌。其中藝術美感的審美認知培養拋卻了傳統教學的強制壓迫性,方式多為側面引導,鼓勵勸教,教學內容由生硬古板的文字轉變為直白形象的圖文、視頻、以及動作示范。這樣的教學方式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吸收,在強調自主性培養的同時增強了互動性,能夠讓人精神上升華獲得滿足。
體育舞蹈教育是科學、合理、有效的教育方式,其“個性化”的教育形式為其他領域的教學提供了良好的創新性思維,奠定了未來教育方式的基本思路。藝術美感的培養是體育舞蹈教學的重要目標,體育舞蹈教育有助于塑造健康優雅的形體,促進形成高雅的審美認知。體育舞蹈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尚處于推行實踐階段,素質教育的改革完善在教育工作中越加被重視,由于推行時間不足以及教育體系的尚不完善導致體育舞蹈教育發展比較滯后,為了保證體育舞蹈教學的有效進行,必須結合我國文化教育體制的實情發展,勇于創新探索,制定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案,為教育實施提供依據。
[1]畢菲.體育舞蹈項目教育的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普教研究,2012(2):179-180.
[2]韋廣忠,梁寶君.體育舞蹈教學特點分析[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4(2):123-124.
[3]白建超.體育舞蹈的基本特征及其體育教學價值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5(2):115-117.
者勝祥,男,1982.12,本科,云南經濟管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