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 濤
(長江大學文理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0)
淺談現代機械設計方法及存在的相關問題
甘 濤
(長江大學文理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0)
摘 要:本文重點介紹了優化設計的現代機械設計的方法,現代機械設計的發展綜合論述,現代機械設計方法的特點,以及與傳統機械設計的不同,現代設計方法存在的問題以及發展趨勢進行淺析。
關鍵詞:現代設計方法;機械設計;優化設計;設計問題
隨著科技進步,工業發展,人文和諧社會的進步,機械在人類進步的步伐中有著領頭羊的作用。然而,機械系統引入新材料、新工藝、新方法等越來越多,實現這些技術的具體方法也有很多,現代設計應使自己設計的產品滿足市場物美價廉、運行可靠、使用方便、可持續發展等一系列要求,所以傳統的設計方法已經滿足適應不了現代技術的飛速發展的要求,現代設計方法便應運而生,與國外現代設計方法相比,我們的機械設計顯然慢得多。本文就現代設計方法以及相關問題進行論述。
機械設計根據使用情況對機械的工作原理、結構、運動方式、力和能量的傳遞方式、各個零件的材料和形狀尺寸、潤滑方式等進行構思、分析和計算并將其轉化為具體的描述以作為制造依據的工作過程。
1 現代設計的組成
現代機械設計是對傳統設計方法發展和繼承的產物,以科學理論為基礎,以計算機為工具,運用知識進行創新創造的方法。現代設計已經形成分析與綜合、收斂與發散、對應于聯想、分散與組合、換元與移植、正與反等一系列的思維法則,以及智暴法、635法、陳列法、戈頓發、輸入與輸出法等科學組織的多種思維方法。
1.1 現代設計方法。產品設計過程來看廣義設計體系有產品規劃、概念設計、技術設計、施工設計和服務設計。產品設計對象來看簡單的普通零件,由機、電、磁、光、液、軟件、仿生等物質、信息和能量的高度耦合的極限系統于產品的全部構成。
初步統計設計方法有50種左右,如:計算機輔助設計、概念設計、結構設計、優化設計、可靠性設計、標準化設計、可視化設計、虛擬設計、數字化設計、仿生設計、智能設計、摩擦學設計、TRIZ設計、三次設計、有限元方法及無網格法、CAX集成設計等。如廣義質量的產品質量功能化設計、動態優化設計、智能控制系統設計和可視化設計的綜合設計方法,基于QFD,TRIZ和三次設計的集成話設計方法等。
1.2 現代設計工具和平臺。現代設計工具和平臺是現代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由硬件和軟件兩類,然而實際中是硬軟件結合使用。現代設計的工具和平臺主要有:CAX系統;DFX類;仿真系統類;數據庫,知識庫類。
2 現代機械設計方法的特點
現代機械的種類繁多、結構復雜,總體由配電系統、動力系統、控制系統、執行系統、傳動系統等組成。而且每個系統都可以細分為無數的子系統。
現代機械設計與傳統機械設計存在相應的差別,傳統機械設計方法基于經驗、經典模型、力學及實驗,然而,現代機械設計運用創造與設計的思維規律及方法;涉及廣泛的交叉科學;運用有限元分析等模擬軟件分析系統;還以人機工程學、現代工業設計和產品造型設計等創造出既科學又有藝術美的設計美。
現代機械設計方法以計算機繪圖,從傳統的串行設計到并行設計,由計算機進行各種各樣動態模擬仿真,系統優化等。現代機械設計離不開計算機這個主要載體,實現集成化、可視化、智能化、數字化設計。
3 存在的相關問題
我國在機械設計上與西方國家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別是在設計的整體和國際先進水平研究上存在相當大的差距,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3.1 理論的運用和研究。機械設計現在的瓶頸問題之一是弱理論強經驗的領域,這個阻擋著現代機械設計方法的繼續發展。基礎理論有專業與通用之分,但這些理論都比較分散,沒有形成整體化,大多在某一個方面進而發展。
3.2 創新設計與模仿重復的分散。往往在設計上,創新與傳統是分不開的,只有發現啦傳統的不足之處,創新來彌補相應的不足,從當今社會來看,現代設計方法的研究與運用,兩者還是分離,有必要將兩者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來研究和運用。
3.3 設計與制造的脫軌。現階段,有的設計出來的東西在加工制造上存在很大的難度,相應的提高制造成本,以及加工的難度系數,產品的加工制造與材料、技術能力、設備等都有很大影響。然而,產品的設計必須考慮加工等眾多因素,達到制造的工藝相對簡便等優點。
3.4 創新與相似設計劃分不明確。現有的設計方法對理論的運用還是局限于模仿和相似的運用,只有改進,沒有充分的認識到創新和相似的跨類存在關系,相似的設計就成為了創新設計,然而,這樣的設計很困難從根本上解決自主創新設計。
3.5 現代仿真技術的單一。由復雜的產品設計過程,會用到不同的仿真軟件進行逐一的分析,然而,這些軟件的開發商也是高低不一,仿真軟件層出不窮,在運用上使用者需要大量學習和操作過大,使相應信息流共享資源障礙,如何整合多款的設計軟件是一個重大的研究問題,擴大仿真數據交流、模塊化、集成化和通用性是個很值得研究和的問題。
結語
綜上所述,現代機械設計方法的研究種類繁多,怎樣整合這些方法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內容,機械設計理論和經驗固然重要,合理運用相應的設計軟件平臺進行數據模塊的集成,有利于資源的共享構成現代設計完美理論體系。
在科技飛速發展和學科廣泛的交匯下,現代機械設計方法的創新,設計規律和規范的研究有著重要作用,使設計過程可簡便化、多彩化、功能化和可持續化。
參考文獻
[1]邱宜懷,等.機械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王成煮.現代機械設計——思想與方法[M].上海:上海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 [3]閔邦椿,韓清凱.產品設計的重要性與面向產品總體質量的綜合設計[J].科技和產業,2003,3(11):12-23.
[4]侯智,丁志華,等.基于QFD,TRIZ和三次設計的集成化設計方法研究[J].組合機床與自動化加工技術,2003(02):30-32.
[5]肖靈機,戴愛明.復雜產品模塊化與供應鏈協同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6]王舉群,王海偉.現代機械設計方法支撐理論及相關問題的研究[J].科技和產業,2012.
[7]華同曙.淺談現代機械設計的特點及教育模式[J].江蘇石油化工學院報,2002,3 (03):53.
中圖分類號:TH122
文獻標識碼:A
作者簡介:甘濤(1990—),男,湖北省恩施州咸豐縣人,工作單位:長江大學文理學院機電與信息工程系 機械5112 ,職務:學生,研究方向:機械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