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rom the Editor 卷首語
凝聚核心資源
本期嘉賓:《中國外匯》編委會委員 穆志謙

金融資源是現代經濟的核心資源,優化配置和凝聚核心資源,就能將其轉化為我國的核心競爭力。
服務于實體經濟,這是金融業的永恒主題。偏離了這個主題,金融業自我循環,自拉自唱;企業家放棄實體經濟的產業,熱衷于去資本市場翻云覆雨;數學家不再去計量實體經濟產品,而是設計各種金融衍生品的數學模型。這一切,可能會帶來“繁榮”的景象,但并不能創造物質財富,膨脹的是泡沫,積累的是風險。而一旦資金鏈斷裂,則由風險釀成危機,極易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
核心資源之重要,首先要求建立底線思維。金融安全是國家整體安全的重要基礎,基礎不牢大廈難穩。要防止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為此,要建立風險識別與預警機制,以可控的方式和節奏主動釋放風險,化解多年高速增長積累的一些結構性矛盾和體制性問題;同時,要力爭實現宏觀審慎與微觀審慎的互相補充以及貨幣管理與審慎管理的統一協調。
核心資源之重要,還要求提升金融效率。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創新,因此只有創新才能全面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具體而言,就是要協調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的比重,協調傳統主流與新興互聯網的業態,使經濟運行健康有序;就是要建立綠色信貸機制,發揮金融市場支持綠色融資的功能,通過制度安排,引導和激勵資金流向綠色產業。此外,還要引入市場準入前國民待遇及負面清單的管理理念,雙向金融開放,有序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有序,就是要遵循先易后難、先低風險后高風險、分期分批按項目類別推進與從數量規模控制風險總量相結合的路徑加以推進。在推進的過程中,還要從金融監管的有效性如何與金融創新的力度相適應,如何為金融生態環境構筑良好的信譽體系,以及如何加強市場主體對經濟波動尤其是外部輸入性沖擊的抗壓力和承受力等維度加以綜合考量。這樣,才能做到對外更高程度地參與全球經濟金融治理體系,對內補足短板,實現普惠金融。
核心資源并不必然轉化為核心競爭力。既然我們選擇了市場經濟這一模式,市場經濟與生俱來的通脹、通縮、滯脹頑疾就會如影隨形,并不會厚此薄彼。宏觀調控能夠延長經濟周期的長度,但不能完全熨平經濟的周期波動。金融市場與商品市場有著顯著的不同:生產要素交易的風險度要遠高于消費品交易。今年夏季的股市風波就是對潛在系統性風險的警示。這對市場建設能力和金融監管效力的提升提出了更高也更迫切的要求。

埃及吉薩金字塔被綠光照亮,呼應巴黎氣候大會。
11月30日至12月11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1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11次締約方會議在法國巴黎舉行。大會旨在促使196個締約方(195個國家+歐盟)形成統一意見,達成一項普遍適用的協議,從而敲定2020年后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機制。

加拿大溫哥華游行者手持魚類形狀卡通圖案,參加“全球氣候大游行”活動。

巴黎民眾在巴黎共和國廣場擺滿鞋子,呼吁關注氣候變化。

巴黎氣候變化大會會場外景。

當地時間11月30日,拉加德在IMF新聞發布會上講話。
美國華盛頓時間11月3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正式宣布,人民幣將于2016年10月1日加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IMF總裁拉加德當天在發布會上表示,人民幣“入籃”是中國經濟融入全球金融體系的重要里程碑,也是IMF對中國過去幾年改革貨幣和金融體系取得進展的認可。外媒認為,人民幣雖成功加入SDR,但國際化仍任重道遠。IMF副總裁朱民在華盛頓接受中文媒體采訪時認為,人民幣“入籃”將載入世界金融史冊,是IMF、世界經濟和中國的共贏。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表示,中國的金融改革不會因為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而止步。

當地時間11月30日,拉加德在華盛頓接受媒體專訪。

當地時間12月1日,朱民在IMF總部接受中文媒體的小范圍采訪。

當地時間12月1日,朱光耀在美國智庫舉辦的研討會上發言。
美國華盛頓時間11月3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批準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在新的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構成中,人民幣的權重為10.92%,超越日元和英鎊排在第三,美元和歐元的權重分別為41.7%和30.93%。
中國人民銀行11月23日宣布,經國務院批準,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試點地區擴大到馬來西亞,投資額度為500億元人民幣。
國家外匯管理局11月30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按美元計價,2015年1~10月,我國國際收支口徑的國際貨物和服務貿易收入為19378億美元,支出16360億美元,順差3019億美元。
11月29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的《2015中國職工養老儲備指數大中城市報告》顯示,中國城鎮職工平均擁有不動產為1.06套,隨著老齡化高峰期的到來,變現能力可能面臨著較大挑戰。
11月30日,韓國國會召開全體會議,通過了中韓自貿協定批準案。中韓兩國于今年6月簽署自貿協定,韓國總統樸槿惠曾敦促國會盡快通過韓中自貿協定。她表示,中韓FTA由韓方發起,韓國對華出口比重較高,需附加優惠政策以提振出口。根據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測算,中韓自貿協定將拉動中國實際GDP增長0.34個百分點,拉動韓國實際GDP增長0.97個百分點。中韓自貿協定生效后,在最長20年內,中國實現零關稅的產品將達到稅目的91%,進口額的85%;韓國零關稅產品將達到稅目的92%,進口額的91%。協定范圍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和規則共17個領域。雙方將以負面清單模式繼續開展服務貿易談判。
11月27日,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與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香港簽署了《內地與香港CEPA服務貿易協議》。《協議》將于2016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協議》是首個內地全境以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方式全面開放服務貿易領域的自由貿易協議,標志著內地全境與香港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協議》正文對與CEPA的關系、適用范圍、雙方義務、國民待遇、最惠待遇、金融審慎原則、保障措施、例外條款、保留的限制性措施、跨境服務、電信及文化(專章)、特殊手續和信息要求、投資便利化等,分別做出原則性規定。專家認為,《協議》的簽署將加大內地與香港經濟的全面深入融合,推動兩地經濟共同發展。
11月25日,匈牙利總理奧班與中國銀行行長田國立簽署人民幣主權債發行合作備忘錄,允許匈牙利發行人民幣債券。這意味著匈牙利將成為中歐第一個發行人民幣債券的國家。匈牙利經濟部發表的文告稱,這一舉措將使作為非歐元區國家的匈牙利擴大吸引亞洲的投資者,尤其是來自中國的投資者。匈牙利政府認為,人民幣國際化將給匈牙利經濟增長提供更多的機會。中國銀行行長田國立表示,匈牙利政府大力推進的“向東方開放”政策與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不謀而合,將為兩國企業合作帶來更大的商機;中國銀行愿意發揮自身的國際化優勢,為兩國經貿和投資往來架起金融橋梁,共同拓展發展空間,實現互利共贏。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5年11月20日起,下調分/支行常備借貸便利(SLF)利率,對符合宏觀審慎要求的地方法人金融機構,隔夜、7天的常備借貸便利利率分別調整為2.75%、3.25%。央行表示,調整旨在加快建設適應市場需求的利率形成和調控機制,探索發揮SLF利率作為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以適應當前流動性形勢和貨幣政策調控的需要。專家認為,此次SLF利率下調有三層含義:一是隨行就市下調;二是繼續強化SLF利率的上限職能,以防止過寬的利率走廊導致過高的資金利率波動,進而削弱利率走廊應有的作用;三是穩定金融機構對未來資金面的預期,降低金融機構對流動性的備付需求,以防范金融風險,助力穩增長。
當地時間11月27日,世貿組織總干事阿澤維多和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在世貿組織位于日內瓦的總部簽署了哈薩克斯坦入世協議,成為WTO 第162個成員國。納扎爾巴耶夫表示,在入世談判過程中,哈薩克斯坦的經濟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哈薩克斯坦的經濟終于與國際市場對接成功。哈薩克斯坦的入世談判延續了近20年,是迄今為止持續時間最長的入世談判。世貿組織表示,哈薩克斯坦入世談判的復雜性和獨特性與其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國的身份有關。作為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國,哈薩克斯坦同其他成員國簽署了協議并實現了共同關稅,但要加入世貿組織,其關稅又必須符合世貿組織規定,因此哈方必須協調這兩種關稅,避免相互沖突。

新總統
在11月22日舉行的阿根廷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中,反對派“變革”競選聯盟候選人毛里西奧?馬克里戰勝執政聯盟“勝利陣線”候選人肖利,成為阿根廷歷史上首次在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中就勝出的候選人,也是自1983年阿根廷恢復民主政治以來的首位非正義黨總統。
馬克里1959年出生在一個意大利移民家庭,父親是阿根廷著名的企業家、阿根廷第二大財團馬克里集團的創始人。馬克里在阿根廷天主教大學獲得民用工程學士學位。1983年,馬克里與合作伙伴共同創立公司,1984年進入他父親創立的索克馬公司,1985年開始擔任該公司總經理。1992年,馬克里成為其父創立的塞維爾汽車公司副總裁。該公司是當時阿根廷規模最大的汽車企業之一。1995年,他當選為阿根廷著名的甲級足球隊博卡青年隊的主席,并在1999年和2003年兩次連任。在他任期內,博卡青年隊成為阿根廷最為成功的足球俱樂部。2003年,馬克里進入政界發展,創立了“變革承諾”黨并成為黨主席;2005年,他成為國會眾議員;2007年,當選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市市長并于2011年連任。
馬克里所屬的“變革”競選聯盟屬中右翼政黨,主張弱化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取消現行金融管制,改善與國內外投資者的關系,通過市場化改革和親商政策吸引投資,恢復經濟增長。為爭取中間選民,他承諾不會取消社會補貼和福利計劃,并維持主要企業的國有化。在對外關系方面,馬克里主張實行多元外交政策,表示將努力加強與周邊和本地區國家的全面合作,修復與歐美等西方國家的經貿關系,妥善處理外債問題,爭取獲得國際金融組織的支持,并積極參與地區和國際事務,提高阿根廷的國際聲望。
馬克里的當選標志著執政長達12年的“基什內爾時代”的終結,也順應了阿根廷廣大民眾希望全面變革的愿望。西方媒體對馬克里期待頗高,將其視為再次將阿根廷納入“新自由主義體系”的中右派。不過,阿根廷國內目前通脹高企、財政虧空、美元枯竭,不改變經濟結構很難從根本上解決目前的經濟問題。政治上,馬克里領導的“變革”聯盟在議會參眾兩院都不及“勝利陣線”聯盟,后者在參議院還擁有超過政府決議通過所需的法定簡單多數席位。在經濟不發達地區和中下層民眾中,反對馬克里的情緒濃厚。這些都表明,馬克里政府的施政將面臨極大的困難和挑戰。

逝世
當地時間11月10日,德國前總理赫爾穆特?施密特在家鄉漢堡去世,享年96歲。在西方世界,施密特被認為是在經濟政策上卓有建樹的“偉人”,政治、軍事上“杰出的戰略思想家”。
施密特1918年生于漢堡,父母都是教師。1945年,他進入漢堡大學攻讀政治學和國民經濟學。1946年,他加入社會民主黨,1953年至1961年成為聯邦議院議員,1961年至1965年任漢堡市政府負責內政的市政委員。在市政委員任內,他征調軍隊應對1962年的洪水,雖打破了當時的禁令、違反了法律,卻贏得了實干家的美譽。從1969年起,他先后擔任聯邦德國(西德)國防部長、經濟部長和財政部長,并于1974年至1982年期間,出任聯邦德國總理。1975年,他同他的朋友、時任法國總統的吉斯卡爾?德斯坦首倡以峰會形式來應對全球經濟困境。后來發展為七國集團峰會。
在德國政壇,施密特的頭腦、口才和毅力是獨一無二的,被政敵稱為“大嘴施密特”。民調顯示,施密特是戰后最受歡迎的德國總理之一。作為德國的重量級周刊——《時代周報》的發行人,他也是這家報紙的首席評論員。他還是一個頗有成就的音樂和藝術評論家,鋼琴水平接近大師級。作為資深政治家,施密特在離開政壇后仍密切關注和研究世界形勢的發展,并通過著書、演講等形式活躍于大眾視野。著有《均勢戰略——德國的和平政策和超級大國》、《理解中國》等書。
施密特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被稱為“歐洲基辛格”,是中德關系的開拓者和推動者。1975年,施密特首訪中國,成為兩國建交后首位訪問中國的德國總理。他從政期間,一直積極推動中德關系發展。
施密特離世的消息傳開后,在社交網絡上,上百萬人向他表達敬意。美國前國務卿、施密特最親密的朋友基辛格希望施密特活得久些,因為“沒有他,世界會很空”。德國《明鏡》周刊在評論文章中指出,這位“戰后德國最重要領導人之一”的老者雖然撒手人寰,但他的言行給德國乃至歐洲留下的深刻烙印卻從未褪色。

逝世
11月23日,199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道格拉斯?諾斯在美國密歇根州的家中逝世,享年95歲。
道格拉斯?塞西爾?諾斯于1920年出生在馬薩諸塞州康布里奇,是家中三個孩子中最小的。他的父親是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的經理。因為工作的緣故,老諾斯曾舉家搬至康涅狄格州,后來又到了渥太華,諾斯就是在那里受到啟蒙教育的。他中學階段還曾在瑞士洛桑讀書。諾斯1942年獲得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學士學位,1946年開始在伯克利任教,從此開始了其長達近70年的執教生涯。
由于建立了包括產權理論、國家理論和意識形態理論在內的“制度變遷理論”,諾斯和芝加哥大學的經濟學家羅伯特?福格爾分享了1993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瑞典皇家科學院在當時的頒獎詞中指出,兩人“通過經濟理論和量化方法,開拓了經濟歷史學的創新研究,闡釋了經濟和制度變遷之間的關系”。概括起來說,諾斯對經濟學的貢獻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用制度經濟學的方法來解釋歷史上的經濟增長;第二,作為新制度經濟學的開創者之一,重新論證了包括產權制度在內的制度的作用;第三,作為經濟學家,將新古典經濟學中所沒有涉及的內容——制度,作為內生變量運用到經濟研究中。特別是他將產權制度、意識形態、國家、倫理道德等作為經濟演進和經濟發展的變量,極大地發展了制度變遷理論。
諾斯的重要著作包括:《美國的經濟成長》、《美國過去的經濟增長與福利:新經濟史》、《制度變遷與美國經濟增長》、《西方世界的興起:新經濟史》、《經濟史的結構與變遷》、《制度、制度變革與經濟績效》。
諾斯在中國經濟學界幾乎無人不知,他的制度變遷理論引入中國以來,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當前的中國,從國企改革到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從環境保護到科研體制改革,不明晰的產權導致的廣泛存在的“公地悲劇”,已經成為制度變遷的最大障礙之一,所以諾斯的洞見值得繼續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