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民一
(云南省永勝縣林業局,云南 永勝674100)
程海湖,古名程河,明代中期以前,湖水南流30km匯入金沙江,形成程河水系。隨著湖周住戶日漸稠密,湖水下降,漸漸成為內陸封閉式高原湖泊。程海湖位于云南省麗江市永勝縣中部,距永勝縣城46km,湖長20km,南北走向,均寬4km,最大水深36.9m,水面海拔1501m,儲水量19.87億 m3,水域面積74.6km2,程海湖徑流區地理位置位于北緯26°24′~26°42′,東經100°32′~100°46′之間,匯水區流域總面積47.75萬畝,其中林業用地面積34.13萬畝,占總面積的71.5%;非林業用地面積13.62萬畝,占總面積的28.5%。在林業用地面積中,有林地面積216213.5畝,疏林地94.5畝,灌木林地100504畝,未成林造林地1110畝,無立木林地184.5畝,宜林荒山23236畝。徑流區石漠化區域面積15300畝,有大小河流47條。
由于長期以來的人為砍伐森林和毀林開荒,造成林木蓄水、保水能力降低,表土流失嚴重,石漠化加劇,森林立地條件極差。加之干旱少雨,流域內森林覆蓋率較低。目前程海流域的植被單一,現存天然植被除灌草叢外,僅有小面積云南松、華山松及桉樹中幼林。森林植被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態功能在不斷減弱。
由于湖區氣候呈暖干化趨勢,加之人類活動因素,對土地資源的不合理開發,如破壞植被、開墾草地、過度放牧等,造成湖區水土流失嚴重,旱季河水斷流,雨季洪水暴漲引發的泥石流災害,向程海湖體輸入了大量泥砂和氮磷等營養物質,導致湖泊容積減小和富營養化。
(1)內源污染日益加劇。由于程海湖是一個內陸封閉型高原深水湖泊,沒有出流,也沒有常年性固定地表水源補給,水體無法循環,自凈能力差。程海湖蒸發量是降雨量的3倍,加之地質運動等諸多因素影響,程海湖水逐年下降。湖內污染物長期沉積得不到有效清除,導致湖水濃度增加、水質富營養化進程加快、磷和氮含量增多。
(2)面源污染日益增多。一方面,由于程海湖流域森林立地條件極差,湖周生態植被惡化(流域內森林覆蓋率僅為12.7%),湖濱帶基本缺失,導致流域內地質災害頻繁,水土流失嚴重,森林植被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態功能不足,湖濱帶生態過濾及屏障作用削弱,湖區水生植物群落受干擾嚴重,湖泊對污染的承受能力下降。另一方面,程海湖流域主要是農業區,農業生產對程海湖的水質保護有著直接的影響。由于農業生產不合理和超量使用農藥、化肥、農用塑料以及畜禽養殖污染,農業面源污染范圍和程度日趨加重。
(3)點源污染比較嚴重。程海湖周現有5家養殖企業,養殖面積39.5萬m2,年生產能力1200t。由于在生產螺旋藻過程中,每生產1t螺旋藻干粉所用化學藥劑達20余種(其中以小蘇打、碳酸氫氨、硫磺用量最大),廢水和生活污染入湖沒有得到有效遏制,導致湖水污染比較嚴重。
目前,程海主要污染物的pH值和F離子超過國家地面水V類標準,礦化度接近咸水湖標準;導致湖泊富營養化特征污染物總磷(近年來一直在Ⅲ~Ⅳ間波動,2001年為Ⅲ類)、總氮(Ⅲ類)的濃度都較高;氨氮(Ⅱ類)、CODMn(Ⅲ類)污染也比較明顯。扣除pH值、F離子兩個因子和地質因素形成的特殊指標,程海湖水體水質只能達到Ⅲ類水標準;且朝富營養型轉化的趨勢日益明顯。
程海湖流域是永勝縣林業生態建設的重點區域,目前已實施的主要項目有:天保、退耕還林、林業血防、湖濱林帶建設、低效林改造等中央、省重點建設工程。隨著工程項目的持續推進,沿湖地的廣大干部群眾對恢復森林植被的愿望日益強烈,參與積極性高漲,程海湖林業生態治理取得了階段性成果,2010年以來累計在程海湖區域實施的林業生態環境建設有:人工造林8.2955萬畝、封山育林15萬畝、湖濱林帶1500畝,累建沼氣池7200口、節柴改灶4468口、太陽能875臺,每年聘設44個管護員實施森林管護34.56畝。
(1)群眾認識不夠,參與母親湖保護意識有待加強。部分群眾對義務植樹運動和保護母親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識不夠,總認為植樹造林是國家的事,林業部門的事,植樹造林與自己無關。
(2)程海湖面山人工造林建設造林地塊立地條件差,造林難度大。由于實施了多年的天保公益林建設及退耕、長防、綠化造林等項目,立地條件好的地塊基本上已經造了林,程海湖區沿岸剩下的全是“硬骨頭”,該區域干旱少雨,土層瘠薄,含石、沙量大,立地條件極差,造林保存率低。
(3)湖濱林帶造林經費嚴重不足。自2006年以來,永勝縣都沒有爭取到程海湖濱林帶建設項目,建設資金潰缺,每年僅靠縣直機關干部職工積極參與全民義務植樹創樣榜的活動來開展湖濱林帶建設,致使湖濱造林綠化進展緩慢,后續管護跟不上。
(4)新造林地管護難度越來越大。近幾年來實施了“天保、退耕”等幾項建設工程,大面積的宜林荒山已綠化,放牧地塊越來越少,林牧矛盾突出。另外,造林后地塊被封禁,雜草生長旺盛,造成了火災隱患,加大了新造林地塊的管護難度。
(5)近年以來,永勝縣連續遭受冬春、初夏連續無降雨,持續高溫干旱天氣,還有一些雨雪冰凍災害,致使林業生產受到了巨大的損失,特別是營造林方面受災最為嚴重。
(6)農村能源建設補助標準偏低,加之物價上漲,致使群眾建池自籌部分投資大,經濟負擔過重,影響了建池積極性。
(7)項目爭取難度大,資金籌措渠道單一,嚴重制約了計劃項目的順利實施。
(1)加大宣傳和培訓力度,積極引導發動群眾參與程海湖生態環境建設。建立有關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及營林綠化宣傳工作長效機制,加強相關職能部門的協調配合,統一規劃設計,科學布局,實現農、林、水、交通等部門相互滲透,整體推進。通過組建工作隊,召集村組會議、發放宣傳單、入戶走訪等形式開展廣泛宣傳,組織護林員、種植戶對栽植技術進行培訓,讓群眾了解政策,掌握技術,全面調動群眾參與程海湖生態環境建設的積極性。
(2)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在實施天保工程、退耕還林、林業血防、低效林改造等林業項目過程中堅持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做到分步實施,先易后難,先急后緩,先重點后一般,堅持以生態修復措施為主,宜封則封,宜造則造,封山育林與人工造林相結合,做到先保護后開發,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促進程海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動態平衡。
(3)吸納社會資金,整合項目,提高資金投入。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建立多元化的項目建設投入機制,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實現國家投入、社會投入和當地農戶投工投勞相結合。同時整合項目,將天保、退耕、林業血防、低效林改造等重點林業工程與程海湖保護有機結合,采取加大投入,打造亮點的推進模式,加大對種植大戶、企業和集中成片林農的資金補貼,全力打造一批有規模、有質量、有看點的典型示范基地。用優惠政策增強造林群眾的信心,進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切實加強抗旱保苗、防治自然災害的能力,全面鞏固造林成果。
(4)嚴格項目管理,把質量放在項目建設的首位。質量是項目建設的生命線,在項目建設中,始終堅持“嚴管林、慎用錢、質為先”的方針,嚴把“五關”(嚴把施工作業設計關、種苗質量關、種植關、檢查驗收關、政策兌現關)。同時,各項目辦和項目實施單位的技術人員堅持深入到各造林地檢查、督促指導工作,對每一塊造林地,進行細致檢查,仔細了解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及時糾正,把項目建設管理由事后監督為主轉向事前審查、事中檢查和事后核查的有機結合,切實轉變管理方式,為提升造林質量提供有力保證。
(5)加強程海湖流域林政管理,完善生態補償政策機制。在程海湖流域加強林政管理,杜絕亂砍濫伐、非法占用林地,嚴厲打擊各類破壞森林資源違法行為。完善生態補償政策機制,加大生態產業發展力度,扶持政策,使更多的群眾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得到較好產業效益,從而提高群眾參與保護程海湖的積極性。
(6)提高造林科技含量,加大新造林地塊的管護力度。加大程海湖生態治理科研力度,著重在樹種篩選、客土造林、節水防滲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全面攻克石漠化地區造林技術難題。
加大新造林地塊的管護力度,強化管護人員的管理,做到管護效果與報酬掛鉤。同時,把新造林地的防火隔離帶納入每年的計劃燒除,或對雜草進行清除,以防火災危害。加大宣傳警示力度,與鄉規民約相結合,提高廣大群眾愛林護林的積極性。
[1]永勝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永勝年鑒(2013)[R].永勝:永勝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2014.
[2]永勝縣統計局.永勝縣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年鑒[R].永勝:永勝縣統計局,2014.
[3]云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生態分院.永勝縣程海湖水污染綜合防治林業生態環境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R].昆明:云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生態分院,2010.
[4]云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生態分院.永勝縣程海湖水污染綜合防治——林業生態環境建設項目規劃(2010-2012)[R].昆明:云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生態分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