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江 樓春娣

學校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 需要家庭、學校、社區的協同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其中,家長協同管理學校的教育顯得尤為重要,這就要轉變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重新認識家長在學校教育管理過程中的角色和地位。
家校聯盟是家庭、學校和社區聯盟教育機制的實踐模式,建立符合試點學校實際的家校合作組織形式和制度,提高家長知情權和參與權,強化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合作,是家長以主體身份參與班級或學校教育管理的一種有效途徑。
一、家校聯盟各類規章制度的制定
為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學校設立以校長為首的家校聯盟組織機構,由分管副校長和學生處具體負責,下分街道社區、家庭指導站兩個分支。家庭指導站下設校家長代言人工作室,按照年段不同再設三段會長對班級家委會進行管理。
為保障有效開展各類家校聯盟活動,學校制定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如:《家長代言人工作室、家長委員會章程》《“愛心家長志愿者護學崗”工作制度、招募制度》《公眾教育督導團工作站制度》《優秀家長、家長委員會評選制度》《例會制度》《宣傳制度》和《社區聯系制度》等。
二、家校聯盟運作機制的形成與運作
在現代學校制度建設中,一個很重要的制度設計理念就是民主監督。《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要求“建立中小學家長委員會”,推進現代學校制度建設。溫總理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也強調,“中小學要建立家長委員會,不斷完善學校科學民主決策和評價機制”。教育部在“兩會”期間頒發了《關于建立中小學幼兒園家長委員會的指導意見》,首次在國家層面對學校家長委員會的建立提出明確的要求。
其實,很多學校都已經成立了家長委員會(簡稱為“家委會”),我校也一直秉承“規范的家委會一定要落實家長‘四權,即知情權、監督權、參與權、評議權”的宗旨,在2006年,就已經在“班級家委會”的基礎上開辟了“勝藍家長代言人”隊伍,即讓每班選一個家長作為代言人,組成學校家長代言人隊伍,參與學校管理,使學校管理多了數十位“諸葛亮”,他們代表所有家長履行管理者的職責。
可是隨著學校辦學從純小學轉型為九年一貫制,從兩個校區擴展為三個校區,辦學規模從45個班擴大到67個班,并有逐年擴大招生規模的趨勢,原有的“代言人隊伍”的操作模式已經跟不上家校互動的需求,校級“家校聯盟”——年段家長代言人工作室應運而生。
(一)學校“年段家長代言人工作室”工作流程
(二)“年段家長代言人工作室”的運作
從2006年11月第一屆校家長代言人隊伍成立至今,“代言人”們充分發揮作用,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收到了極好的社會效果。這樣的團隊建立讓家長有了主人翁的感覺,使他們有機會全面參與學校的管理。由于他們的努力付出,“勝藍家長代言人”隊伍逐漸成為學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管理和提升“家長代言人”隊伍的過程中,學校不斷摸索管理路徑,使之更接地氣,更具實效。
1.積極打造“辦公”基地——設立專門的工作室,配備硬件
學校為“家長代言人”設立專門的工作室,配備了辦公桌椅、電腦、文件柜等辦公用品,方便他們輪流到校“辦公”。有了硬件保證,家長們覺得自己真正是學校的“管理者”。
2.定時定點,“辦公”及時——三段會長定期開會,討論活動
三個年段的會長不定期召開會議,討論各自收集的家長意見及建議、匯報年段開展的亮點工作、商量學校近期需要家長配合的有關活動安排。而家長義工制,更是開拓了家長服務學校的有效途徑。“家長義工”在國外并不稀奇,可在國內還是比較少的,不過實際操作下來,感覺對于家校的有效互動還是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3.掛牌上崗,“辦公”透明——設計了專用工作證,方便辦公
學校為“工作室”設計了方便其進出三個校區、巡視食堂、推門聽課的相關證件,如代言人工作室“聽課證”“出入證”等,所有“工作室”成員必須掛牌上崗,以便保安、老師及食堂工作人員接待或給予接待,真正達到開門辦學。
4.學校力挺,“辦公”直達——及時記錄會議內容,提交學校
“工作室”成員向學校反映情況的方式可以是多種,如:可通過例會寫在“工作室”會議記錄上,提交校務會議討論、可直接到學校相關部門負責人處當面溝通、可直接打電話到指導站站長、各處室主任或副校長處、可通過學校代言人工作室QQ群、可發E-mail給指導站站長等。
5. 信訪模式,“辦公”高效——通過多種提交途徑,及時反饋
對于提交校長辦公會議上的問題,中層以上領導會集體討論并給予答復、溝通和落實;對于QQ群和E-mail里的意見及建議,學生處會進行協調、歸類,并提交各部門主任或副校長室,由相關領導做深度溝通并協商落實。在勝藍,“工作室”就是信訪辦,就是12345熱線,家長們的意見和建議都會在第一時間獲得解釋或協商,這讓學校的投訴大大下降,家長滿意率在逐年提升。
6. 歸類存檔“辦公”經驗——各段開展特色活動,據實記錄
每次來“上班”,各“辦公室”成員都會記錄好工作手冊,如實記錄會議過程、家長意見建議及反饋、檢查食堂紀實等;在專用電腦上,將各段工作室特色活動歸類存檔。這將為后面的“工作室”成員留下寶貴的資料和經驗,促進這項工作持續穩步地深入及開展。每學期各段工作室要制定計劃,有序開展活動。
在“爸媽”成了學校的管理者后,學生覺得“學校更像家了”。教育專家稱,“家長代言人制度是教育制度的創新,家長代言人代表集體協同學校管理,與單個家長相比力量更強了,使學校規章制度更好地實現‘學生為本。”在勝藍實驗學校,這支獨特的、分層的學校家長代言人隊伍——“家長代言人工作室”,讓更多的家長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設計活動制定工作計劃,有序有側重點地開展工作,他們真正開始融入學校建設、關注學校發展,勝藍能如此快速發展,與這支特殊“隊伍”的大力支持和努力工作是分不開的。
三、家校聯盟機制的活動模式
(一)家校聯盟,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1.攜手一家親,安全助成長
為更好地促進學校和諧發展,學校成立了公眾教育督導團,對學校的安全、衛生,學生的身心健康、學生的課堂學習做專項督導,給學校提出寶貴的建議。例如,對于放學安全的情況,由于學校三個校區的校門口都是交通極其擁堵的地段,每次上學、放學時間都被堵得水泄不通,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經過學校家長代言人工作室集體討論,決定在家長義工的基礎上成立家長護校隊,幫助值周老師和保安一起維護校門口的秩序。每班家長開學初報名,5-10人(可上下午一起也可分開),早上7:30-8:00,下午3:50-4:20。從2012年12月至今,已有千余名家長參與了這項“義工護校”活動,學校為了感謝這股正能量,還特地開辟了“家校互動,和諧發展”的專欄進行展示,將積極參與家長護校隊的照片和感言貼出來分享,激勵更多的家長來參與本項志愿者服務工作。
憑著一份責任感與對孩子的關愛,家長們以實際行動來守護孩子的安全、督促學校全面發展。
2.大手牽小手,快樂伴成長
教育的主場不完全在學校的課堂上,親子活動、假日小隊活動是增知識,學本領,作貢獻的大學校。家庭教育、社區教育是沒有圍墻的教育,可以使學生擁有童年的爛漫、幸福,使幼小的心靈種上絢麗的友情之花,使潛能閃光,使人格健全。親子活動、假日小隊活動是在家長輔導員的引導下開展的常規課外活動,為更好地引導家長開展好活動,每年學校都對家長做《如何指導開展假日小隊活動》專題培訓,在此引領下校級三段家委會針對不同年段開展不同的主題活動。低段活動多為親子活動、中段則更多關注情商和能力培養的小隊活動、高段則關注學習以“雜糧”教育為主。
學校2013年結合熱播的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發動全體爸爸家長開展“爸爸去哪兒”親子假日小隊活動,家長參與熱情很高,各班紛紛開始行動,轟轟烈烈的活動之后學校發出倡議搜集活動案例及經驗,匯編了《爸爸去哪兒》親子假日小隊活動手冊的校本教材,作為今后幼小銜接有效的載體。
3.活力藍精靈,幸福共成長
勝藍實驗學校的德育品牌是藍精靈社團,都是自下而上、自發組建的草根社團,至今為止有9個社團被評為全國優秀社團,2010年“藍精靈社團”被評為杭州市品質生活體驗點。勝藍的家長輔導員自發組建的“苗苗種植園社團”不僅被評為全國優秀社團,2009年還被評選為杭州市品質生活體驗點。隨著社團的日益壯大,涌現了一大批熱情的家長,2013年9月開始陸續出現了由家長組建的新興社團,至2014年9月已經成立了15個家長社團。
這些社團都是家長們利用現有的一些免費資源,并根據孩子們的年齡特征、喜好程度來創建的。社團的指導老師有的是有一技之長的家長,有的是家長利用現有的一些資源,甚至還有家長自掏腰包請來專職的老師。如“寵物精靈社”,鼓勵孩子成長為擁有熱愛科學知識、有愛心、有耐心和有責任感等良好品質的心靈健康少年。養殖社由家長或憑借家長的資源免費聘請專家,不定期給孩子培訓,通過養殖小甲魚等各式家庭寵物,定期開展養殖觀察、寫作、培訓、交流、考察及寵物秀活動。
家長社團增加了親子間的溝通,多了交流話題,也增強了家長的團隊意識和為學校、為孩子服務的意識。
(二)共謀發展,家校社三位一體化
學校地處下城區北部城郊結合部,生源構成復雜,中學部和小學部陽光校區外來務工子女比例逐年增高,學校通過親子活動、運動會、主題班隊會等融合形式,使城鄉家長之間逐步消除芥蒂,有效發揮家校教育合力,感召激勵全校家長形成“我們是一家人”和“為了每個勝藍孩子健康發展”家校一起努力的共識,積極開展家校社融合活動。結合現代社會熱點和學生、家長的構成特點,我們創設了“勝藍好聲音——家長(學生)專場活動”。自2012年創辦以來,每屆活動,家長(學生)們都是精心準備、積極參加,歌聲不僅賽出了魅力家長(學生),更是唱響了校區融合,家校共建的和諧之音。周邊社區、單位也是傾力相助,為融合活動出一份力。同時,活動也成為學校和家長、行政主管部門以及共建單位聯合的盛會,成為促進家庭、學校、社會和諧發展的創新,展現了低、中、高三段家委會發揮主人翁精神和家長代言人工作室實力、魅力和活力。
在學校與家長們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家庭指導站被評為浙江省示范家長學校、杭州市示范家長學校、下城區示范家長學校、下城區四星級家庭教育指導站、下城區家庭教育指導創新獎、下城區家庭教育實驗基地、下城區家庭教育優秀指導站等榮譽稱號。
現在,家長與學校是協同者,家長是學校教育管理的一份子。有了這支強大的家長管理隊伍,學校就凝聚了強大的育人合力,努力構建和完善學校、家庭、社會有機結合的教育體系,必將促進學校的和諧發展。
(作者單位:浙江省杭州市勝藍實驗學校)
責任編輯/張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