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多方:銀行轉型和改革利于估值提升
6月27日,央行宣布,自2015年6月28日起有針對性地對金融機構實施定向降準。同時,自2015年6月28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包括此次降息和定向降準在內,這已是去年四季度以來央行第四次降息和第三次降準。
對此,分析人士表示,連續降息后,企業的債務負擔大大減輕,企業能夠生存下去了,地方債務償付減少了,銀行的撥備就會大大減少;降準使銀行的可用資金更充裕,能夠更好的使資金收益最大化,因此利好銀行。
投資策略上,平安證券表示,銀行板塊的投資窗口正在打開,前期急跌之后對均衡化配置的需求會令銀行股相對收益明顯,重申在中期策略報告中“轉型+改革”對銀行股三季度估值提升的邏輯。個股推薦:興業銀行(混業經營和業務分拆龍頭標的)、招商銀行(創新業務受益資本市場最大+業務分拆+股息率高)及浦發銀行 (收購上海信托落地+更換管理層厘清長期規劃+估值低安全邊際高)。
持平方:適當戰略性逢低買入,避免盲目殺跌
A股暴跌后,四大挽救牛市格局性利好分別是:首先,央行時隔7年后再次降準降息,在大盤暴跌后央行及時大力度釋放流動性,對行情有極大的止跌作用;其次,萬億養老金入市方案最快本周公布,這一方案的落實,將給中國資本市場帶來穩定的長期資金;再次,由于絕大多數客戶及時補足保證金,大規模傘形信托平倉現象并未發生,避免了踩踏式下跌減弱了空頭殺跌力量;最后,證監會宣布配資清理結束,場外配資資金或已大規模離場,大盤最猛烈殺跌或已過去。因此,對于本輪超跌、主力被套、業績符合高成長類個股,我們不應在盲目殺跌。
不過雖然主板受四大重磅利好有所企穩,但創業板指卻再次雪崩,說明主力資金利用重磅利好,在暗中再次進行了驚人大倒騰。因此對于漲幅巨大與沒業績的題材股,我們還是應逢反彈調倉,而對具有改革與政策利好類的藍籌股,我們可順應主力資金調倉動向大膽調倉換入。
綜合來看,6月29日大盤殺跌有所減弱,但創業板指的再次暴跌則讓我們意味到小盤股殺跌未盡。因此我們在防范好小盤股跌停分化風險下,對上面兩大主線藍籌類個股,可進行適當戰略性逢低買入,這樣便能在股指跳水巨震中避免盲目殺跌。
看空方:不少私募堅決清倉
在這波下跌中,作為絕對收益為代表的私募基金,不少已經不再談抄底,而是給出了清倉或者已經減倉的信號。
有私募基金在此前就已大幅減倉。盈信瑞峰合伙人張峰告訴記者,在5·28大跌之前公司就已經把倉位降至50%以下。
“在5000點的時候就已經全部清倉了。上周也沒有進行抄底。現在的風格與之前不同了,目前我還在觀察,但是只有在4000點之下才會考慮抄底。”北京一家中型私募的投資總監表示。
而且與投資者不同,私募基金應對暴跌,有更多的工具可以選擇。有私募基金經理表示,大跌中采取了守倉策略,同時為控制凈值回撤,采取部分對沖。
而已經清倉的私募則表示買入分級A進行防守,預計后市市盈率在100倍以上的小票會繼續下跌,并且重回業績估計體系,下跌趨勢已形成,在短期內難反彈。
也有出貨不及的私募。他們表示,知道做空目標在于創業板,但由于前期創業板已經有很多出現了30%以上的下跌,有所放松警惕。小票的流動性差,出現跌停關門的情況,并形成惡性循環。
“中小投資者賺錢的概率將會越來越小。通過此次調整,相信大多數投資者改變了股市就是提款機的想法,而是切身體會到了風險教育。”也有機構如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