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廣播公司7月16日報道,原題:中國努力消除快速增長造成的環境危害水本應是生命的饋贈者。但在湖南竹埠港的田地里,它卻成了無聲殺手。這里曾被譽為魚米之鄉,但礦物資源亦很豐富。隨著中國成為世界工廠,這里也成為化工業中心。莊稼開始遭殃,水里流淌著未經處理的污物、土壤里充斥重金屬、空氣中彌漫著二氧化硫。當地老人楊菊青(音)說,“這里毒性太強了?!?/p>
中國常因令數億人脫貧而受祝賀,但伴隨財富而至的是可怕代價。不受監管的工業令中國環境慘遭破壞,并損及幾代人健康。
這正迫使北京采取行動。今年3月中國總理表示:環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鐵腕治理。從省到市再到鄉鎮,這個信息跋山涉水抵達竹埠港:創造就業崗位和贏利不能再以犧牲公共健康為代價。
當地政府已下令,所有隨意建設且不受監管的化工設施都必須外遷。某涂料廠老板梁門林(音)說,以前當地人都徒手混合礦物,大家都懶得戴口罩且到處是有毒粉塵。但如今這些工序都在密閉廠房內由機器完成,粉塵也被真空泵吸走,“標準正在提高且技術更先進。環保檢查也比以前頻繁得多。傳統生產方法不得不為環保大趨勢讓路。任何公司都承擔不起落后的代價?!?/p>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說,“如今人們想要現代舒適的生活方式,大汽車、大房子……這并沒錯,但其規模如此龐大且如此突然。我們尚未為這樣消費能源和資源做好準備?!钡顺錆M信心,中國將從此前不顧一切尋求增長轉向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如今,我們有了投資、需求、技術和決心。這將不會是一項艱巨的挑戰?!薄?/p>
(作者卡麗·格雷西,丁雨晴譯)
環球時報2015-07-17